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瑞:敢骂皇帝的孤独斗士

2012-04-29 15:46:48陈云山
群文天地 2012年23期
关键词:徐阶海瑞皇帝

陈云山

45岁上,鬓角发白的县学教谕海瑞晋升为浙江淳安县令。年近半百才熬成七品,对许多官场中人来说,得算仕途困顿,然而对于海瑞来说,却是破格提拔。海瑞出身仅为小小举人,37岁中举,41岁才分配到福建做教谕,能在四年之内就升为县令,已经让许多人羡慕。

破格晋升的原因是“狷介”的名声。自从“笔架先生”的名声传开之后,全省官员都知道了这个脾气有点古怪的正八品小官。那是海瑞任教谕的第二年,他陪延平府视学到南平视察工作,在南平县学官署接见学官。两名副手在海瑞带领下进入大厅,一见到视学,一左一右急趋上前,叩头拜见。海瑞夹在二人中间,站而不跪,只拱了拱手。视学先是惊讶,继而羞怒,冷笑一声,对两旁随从说:“哟,你们看这三个人,倒是个山字笔架!”

两跪,夹一站,可不是活脱脱一副山字笔架的模样。视学觉得海瑞是有意轻慢自己,拂袖而去。海瑞认为视学缺乏正气,不严格遵守大明规定。开国之时,国家就规定学官在学校见上官,拜而不跪,以体现师道尊严。然而,学官们为了讨好上级,跪迎上官早已相习成风。一下子,“海笔架”的名声在官场上传开了。

“笔架先生”的名声越传越大。他的“另类”行为,为他赢得了通省官员的注意,在任上,他把一个最清苦、最没滋味的教官做得有声有色,这对每个封疆大吏来说都是件脸上有光的事,于是“巡按监司交章荐之”,海瑞获得了这意外的升迁。

然而,谁也没想到,升迁后的“海笔架”会把这种“另类精神”贯彻到仕途生涯的始终。

嘉靖三十七年(公元1558年)五月,新任知县海瑞由福建抵达浙江淳安。明朝是“官俸最薄”的朝代,海瑞知道地方官并不靠大明的俸禄吃饭,他们的主要收入是种种“常例”。仅仅是“收各项钱粮,每一百两收五两”这一常例,淳安县每年也约有一千两银子的收入,是一个知县俸禄的近二十倍。当然,这些收入县令不能全装入自己的口袋。

上任十天后,海瑞公布了一个决定:革除所有常例。在别人看来,这是不可能的事,在海瑞看来,这是天经地义。如果全世界都默认常例存在,那只能说明全世界都错了。海瑞说到做到。他把所有的“不合理收费”一刀切,不光是自己的常例,还包括县丞、主簿、典吏、教谕、师爷、衙役、门子,全县大小官吏的全部额外收入!

这一举动不亚于一场政治地震。不但全县官吏如遭晴天霹雳,就连通省官员也都目瞪口呆。大家都在想:没有了银子,看他拿什么养活家口,拿什么招待过往官吏,拿什么孝敬上司?可是,“海笔架”还真坚持下来了。靠一个月五两银子,他真就养活了一大家子。海瑞在官署后院的空地上开了一片荒,种上了黄瓜、豆角,每天下班,就换上粗布衣服,扛上锄头干上一阵。入仕之后,海家的生活水平反倒不如以前了。海瑞本人一身官服穿了6年,穿得四处补丁,看不出颜色,用手一扯就是一根线头。每天烧饭用柴,都是老仆到山上打来的。有一天,海瑞发现老仆打来的山柴枝叶枯干,不像是新砍的,遂把老仆叫来讯问。老仆不敢隐瞒,只好交代说是街上有人巴结他,替他打好了背回来的。海瑞立刻叫他把送柴人找来,当场给了他50个铜钱作了柴价,回头关上院门把老仆打了一顿。

淳安的县丞、主簿纷纷要求调离,衙役、门子也都回家不干了。海瑞不为所动。你走你的,你不干自有别人干。县丞主簿走了,他把业务接过来自己做。衙役不干了,他从贫困地区再招。别人做得很清闲的县令,他做得东奔西跑,灰头土脸,一年没有几天休息的时候。“海笔架”的桩桩件件,逐渐成了浙江官场上茶余饭后的谈资,海瑞就这样成了全省官场上的“海怪物”。海瑞把这种煎熬当成了一种考验,一种磨炼,“超凡入圣”的必经之途。

