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海荣
摘要: 在现代教育理论中,区域游戏成为幼儿自主探索学习的一个重要途径。区域游戏中让孩子们充分自由地选择、交流、探讨,真实表现他们的心理状态,反映他们的发展水平,毫无拘束地表露他们的思想感情,表现出他们头脑中所想到的一切。作者结合幼儿园实际工作反思总结,针对区域游戏中的环境材料提供、游戏氛围创造、教师指导等诸方面对幼儿自主能力发展的影响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区域游戏幼儿自主探索学习
区角活动既是幼儿的游戏活动,也是幼儿的学习活动。但此时的“学习”,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教学”,而是教师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对幼儿的活动施加影响,支持、促进、帮助幼儿顺利活动的过程。
近年来,我园在“学习的过程是孩子与周围环境、媒介相互接触、作用的过程”的自主游戏的基本理念引导下将区域游戏活动目标定位在通过优化环境及教师适宜的指导策略实施,引发幼儿与材料、环境的有效互动,促进幼儿自主发展,让孩子们成为游戏的主人。
一、自主投放游戏材料,实现幼儿与材料积极互动。
我园本着参与性原则,创造机会让幼儿成为材料的提供者和制作者,把环境设置的自主权交给幼儿,为让幼儿与教师、同伴、材料形成有效的全方位互动,提供自主活动的前提条件。
首先,我们积极发挥家庭资源,请家长和幼儿带来废旧材料,再经过师生共同加工变为各类游戏材料。随着幼儿生活经验的丰富,他们不再满足于对材料简单的模拟使用,在游戏中对于材料的变形创意制作的需求更加强烈,所以我们还注意多为中大班幼儿提供丰富多彩的半成品及废旧物品,给幼儿提供没有固定玩法的材料,激发幼儿创造玩法,满足了幼儿在游戏中自主操作、探索的需求。如:“烧烤店”里的小师傅们用不同的材料通过画、揉、剪、穿和组合,制作成各种“色香味”俱全的小点心等。
其次,我们通过设立“收藏台”“百宝箱”,做到游戏区随时更换和充实区域材料。老师、家长、孩子们一起收藏的各种东西不一定马上可以用,我们就将其放置在班级固定的地方。老师和幼儿可根据需要随时到这里寻找可以更换和投放的材料,为孩子们创造游戏中替代物选取的资源库。如娃娃家、孩子过生日,去作客没有礼物,就可以到这里找一个食品盒,系上丝带作为精美的礼品。
幼儿主动参与环境创设的过程,使他们感觉到自己就是环境的主人,从而逐渐地体会制作过程带给他们的成功和快乐。
二、自主选择区域内容,体现游戏开放的人文关怀。
我们重视良好的活动环境对幼儿自主活动的暗示作用,环境本身就能暗示幼儿自主选择玩什么、和谁一起玩,怎样玩,等等,也就是能够激发幼儿的游戏热情和投入活动的主体意识。区域活动开始时,我们把游戏选择的决定权交给幼儿,让幼儿自主选择,满足需要的同时又体现出人文关怀。
1.区域标识清楚简明,便于幼儿自主选择。
区域数量多少会影响幼儿在游戏中的选择自主性,多了过于分散不能实现幼儿交往,少了不能满足幼儿需求,容易产生争执。因此我们根据班级的人数设计区域,开放时又会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决定哪些开放,哪些不开放,既满足全体孩子选择需求,同时也能保证区域之间的交流。
另外区域标志明显,能清楚表达出班级创设的区域内容,也是幼儿自主进入区域的一个引导。幼儿能根据每个区域的相应提示,如数字、娃娃头、小脚丫等,进入游戏区,如果出现纠纷,在入区标志的提示下幼儿也能自行解决。如娃娃家里插卡槽只有四个,5个孩子进入该区域,此时孩子们能用先来后到的方式调节,并提议最后一个来的可以做客人等。
2.区域选择自己做主,鼓励幼儿成为游戏的主人。
我们在实践中大胆放开手脚,鼓励幼儿大胆去玩,去发现,去创造。如在托班时老师会根据幼儿的特点,主动性强的幼儿已能实现自己选择,而一些宝宝则需要老师帮助安排;到了小班孩子们基本在老师的简单提示下自己完成,中大班幼儿就已经能很自如地在区域之间决策了。刚开始自主游戏时,幼儿也许会拘束,会无所适从,但在老师们的适当指导、及时鼓励下,幼儿自主安排游戏的能力逐渐提高。我们发现,在区域规则的暗示下孩子们会自我调整,在冲突出现时,孩子们有的会默默退出,有的会积极争取,有的会商量解决……总之,孩子们的商榷会比我们预想的要更好。
在游戏活动中让孩子们自由选择行为方式,能真实地表现他们的心理状态,反映他们的发展水平,毫无拘束地表露他们的思想感情,表现出他们头脑中所想到的一切。
三、探究游戏问题,鼓励游戏主体的自我成长。
1.合作分配区域角色,体现游戏的意愿性。
