【教学设想】
《孤独之旅》选自曹文轩的长篇小说《草房子》,选编在人教版初三课本小说单元中。这部小说语言平实,通俗易懂,情感细腻。这段节选独立成章,展示了小主人公杜小康在野外牧鸭生活中,战胜了孤独、恐惧,走向成熟、坚强的成长历程。文章虽思路清晰、内涵丰富,但因为是同课异构,一篇课文两位老师教授,这就需要做到角度相异,侧重不同。小说的三个要素是人物、情节、环境,在新课标指导下的教学中我们不需要把这样的基础知识强灌给学生,但可以按照小说教学的规律来引导学生学习。在备课的过程中,曹文轩对自己作品的一段评价吸引了我,他说:“我的作品之所以是我的作品,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元素是风景元素。”在他看来,让小孩去读那些没有风景的作品是非常糟糕的一件事。正是他的这一观点给了我教学的灵感,所以,我决定从小说的环境描写的角度组织教学。“孤独之旅”这个题目蕴含着深刻的意味,从题目入手把握文章内涵不失为一个好想法。于是,带着对题目的理解,开场于“孤独”,收场于“旅”,其间由环境描写的品读串起全篇人物性格的揣摩,整个思路也随着小主人公的成长之旅一步步完善、成形。
《语文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文章的感受也是多元的,语文教育应该注重教学过程对学生情感的熏陶感染,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努力引导学生体验文中蕴藏的感情,在体验中拓展自己的视野,提出自己的看法,说出自己的感受……”所以,在教学安排中,为了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课前布置了自读品味的预习要求;为了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的阅读感受,在课堂教学中,也精心设置了学生自选角度分析环境描写与“孤独”之间的关系,以及先自己思考勾画、组织语言再小组交流、共享感悟等环节,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他们担任学习主人的角色,而老师在整个过程中充当的是引导者、点拨者的角色。
【情景回放】
师:同学们,通常情况下,当你在入手一本新书或者阅读一篇新的文章时,你最先可能会被它的什么所吸引?
生:情节、作者、插画、题目……
师:这些要素往往会透露文章的内容。而标题常常是文眼所在,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先看一个题目:《孤独之旅》。现在,我想请你用这个题目做一篇文章,你会比较侧重于表现题目中的哪个字或词呢?
生:孤独
师:大家意见比较一致。你会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表现“孤独”?
生1:使用反衬的手法,用周围的热闹反衬自己内心的孤独。
生2:通过心理描写表现孤独。
……
师:好,这是同学们的想法,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课文,看一看作者想的和我们同学想的会不会不谋而合。
师:请同学们迅速浏览全文,思考问题,作者曹文轩通过哪些方式来表现“孤独”?
……
师:小说的主人公是谁?
生(齐):杜小康
师:回到刚才的问题,曹文轩是通过哪些方式来表现杜小康的“孤独”的?
生1:通过环境、心理描写。
生2:人物动作语言描写。
师:在同学们提到的这些手法中,着墨最多,最主要的是哪一方面的描写?
生(齐):环境描写。
师:关于环境描写,文章中又具体提到哪些景物?
生1:炊烟。
生2:第4自然段中的鸭群。
生3:芦荡。
生4:暴风雨。
……
师:从这些景物描写中,我们能看出杜小康的孤独吗?你是怎么看出的?请选择其中的一个景物,并结合文章中具体句段,分析它和孤独之间的关系。请同学先自己思考,然后小组之间讨论。
对鸭群的描写:
生1:第15小节中关于鸭群的描写,这群鸭感觉到自己成了无家的漂游者,是孤苦无依的,在这里“团团围住”表现出他们当时的恐慌与无助。
(师点拨:对于鸭群的描写,在第15小节之前已有所描写,比如第10小节,看看这个时候的鸭群是什么样的精神状态。)
生2:从第10小节可以看出鸭群们很兴奋,很亢奋。
(师点拨:联系这两小节来看,原来没有家的概念的鸭群现在却觉得自己变得孤单、孤独,更何况是人呢!杜小康刚离开家的时候是不是也表现出一样的兴奋?从哪里看出?)
