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电子阅读相比于传统阅读的缺点

2012-04-29 19:11:53马军
群文天地 2012年23期

马军

摘要:随着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以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纸书为载体的电子阅读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电子阅读相比于传统阅读有许多的优点,但同时,电子阅读相比于传统阅读也有许多的缺点。这些缺点主要包括电子阅读工具辐射较多影响视力,电子阅读容易忘记,以浅阅读为主缺乏深度,不便于深入学习与研究,缺乏传统文化的韵味,以及不适合于所有的人群等等。

关键词:电子阅读;传统阅读;电子阅读载体;电子阅读工具

阅读一直是人类社会的一项重要活动,人们通过阅读来获得各种知识与信息,提高自身修养与精神境界。随着社会生产力与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社会的阅读载体也在不断地进化发展。对于现代人类社会的阅读活动而言,按照知识与信息的载体与来源,可以将阅读简单地分为传统阅读与电子阅读两种形式。传统阅读是指在纸质阅读材料上的阅读,包括图书、词典、期刊杂志、报纸等等。电子阅读是指在IT电子产品上的阅读,包括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纸书等等。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电信网技术的推进与发展,越来越多的阅读内容由传统的纸质载体转移到了各种电子阅读载体上,电子阅读已经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阅读方式[1,2]。

电子阅读相比于传统阅读而言有许多的优点,例如电子阅读工具便于携带,信息存储量巨大,阅读内容丰富多彩,电子阅读实现了视、听、读、写等多元化结合,具有良好的休闲性与开放的阅读环境,网络阅读使人们可以及时地了解某个新闻事件的发展变化,获得最新的信息资讯。这些优点使得电子阅读受到越来越多的欢迎,越来越多的人在通过电子阅读方式来获得大量的知识与信息,这不仅包括在校的大中学生,而且包括广泛的社会群体。与此同时,最近几年来可用于电子阅读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纸书的产量与销量在不断地增长,各种电子阅读资源也不断地丰富与完善。

面对电子阅读迅速发展的趋势,有一种极端的观点认为传统纸质阅读将会被电子阅读所取代,传统阅读即将从人们的阅读活动中消失。事实是否真的如此呢?我们认为这种情况不会出现。这是因为相比于传统阅读而言,电子阅读也有许多的缺点与不足,在许多方面,传统阅读的许多优点依然是电子阅读所无法替代的。那么,电子阅读相比于传统阅读有哪些不足之处呢?在本文之中,我们分析了电子阅读如下十个方面的缺点。

一、电子阅读工具辐射较多,影响视力

如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这些电子阅读工具明显的一个缺点是辐射较强,长时间的持续阅读会让自己的眼睛产生疲劳。经常进行电子阅读的人会发现自己的视力不如从前,且难以恢复。对于正在成长中的少年儿童来说,电子阅读对于视力的不良影响就更为明显。电子阅读工具中,电子纸书对于视力的不良影响相对要小一些。除了视觉疲劳之外,较长时间的电子阅读也会产生身体疲劳,电子阅读在消耗体力方面明显高于在纸质书籍上的传统阅读。

二、阅读效果不够好,容易忘记

许多人有这样一种感受,用较小屏幕的手持阅读设备进行阅读,看过之后内容难以记起来,例如用手机阅读,看过的内容过一段时间就会忘记。较大屏幕的手持设备要好一些,然而对于用心记忆方面也并不理想。对于喜欢看文学作品的读者来说,他们时常会发现,利用电子阅读工具,他们记不住书中人物的名字,而在纸质书籍上的阅读则没有这种困扰。对于需要记忆与背诵的内容,仍然需要用纸质书籍来阅读。因此,对于正在学习的学生而言,当他们需要对某一课程进行认真学习的时候,应当看纸质书籍,而不是看电子阅读工具。

三、不便于深入学习与研究

当人们需要对某一阅读材料认真学习与研究的时候,通常离不开深入思考,有时还需要做一些阅读笔记。电子阅读则不便于人们对阅读内容的深入思考,笔记功能也远不如在纸质书页上的书写。电子阅读方式自由,网络阅读具有快速和跳跃式特点,这些是电子阅读的优点,但同时,这些特点也容易分散读者的注意力,容易使阅读目的发生转移。而在传统阅读过程中,读者注意力高度集中,思想投入,从而能激发读者的深度思维。因此,电子阅读更适合于浅阅读,而不是深阅读。

四、纯粹网络阅读以浅阅读为主,缺乏深度

网络阅读是电子阅读的一种常见形式[3]。网络阅读集文字、色彩、图像、动画、音频、视频于一体,这些是网络阅读的优点,但同时,这些特点也容易使读者丧失想象的能动性,容易使理性思考丧失。在电脑上进行阅读时,人们经常会去查看其他页面链接,或者做其他与阅读无关的事情,从而分散了注意力,也浪费阅读时间。Web空间的赢利模式使得其提供的一些内容倾向于低俗与无聊,网络所提供的信息良莠不齐,许多内容缺乏可靠性,打开网页时容易弹出一些不需要的内容如广告等等。

五、缺乏传统文化的韵味

在喜欢传统阅读的人看来,手捧一本印刷精美的书籍进行细细地阅读是一种极高的享受。例如对于喜欢文学作品的读者而言,无论是阅读古典诗词,还是阅读现代散文小说,传统纸质阅读的愉快感受都是电子阅读所无法比拟的。在很多方面,传统的纸质书籍更加能贴近人们的心灵,激发人们的思想灵感。人们面对电子屏幕,不论是液晶屏还是电子墨水,都很难让人具有翻阅纸质书籍的亲切感。许多人都会感受到,电子阅读缺乏传统文化的韵味。