孩子进入区域进行角色分配时,我们继续大方地放下自己的权利,并将权利完全“下放”,给予他们自由选择角色的机会,鼓励他们主动大胆地表演,允许并积极促进他们在游戏过程中根据自己的兴趣随时转换角色,让幼儿在游戏中尽情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不给幼儿任何约束。如在小班的理发店,有两个角色:美发的和洗头的,两个孩子都想当美发师,当他们正为谁做美发师而争论时一个顾客已经因为等得不耐烦而离开了,后来他们决定一起为顾客洗头、一起做美发,角色分配问题才暂时解决了。
2.共同制定区域规则,彰显当家做主。
幼儿对通过自己亲身体验后再集中讨论而形成的规则能很快转化为内在需要,并自觉地转化为外部行为。于是我们让幼儿当家做主,成为制定规则的主人,掌握制定规则的权利,能有效保证幼儿自觉地遵守规则、有序地快乐游戏。如大班的图书角中的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孩子发言就成为了“阅读公约”,大家都能自觉遵守。
3.追随活动兴趣点,满足学习倾向。
我们要在游戏中积极捕捉幼儿的学习倾向性行为并进行恰当的介入指导,尽可能地让幼儿独立开展游戏,教师此时不仅是孩子活动的支持者、参与者,更是观察者、追随者,努力做到多观察,少干预;多放手,少包办;多鼓励,少指责。当幼儿需要帮助时,不把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强加给幼儿,而应及时以适宜的方式应答,让他们在自我尝试、自主探究中获得自我成长。
如:小吃店里一个幼儿将两种食物无意中穿成“规律串串——鱼、菜、鱼、菜”,老师观察到以后引导幼儿发现其中的规律,并建议其能否尝试不同的规律变化延伸,在老师的暗示下,幼儿在游戏中创造了更多的穿法,因此,教师可适时地提供一些规律图片,让小吃店的服务员根据顾客的需求来操作。
4.实施区域交流,扩展自主活动内容。
首先,空间密度适合幼儿自主学习。指导过程中,我们发现室内环境的空间密度会影响儿童游戏的行为。活动区如果超过5个人,幼儿会出现较多的大肌肉活动,区域内会相对嘈杂;如果只容纳2—3个人,儿童就会更安静地从事并完成学习任务活动。因此我们在区域规则上及时做了调整,将一些人数过多的区域都减缩人员,为幼儿自主投入学习创造了更好的环境。
其次,区域网络加强区域联系交流。我们发现,各个区域孤立的作用,不能充分地发挥它的教育价值,于是我们将整合的思想运用到环境的创设和利用上,注重环境中各个区域的有机联系。例如:请理发店的幼儿为舞台的演员化妆、小医生到娃娃家出诊、娃娃家的人去超市购物、到宠物中心领养动物、各区域里的宝宝上幼儿园……
区域间的交流扩展了孩子们的游戏思路及内容,使每个班就像个小社会,孩子们在游戏天地里模仿成人生活,再现社会经验,实现交往需要,并在活动中积极探索问题的解决办法,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自主开放的游戏讲评,提升探索学习的综合能力。
在教师组织下的幼儿参与式的自主游戏评价能鼓励幼儿畅所欲言,让评价变得有效。让幼儿积极参与其中,在讲评过程中通过反思自己的行为、方法、结果来促进幼儿全面发展,为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如大班美发店生意不太好,而超市门庭若市,评价时孩子们发现一个原因:超市里玩具很有吸引力,这样美发店玩具促销活动就形成了,美发店的生意也因此红火起来。
开放式讲评培养了幼儿的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在总结—反思—实践提高—再总结—再反思—的螺旋式循环体系中提升了幼儿的游戏水平。
自主的游戏氛围让幼儿充分体验和探索,是当前幼儿自主学习的体现,对幼儿的自主性发展起了很好的促进作用,也是对幼儿进行个别化教育最佳手段。我们要学会将眼光投向我们生活的自然社会,为幼儿创设最优化的区域环境,让幼儿通过游戏与自然对话,通过游戏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创造。积极地推动幼儿个性的良好发展,给幼儿一个利于自主探究、自由发展的空间。
参考文献:
[1]邱学青.学前儿童游戏.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8.
[2]教师参考用书.游戏活动2—6岁.上海教育出版社.
[3]幼儿园区域活动概念辨析.考试吧(Exam8.com) 2009-6-1416:19:00http://www.exam8.com / lunwen / jiaoyu / jichujiaoyu /200906/11378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