嘉靖三十九年(公元1560年),都御史鄢懋卿巡行浙江。鄢氏将过境淳安的消息传来,师爷愁眉紧锁。海瑞却不信那个邪,面对师爷的劝告,他不耐烦地说:即使充军杀头,也不做迎来送往这样见不得人的事。他竟异想天开地给都御史去了一封哭穷信:您说您“素性简朴,不喜承迎”,您若过境淳安,我会青菜豆腐侍候。接到这封信,鄢氏连淳安所属的严州都没有进,绕道而去。严州知府大发雷霆,把海瑞叫到州上拍案大骂了一顿:“你多大一个破官,还反了你了!”海瑞却“敛容长跽,无一语辩”。

严州知府终于受不了了,浙江官员的忍耐也达到了极限,他们联起手来,要把海瑞弄走。然而海瑞居官行政,处处以太祖祖制为依据,不逾规矩一步,挑他毛病还真不容易。

这难不倒官场中人。罢不了你的官,我还升不了你的官吗?府道官员联合建议,像海瑞这样的道德高尚的清官,应该晋升到中央去任职。

转任江西兴国知县后,海瑞因“工作出色”,升为户部主事,级别为正六品。户部主事主要的职掌是各地的财政税收监管工作,实际上不过是签签公文,和其他部门发生关系较少,相对安静。没想到,在这个“相对安静”的岗位上,海瑞却闯了个弥天大祸。

嘉靖四十五年(公元1566年)二月,任户部主事一年后,海瑞上了那道使他留名千载的“骂皇帝疏”,即《直言天下第一事疏》。嘉靖皇帝可以算是一个典型的“昏君”。他个性很强,行事荒唐且固执己见,从不与大臣妥协。大臣们起初也曾拼死相争,然而争不过这位“性刚”的皇帝。他即位之初,曾一怒之下廷杖一百八十人,其中十七人被活活打死。

然而,海瑞进京了,死气沉沉的政治局面注定要被打破。正是在做京官的日子里,海瑞对帝国的政治状况有了整体性的了解。在他看来,这个帝国已经整体腐烂掉了。问题的根子出在皇帝,解决的办法也自然在皇帝。明世宗看完奏书,勃然大怒。据说是把奏折往地上一扔,喊:把海瑞抓起来,不能让他跑掉!身边的宦官黄锦从容劝到:“海瑞向来就有痴名。听说他上书时自己知道必死无疑,所以事前就买好了一口棺材与全家人诀别,连仆人都打发了。他是不会逃走的”。明世宗听了大为震惊。接着又从地上拾起了海瑞的奏折读了起来。皇帝为天下之本,是天下之表率。“一人正,天下无不正。”“天下人不直陛下,久矣”,“嘉靖者,言家家皆净而无财用也”。

海瑞这个天生的理想主义者,天真得烂漫,天真得透明,天真得让人无法不感动。嘉靖皇帝之所以不杀海瑞,就是因为从这些文字中看到了海瑞的真诚。海瑞写此疏,并不是为了泄愤,也不是为了沽名,他是实实在在地为了皇帝为了天下。他骂得激烈,是因为他爱得深沉。所以,皇帝的反应才这样矛盾,矛盾之中,嘉靖把海瑞关进监狱里,却一直下不了决心杀掉。

《明史·海瑞传》中,最富戏剧性的描写无过于下一段了:海瑞在狱中等死。一日,牢子给他送来了一席丰盛的酒席。他以为明日要行刑了,遂开怀大嚼,神态自若。吃完了,牢子问他:“知道为什么送先生酒席吗?”海瑞说:“想让我当饱死鬼吧。”牢子说:“错了,皇帝今天驾崩了,先生您要出狱了,而且早晚得大用!”海瑞闻听,“终夜哭不绝声”。

嘉靖四十五年(公元1566年)12月26,隆庆皇帝朱载登基。新皇帝早就听说了海瑞的大名,对这个骨鲠之臣倾慕已久。在即位的当天,就释放了海瑞。

复出的海瑞已经今非昔比。他一骂成名,举国皆知,人们已经把海瑞当成了这个黑暗乱世中唯一的光亮,一种象征,成了帝国政治清流力量的总代表。不久,在内阁首辅徐阶的推荐下,又一年三迁,升为大理寺左丞。海瑞遇到了政治生涯上最温暖的一个春天。隆庆三年(公元1569年),海瑞被任命为位高权重的应天巡抚,登上了他政治生涯最辉煌的顶点。这一年,他已经56岁了。

应天是当时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海瑞的行车尚未出北京,应天地区已经人心骚然。一时间,应天贪名卓著的人干脆辞官而去,免得受到新任巡抚的惩处。豪门大户,把自己的红漆大门刷上了黑漆。在应天监管皇室织造事务的太监,原来坐八抬大轿,现在也改坐了四人抬的小轿。

