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嘴
平板、手机、笔记本......最近一段时间,在各种新品宣传中,视网膜(Retina)屏幕一词被越来越频繁的提及,一个由苹果炒作出来的词儿正被越来越多消费者奉为只能仰观的“神器”,各种IT产品一沾上视网膜屏幕,仿佛就能立刻拔高身段。冷静下来想想,你确定真的了解这个被超级/异常清晰、锐利等形容词装点出来的营销词汇,了解它能为你带来什么样的好处抑或坏处?
乔大爷创造的孩子
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在2010年的iPhone 4发布会上,第一次为全球消费者带来了视网膜屏幕一词,其定义可以引用乔大爷对其的阐述——“当你所拿的东西距离你10-12英寸(约25-30厘米)时,它的分辨率只要达到300ppi这个‘神奇数字(每英寸300个像素点)以上,你的视网膜就无法分辨出像素点了。”而当年,iPhone 4屏幕的像素密度也达到了326ppi。因而,苹果将像素密度超过300ppi的屏幕定义成视网膜屏幕。
| Tips |
所谓的PPI其实是像素每英寸,用于描述在水平的和垂直的方向上,每英寸距离的图像包含的像素(pixel)数目。因此ppi数值越高,即代表显示屏能够以越高的密度显示图像。iPhone 4屏幕将960×640的分辨率压缩到一个3.5英寸的显示屏内,也就是说,该屏幕的像素密度达到326像素/英寸(ppi)。
对高分辨率不懈的追求
视网膜屏幕概念通过对ppi这一参数的追求,反映了移动设备屏幕分辨率的追求。同样尺寸的屏幕,分辨率越高,则ppi值越高,从而让屏幕画面更为精细。研究表明,屏幕上的像素越小,所显示的物体就越真实,所以只要我们能让像素变得足够小,屏幕中的物体就会真的“栩栩如生”。人眼对真实视觉体验的追求,注定了屏幕的高分辨率发展趋势。苹果在这方面的确先行一步,从手机到笔记本,其各产品线都贯穿了对高ppi值的追求。
而不少IT厂商开始尝试为旗下产品配备高ppi屏幕,除在11.6英寸屏幕上使用1920×1080分辨率的华硕ZENBOOK Prime作为笔记本代表外,安卓平板电脑对视网膜屏幕概念的追求最为积极,原道N90FHD都可以说是国产平板厂商对高分辨率屏幕的尝试的代表作。
对人眼视觉极限的质疑
从上面的阐述不难发现,像素密度超过300ppi成为视网膜屏幕衡量的标准,可“人眼在12英寸外识别出像素点的视觉极限是300ppi”是真的吗?
乔布斯在提出视网膜屏幕这一概念时,对人眼观看距离有一定的误导,苹果定义的视网膜屏幕中提到的观看距离为10-12英寸(约25-30厘米),可实际上大多数用户习惯眼睛在20厘米的距离观看手机屏幕,使用距离缩短5-10厘米,会让人眼有更细腻的分辨能力。在这个假设下,不少发烧友推断人眼实际分辨能力应该在450ppi以上。
此外,乔布斯在提出这个概念的时候还忽略了人眼视力的不同以及可视角度、屏幕亮度等细节,不过有一点值得肯定的是,视网膜屏幕概念的提出,将人们对移动设备高分屏的追求具体化了,当年的iPhone 4迈出了关键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