生3:从第2小节看出他当时想家的心情,对杜小康来说离开家是何等孤独。
生4:第4小节的“很有规律性的”可以看出这样的生活单调、孤独。
生5:第15小节后半段中,鸭群虽然有主人的陪伴,但他们还是没有安全感,更何况是毫无依靠的杜小康,鸭群只能是一种心灵的安慰。
对芦荡的描写:
生1:第21小节。“绿色浪潮直涌”是一种无边无际的孤单,自己的渺小,走不出,逃不出。
生2:第24、25小节,似乎能够转移一下杜小康的注意力,而26小节一个“但”字却表现出他无法去欣赏、享受这样的美,无法驱除恐慌。
生3:第38小节,茫茫芦苇,走不出。
……
师:诠释得很准确。曹文轩为什么舍得用这么多笔墨来写景物,对环境进行描写呢?
(补充曹文轩对自己作品的评价,请学生朗读)正如曹文轩自己评价的,自然风景的描写在文章中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请同学根据今天课堂的分析总结概括环境描写的作用。
生: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内心、推动情节发展。
师:看来大家对环境描写的作用掌握得非常牢固,通过今天的学习也有了更深的体会。
最后,我们来自己练一练,根据所给景物,结合自己的情感体验进行描写,使环境与氛围情境相融合。(生口头练习并进行课堂展示)
师总结:今天通过课堂学习,主要是环境描写的分析大家感受到杜小康内心的孤独,也看到了他的成长经历,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人生中也能独自坚强地面对各种困难,在困境中成长。
【课后反思】
《孤独之旅》是人教版九年级上的一篇自读课文。语文《新课标》对自读课文作了十分明确的教学要求:自读课文,让学生自读、自测,培养和检验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自学能力,以配合讲读课文的教学,完成听说读写训练。从教材编排的体系来看,自读课文是讲读课文的迁移,是对讲读知识的补充。因此,把握和选取有效的课内自读课文的教学方法,对于促进讲读课文的教学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这次公开课的背景是同课异构,所以在这次教学中既要表现出常态教学中的共性,也要体现出有别于他人的个性;既要在课堂中呈现出自读课文的阅读要求,又要能够通过一个角度切入,窥一斑而知全豹。多方面斟酌考虑之后,我选择了从环境描写角度入手,贯穿全篇教学。
在这次教学过程中,我有几点深切的感受:
1.弗莱雷指出“只有在平等、爱、谦恭、信任他人的基础上,对话才是一种双方平行的关系”。所以,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预读、自读的能力,他们才可能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体;只有他们成为了真正的主体,课堂上才会有真感受、真体验,才会有不受限制和牵绊的真性情。由此,我在教学中以几个有价值的大问题贯穿全篇,如:“作者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表现‘孤独”,“从这些景物描写中,我们能看出杜小康的孤独吗?你是怎么看出的?请选择其中的一个景物,并结合文章中具体句段,分析它和孤独之间的关系”,“我能不能说这里所有的景物描写都是在表现杜小康的孤独”等等,把问题抛给学生,由他们通过文本研读,畅所欲言地将自己的看法与同学老师做交流,绝不囿于“通过……烘托了……”、“通过……反衬了……”的形式,对鲜活的文本语言材料的分析真正做到了具体、充分。
2.在对文章中环境描写部分分析品读的过程中,通过反复朗读感受当时的氛围是很有必要的。只有通过朗读、品读,学生才能感受到环境中的精髓所在,作者曹文轩的文本精神所在,这样,一个“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才会鲜活地出现在学生的眼前。不需要过多的说教,也不需要老师架空的分析,只需要用心去感受,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与杜小康进行心与心的交流,与作者曹文轩进行对话,“潜移默化,熏陶感染”。这样的语文课也能够自然而然成为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之一,当学生能够真正领悟文本语言所蕴含的深层含义之后,这种“挫折教育”的意义也会是事半功倍的。结合语文教材的综合效应,学生在逆境中成长的意志将更加坚强。
3.虽然这是一次同课异构背景下的教学,但其实在我们的教学生活中异构无处不在:有两个班教学任务的教师,教学同一篇课文,教学对象发生着改变;每一位教师的人生经历和知识储备不一样;不同教师的教学特色不一样……在这次的教学设计中,虽然我选择了一个有别于其他老师的角度,但在把握题目的基础上设计出的教学主线,最终还是会回到小说的情节和人物,同样也完成了教学目标,解决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这和常态教学是一样的。所以在同课异构中,我们追求的是在异中求同,殊途同归的境界。
(洪瑜,南京外国语学校,21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