在专制社会,百姓如何穿衣戴帽都必须由专制者来做主。在海瑞眼里,大门、轿子,包括衣服、宅第,并非小事,而是关乎“贵贱”的大节。还没有到应天,他就已经宣布了自己的执政方针:全面恢复太祖旧法,坚决不向人的惰性妥协。在他看来,现在天下之所以这样千疮百孔,正是少了一个“刚”字。

隆庆三年(公元1569年)7月22,海瑞单车入巡抚官署。当天颁布了《督抚条约》三十六禁。一纸下达,整个应天地区的政治风气为之一变。各级官员的用车、住房都按规定重新安排,接待费用大大降低,大吃大喝风顿时刹住。行政经费大幅压缩,农民负担有所减轻。

最后,海瑞腾出手来解决土地兼并问题。土地可以说是一切问题的终点,是个死结。在明朝开国初年,税赋是按田亩征收的,一些贫民交不起赋税,就把自己的土地投献给大户。海瑞发布公告,勒令富户退回贫民投献的田地,以使流民有生息之所。公告说:“本院法之所行,不知其为阁老尚书家也……”。

公告中的“阁老尚书”四字,指的就是他政治上的恩人首辅徐阶。公告发到之日,徐阶大吃一惊。自认为对海瑞有相当了解的徐阶没想到这个结果。海瑞不但不念旧恩,反而先拿他开刀。

生气归生气,然而徐阶是何等人物。他知道海瑞背后有人,这个人就是高拱。勒令富户退田,这样大的举动海瑞是不可能做主的,必须得高拱批准。应天一地,他徐阶田地最广,这是尽人皆知的事实。高拱此举,就是要借海瑞之手,收拾他徐阶,让他在退休之后也逃不过这个巨大难堪。高拱这个算盘打得实在是太精了。如果海瑞念旧情,放徐阶一马,人们攀附徐阶,退田令必然失败,徐阶必然成为众矢之的,成为众议的目标。如果海瑞对徐阶动了真格的,那么昔日徐阁老现在就得忍受切肤之痛,损失大半田产。而且,退田令最终会在应天激起巨大的反对力量,足以把海瑞掀翻。这样,也就顺带收拾了这个难以对付的政治麻烦海瑞。毕竟海瑞当初是徐阶提起来的,不是他高拱的人。

好阴毒的一箭双雕之计!不过他徐阶不会上当。于是,与众豪强大户的期望相反,徐阶并没有抵制海瑞,而是主动退出了全部地产的十分之一,一万二千二百亩。消息一出,全区震动。谁也没想到海瑞有这样大的威力,也没想到徐阁老这样软弱。海瑞的巡抚衙门一开,状书动盈千纸,一时之间,整个应天地面天翻地覆。

然而,让所有人没想到的是,启动了退田程序后,海瑞仍然不买徐阁老的账。他公然下文,要徐阁老至少退掉“过半”的地,就是说最少得退掉六万亩土地。本以为只为了敲山震虎,谁也没想到海瑞会这样较真,包括徐阶。

清醒了之后,徐阶托人告诉海瑞:让他再退地,没有可能了。看来只有一个办法:硬着头皮顶住,看他海瑞还真能拿了他去坐大牢吗?海瑞也自有海瑞的做法。他给徐阶写了一封长信,说他的做法是为徐阶做长远打算。为富不仁,有损无益,如果这样积累田产,迟早会吃更大苦头。

在海瑞的支持下,那些要求退田的贫民成天围着徐阶的宅第游行示威,大声呼号,弄得徐阶简直痛不欲生。贫民千人要拥入徐家算账,徐阶无法,只好令人担了几担粪放在大厅里,见人进来,就往他们身上泼。谁能想到,昔日的首辅今天居然只好出此下策!

