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推进农村文艺队发展的思考

2012-04-29 19:11:53常万权
群文天地 2012年23期
关键词:先进文化生力军

常万权

摘要:农村文艺队是农村文艺的生力军,而推进农村文艺队的发展是社会主义农村文化建设的根本要求。文章就农村文艺队发展的认识上,从文化建设的体制、机制和文艺队自身素质方面,分析了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从思想认识上,突破体制和机制束缚、改革文艺队发展模式、不断创新、走人才推动之路以及加快经济发展等方面的思路,来推动农村文艺队的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协调发展。

关键词:农村文艺队;文化户;生力军;先进文化

1996年,云南提出建设民族文化大省的战略目标,强调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要求积极发展文化事业。而云南作为一个农业大省,农村文艺队的建设将成为建设民族文化大省的重中之重,农村文艺队不仅是农村文化的传承者,而且是农村文艺队的生力军,对农村的文化繁荣功不可没。陆良县是云南第一大平坝,芳华作为陆良的半山区之一,自然风光旖旎迷人,境内居住着汉、回、彝三个民族,山水、地形、地貌以及境内的人文特点,构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使芳华文艺队的文化活动也独具特色。芳华文艺队的发展,是农村半山区文艺队建设的一个缩影,虽然普遍,但却对人们的精神生活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本文就农村文艺队的发展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思考和建议。

一、农村文艺队发展的现状

(一)文艺队的产生是人民群众文化需求增长的集中体现。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人民生活水的提高,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也相应地提高了,这样就催生了农村文艺队。自1997年以来,芳华相继成立了4支文艺队,由喜爱文艺的农村青年组成,建立了自己的文化阵地,购买了文化设施,文艺队自编自演,活跃在各村寨间,为人们劳作闲暇时带来了快乐。

(二)文艺队已成为农村文化活动的生力军。农村文化活动单一、匮乏,农村群众在劳作之余,一是收看电视节目,另一方面是观看文艺队的小品、相声、快板、戏剧和秧歌等表演,农村文艺队对他们来讲已不可缺少。

(三)农村文艺队来源于群众,又深入群众。文艺队的演出半专业化,在农忙季节,他们抓紧搞好农业生产。农村闲暇季节,组织起来排练,一边搞好节目创作,一边倒各村去演出,做到生产和演出相结合、相互促进。生产、生活的经验为编排节目提供了素材,而演出的愉快心情也促进了生产。

(四)文艺队的演出初出成效。文艺队除义务演出服务于群众外,还探索有偿演出服务。经过一定时间的义务演出,文艺队的知名度也在提高,人们在办喜事时,就主动邀请文艺队为其表演,这就为文艺队的创收提供了空间。如一支文艺队平均月演出2场,观众平均每场900余人,月平均收入600多元,年收入也在8000元左右。有了演出经费他们就可以购买演出服装、道具(如龙、狮子)、碘钨灯等演出设备,音响设备。进一步提升了文艺队的硬件设备,为广大群众送上了更多喜闻乐见的精彩节目。

(五)文艺队的表演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文艺队的表演创作来自人们生产实践总结,贴近群众,有很强的启发性和教育性。舞蹈《好日子》、东北秧歌、花灯剧《芳华一派新风貌》、山歌对唱、竹竿舞等节目,聚娱乐性、观赏性为一体,为文艺队的剧目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文艺队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在发展文艺队的认识上出现的偏差。随着我国政府对“三农问题”的极大关注,各级党委、政府对文化建设也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但是仍有一部分人,特别是农村基层干部未能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构建农村和谐的高度来认识发展农村文艺队的重要性。农村文艺队的自身认识也不到位,他们认为文艺队只是文化活动的一个团体,文艺队演员自编自演、自娱自乐,给别人带来了快乐。殊不知,文艺队不仅能带来经济效益,更能带来不可估量的社会效益。

(二)文艺队建设发展的体制不顺,机制不活。大多数文艺队初建时,都是由村委会协助辖区内喜爱文艺者组成,并指定文艺队队长负责日常管理工作,一部分文艺设备也是村级资助购买,致使文艺队的产权不清,权责不明确。有的文艺队内部矛盾,阻碍了文艺队的自身发展。另一方面,文艺队的自身素质参差不齐,缺乏激励机制,演员缺乏活力。如:我镇的一支文艺队,由于队员年龄偏大、结构不合理等问题,阻碍了文艺队的发展。为了自身的发展,文艺队实行改革,却遭到了文艺队老演员的反对。这主要因为文艺队的产权不清、权责不明确所致,使改革胎死腹中,难以进行。

(三)文艺队发展不平衡。由于我镇是典型的农业镇,以烤烟经济为主,四支文艺队主要分布在交技发展较好的坝区村委会。而经济落后的村委会,发展速度慢,文艺队的建设基本上处于空白。