六、电子阅读不利于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

在少年儿童的成长过程中,人们设计了与少年儿童的心理和认知相对应的图书内容和学校教学机制,限定了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该读什么不该读什么,这种获取知识的方式有助于一个人的健康成长,也是人类社会一种科学的循序渐进的认知模式。然而,在现代电子阅读中,例如网络阅读,阅读内容并不按照年龄而区分。电子媒介将许多不同年龄与成长阶段的人带到同一个地方,不同社会角色的区分变得模糊。网络阅读的大量内容只适合于成年人,过早地接触它们会使少年儿童失去应有的天真。这也是现代电子阅读的一个明显的弊端。

七、电子阅读对老年读者不适合

电子阅读比纸质书本的阅读要消耗更多的体力与精力。一方面由于电子阅读设备的显示屏通常辐射较强,另一方面,手持阅读设备本质上是一台机器,其自身的重量与材料的硬度会让人感到不舒适。这就使人们感觉到在使用电子阅读工具进行阅读时,往往不如阅读纸质书籍那么轻松愉快。在进行电子阅读时,时常要做许多的操作,如对于键盘鼠标触摸屏的操作,这些都会增加一个人的体力付出。对于许多步入老年人生阶段的人而言,依然会有许多阅读需求。然而对于老年人而言,身体的保健与减少体力的付出非常重要。由于电子阅读过程在体力与精力消耗上明显高于传统纸质书本的阅读,因此,电子阅读对于老年读者并不适合。

八、电子阅读需要很多的操作技术

无论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还是电子纸书,在使用时都首先需要学会如何操作。使用这些手持设备的人都知道这些工具的使用其实相当复杂,比笔记本电脑还要复杂许多,需要相当好的头脑与经常练习才能熟练。而且,如果有一段时间不用它们,自己往往就会忘记一些操作方法与要领。事实上,缺乏一定文化基础的人往往难以学会正确使用它们。这一特点限制了电子阅读为普遍的社会大众所乐于接受与喜爱。除此之外,网络文献的阅读还依赖于特定的相关的操作技巧,在操作上远不如阅读传统纸质文献那样的方便直接。

九、高质量的电子阅读工具价格昂贵

一台比较高端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或电子纸书,其价格通常会在2000元到3000元以上。虽然现在社会经济已有很大程度地发展,然而也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出这样的价钱去买一台功能良好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与电子纸书。一些数据表明,到目前为止,智能手机在我国及全世界的普及率还不到20%。平板电脑的普及率远低于智能手机,而电子纸书的普及率远低于平板电脑。这种状况会随社会经济的发展而改善,但相比之下,传统纸质载体的阅读则没有这一障碍。几乎所有人都能买得起几本书或订上两份报纸与期刊。进行传统纸质载体阅读所需投入的基本费用比较低,这也是传统纸质载体阅读能够继续得以生存与发展的原因之一。

十、电子阅读资源的建设有待发展与完善

较高层次的出于学习目的的电子阅读依赖于电子出版,例如电子纸阅读器需要相应的电子书产品。就当前电子出版领域的发展而言,内容建设的速度远不及终端生产的速度。截至2008年底,我国578家图书出版社中已有90%开展了电子图书出版业务,已出版电子图书约50万种[4]。据统计,至2010年9月,Kindle平台取得版权的电子书有68万种,加上公共版权的电子书共有80万种。这些数目远小于一个大型图书馆的藏书种类或现有的图书种类数目。其次,电子阅读器的阅读资源通常是随电子阅读器的销售而定制的,只能访问某些定制的平台。电子阅读器的电子图书是预装内容,这些内容大多数是公共版权,而且不考虑用户是否需要与喜欢。此外,电子阅读器因其软硬件配置限制,对于所能阅读的电子资源依赖于某些特定文件格式的支持,同时由于电子阅读资源版权保护的原因,限制了在一台电子阅读产品上阅读所有可阅读的电子资源的可行性。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出现了大量的电子阅读工具与产品,电子阅读受到了广泛的欢迎。相比于传统阅读而言,电子阅读有许多的优点,例如电子阅读工具便于携带,阅读内容丰富多彩,内容获取快速方便,阅读成本较低等等,因此电子阅读能够快速发展,很快风靡世界。但同时可以看到电子阅读相比于传统阅读也有许多的缺点与不足。在本文中,我们简单分析了电子阅读在上述十个方面的缺点。这些缺点的存在也就使得电子阅读并不能完全取代传统阅读,传统纸质文本阅读也不会因为电子阅读的出现与发展而消失。因此,电子阅读与传统阅读对于人们的学习与阅读活动是一种相辅相成、相互结合、相互补充、相互并存的关系,而不是取代关系。对于一个现代人而言,需要将这两种阅读方式有机结合,取长补短,才能更好地达到自己学习与阅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微电脑世界》编辑部.新阅读革命[J].微电脑世界,2012(05).

[2]邹德萍.电子书引发阅读革命[J].文化,2010(06).

[3]孙红卫,吕丽昕.网络阅读探究[J].图书馆,2009(01).

[4]陈丽芳.我国电纸书的发展现状与对策[J].中国出版,2011(02).

(作者单位:东南大学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