没有办法,徐阶只好放下架子向当朝首辅高拱发出了降表,表示了自己在政治斗争中彻底认输,以后不再纠集势力谋求东山再起。高拱笑了。他的目的圆满达到了。

在海瑞修吴淞江后,他的政治声望达到了顶点,朝廷上一片称颂之声。然而,在退田令开始后,官场静下来了,赞扬海瑞的声音消失了,不少人已经蠢蠢欲动,要扳倒海瑞。徐阶得了高拱指示,他立刻利用自己的故旧,找御史奏了海瑞一本。高拱在奏本上批准同意。海瑞被取消巡抚衔,调任南京总督粮储。海瑞被这当头一棒打昏了。他正兴致勃勃地推行他的宏大计划,“正欲为江南立千百年基业”,正调动全部精力和应天府的豪绅大户们作战时,没想到,后面射来的一支冷箭,轻轻地取走了他的政治生命,粉碎了他的全部政治梦想。

海瑞不知道,像他这样不明白游戏规则的人,只会被高明的玩家当作一枚冲锋陷阵的特殊棋子,发挥完作用之后,被抛弃是必然的命运。

海瑞永远不会明白这一点。他开始是震惊,然后是迷惘,最后是愤怒。至刚者不屈,海瑞不会容忍任何对他名誉性的安排,他提笔给皇帝写了一封辞职信。

不知不觉一转眼,时间已经过去15年了。进入晚年的海瑞,日渐沉入浓重的灰色之中。万历十三年(公元1585年)正月初十,亲政的万历皇帝下旨,起佥都御史海瑞为南京都察院右佥都御史。这一年,海瑞已经72岁了,人们期待着海瑞的再次亮相。

诏书一下,海瑞即刻打点衣物,准备启程。从海南岛到蚬岗,几千里路程,史书记载:“有一小童,家仆皆徒步。唯坐一小船,寂寂过,多无知者。”

海瑞上任后,立刻收到百姓反映五城兵马司到处敲诈勒索、强行摊派的控告。一纸告示下达,朝廷明白了,海瑞还是那个海瑞,丝毫未变。“海青天”依然像以前那样强硬如钢,岁月不但没有使他的性格里增加一点弹性,反而老而弥坚,老而弥辣。

海瑞还是没有弄明白官场里的利益规则,他不知道动了五城兵马司,就等于动了南京兵部,就等于动了整个南京的官僚网。他以为自己一个号令就可以解决问题,实在是太天真了。

理所当然,海瑞吏部右侍郎的椅子还没有坐热,一纸调令下达,升右侍郎海瑞为南京都察院右都御史。

他一道又一道上辞呈,希望尽快摆脱污浊的官场。皇帝却一次又一次拒绝。皇帝欣赏海瑞的品格,佩服海瑞的勇气,赞美海瑞的清廉。他可不想承担放逐清官的骂名。

没办法,海瑞只好做起他的右都御史。上任后,第一件事就是整顿纪律,要求所有御史都得上班。海瑞每天早早就到御史衙门,谁上班迟到了,立刻罚俸。御史们其实没有公事可办,也得一天天在堂上坐着。

御史陈海楼的家人到市场上用官员红票买米,只付给一半价钱。这其实是当地官场的惯例,海瑞得知后,将其家人责打三十大板,并且戴上大枷,放在衙门口示众。有一位御史生日之时,在家大摆宴席,请了歌伎戏班子唱了一天。海瑞找出太祖定下的规矩,毫不留情地把这位御史按到地上,杖责了一顿。

南京的御史们不堪其苦。虽然弹劾海瑞是一件风险很大的举动,他们也不得不为之了。万历十四年(公元1586年)四月,御史房寰弹劾海瑞。皇帝批复:“瑞在世庙时”,……是不适于“当局任事”,参与实际权力运作的。

在官场上被视为异端,视为魔鬼的同时,在民间,海瑞却已经渐渐成了“神”,成为老百姓希望的寄托。在老百姓的心中,“海青天”就是善恶的最终裁判者,是传奇式的大英雄。

万历十五年(公元1587年)冬十月十四,海瑞病故于南京。像每个清官的身后一样,史书照例要花些笔墨描写一下他身后的清贫:“检箧内仅禄金一十余两,绫、纱、葛各一。“无一语及身后事。”消息传出,整个大明官场都松了一口气。这个麻烦制造者终于消失了,人们不必再绷紧神经。海瑞终于去了他应该去的地方:神龛。各种典礼隆重举行,海瑞的尸体被涂上一层又一层金粉,制成金光灿灿的木乃伊。

猜你喜欢
徐阶海瑞皇帝
徐阶主动认错
故事会(2021年15期)2021-08-04 05:55:24
皇帝需要帮忙吗
女皇帝
新少年(2021年3期)2021-03-28 02:30:27
“海瑞定理Ⅰ”的历史性反思
法律史评论(2020年1期)2020-09-11 06:25:02
高尚
皇帝怎么吃
紫禁城(2020年4期)2020-05-20 09:01:38
徐阶的脾性
古代皇帝的称呼
蛋白质计算问题归纳
徐阶逃跑
做人与处世(2015年4期)2015-09-10 12:5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