(四)文艺队的创新意识不够强。文艺队由于农村本身的特点,演员平常要抓好农业生产,缺乏培训学习。受农村条件、生存状况等因素的影响,因而缺乏思维创新、管理方法上的创新,阻碍了文艺队的发展。另外,文艺节目创新不够,节目单一陈旧,没有吸引力。

(五)队员的素质急需提高。农村文艺队的队员,大都是对文艺有着深厚感情的爱好者。如:戚家山文艺队,有农村文艺爱好者,有初、高中毕业后回乡的青年,还有退休的教师。这部分人有热情,有无私奉献的精神。但是,对于文艺队来说,到单靠这些是不够的,要不断地培训学习,不断地给文艺队注入活力,,不断有新的内容出现在人们面前。这样,才能保证文艺队经久不衰。文艺队的节目编创人员奇缺,使节目创作水平不高,也严重影响了文艺队的发展。

三、推进农村文艺队发展的基本思路

针对农村文艺队现有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发展农村文艺队,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更好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不断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从推动农村文艺队发展看,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第一,解放思想,深化对文艺队发展的重要性的认识。要冲破人们对农村文艺队发展的认识。树立人们对农村文艺队建设不仅事关农村文化繁荣,而且关系到社会和谐,促进农村稳定的观念。因此,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提高认识,努力建设还文艺队,以文艺队建设促进文化繁荣,以文化繁荣促进经济发展。

第二,突破体制阻碍和机制束缚,大力推进文艺队的发展。农村文化建设要促进文艺队的发展,把文艺队的发展作为农村文化繁荣的载体;要建设适应文艺队发展的新体制,引导农村文艺队弘扬先进文化,唱响主旋律,鼓励农村发展多种形式的文化,引导他们开展积极健康的文化活动;各级文化部门应建立一种长期教育与培训机制,不断地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与文化素养,从而增强文艺队的整体素质。

第三,检查以人为本理念,以改革促进文艺队的发展。农村文艺队建设,要充分发挥人的主动性,能动性。充分调动群众发展文艺队的积极性,要不断进行改革,改革陈旧的制度,管理方式和发展模式,尝试新方法。只要是有利于文艺队的发展,我们就要进行大胆的尝试‘创新。在发展好的地方,组建文艺队;在舞蹈开展好的地方,发展文化户。

第四,农村文化文艺队建设,必须走人才推动之路。改革促发展,制度是保障,人才是关键。要发现和培养农村文艺管理、节目编创、文艺表演人才。在人才成长与文艺队发展之间形成良性互动关系,使人才在农村文艺队发展中成长、提高,使文艺队建设在人才推动下发展、壮大。

第五,以市场为中心,使文艺队成为市场的经验主体。如:曲靖市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尝试,就是发展文化户,让其成为独立的经验主体,独立核算,自负盈亏,文化产品参与市场竞争。这样,形成了以公益文化为主体,社会力量参与文化发展的格局。

第六,加快文艺队的发展,要充分挖掘地方文化资源,着力创造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方式和途径。发挥好地方文化特色,推出文艺精品,构成自己的品牌,来提升文艺队的规模和品味,促进文艺队的可持续发展。

第七,农村文艺队的发展,哟啊坚持不断创新。农村文艺队要发展,出路在于创新,只有创新才有农村文艺队的活力。要创新观念、创新节目内容、创新节目形式,激发挂观众热情。

第八,在条件成熟的地方,把文艺队逐步过渡为独立经营的文化户、文化企业。实践证明,发展文化户是切实有效的,文化户作为文化经营主体,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有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符合文化市场规律。如我县马街镇、三岔河镇文化户发展的成功经验,是被实践证明的新路子。

第九,农村文艺队的发展,要与农村经济发展相结合,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农村文化建设,不仅要推进农村文艺队的发展,还要实现农村经济的发展。从而,推动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段增庆,武晋主编.综合知识教程[M].云南科技出版社,2004.

[2]张安琨著.发展花坪文化产业的思考[N].云南日报,2006.

(作者单位:陆良县芳华镇文化广播电视服务中心)

猜你喜欢
先进文化生力军
“教”出青年生力军
创新培育模式 全力打造乡村人才振兴生力军
图表
新城乡(2017年9期)2017-09-26 18:20:35
浅述如何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传统文化
新农村(2016年12期)2017-01-12 21:22:33
谈先进文化背景下群众文化艺术教育的完善
戏剧之家(2016年23期)2016-12-20 23:07:54
新农人:新农业的生力军
对社会主义文化创新的思考
科教导刊(2016年9期)2016-04-21 02:56:27
新世纪党的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对文化建设的理论创新研究
中国市场(2016年4期)2016-01-15 09:59:07
抗战文化背景下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对中国先进文化的建设和发展
丰富文化形象与叙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