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辉顺
摘要: 合作学习可有效提高学业成绩。教师应做到合理分组,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明确任务,选取合适的内容,掌控和监督过程,加强合作能力的培养,注重评价学习效果。
关键词: 合作学习化学学习分组学习任务学习能力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改变课程实施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所谓合作学习,就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学习目标与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它依其任务类型或者学生学业水平、能力倾向、个性特征、性别等方面的差异性将学生组成若干个异质学习小组,创设一种只有小组成功时小组成员才能达到个人目标的情境,即小组成员不仅要努力争取个人目标的实现,更要帮助小组同伴实现目标。合作学习强调以集体授课为基础,以合作学习小组活动为主体形式,力求体现集体性与个体性的统一。
合作学习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自尊心;在激发学习动机,形成对学习的积极态度,形成更高水平的推理策略、更加娴熟的合作技能,以及从他人角度审视情景的能力方面也是效果显著;在提高学生批判性推理能力、解决冲突的技能,改善合作小组之间的关系等方面也有明显的作用。适时有效地开展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实践中自主学习,从而将书本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技能,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促进学生个性、特长和谐发展,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合作学习法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教学法。那么,作为教师,我们要做的有哪些呢?
1.合理分组、优化组合是实施合作学习的前提。
教师要充分地了解学生,对每一个学生的学业水平、能力倾向、个性特征、兴趣爱好、学习效果等方面认真分析,在分组时要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优势互补、力量均衡”的原则。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互助互学、取长补短,而且有利于学生得到更多更广的思维碰撞,更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从而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质量。
(1)异质分组追求互动合作
传统的课堂学习是师生间的双边互动,很少利用学生之间的、宝贵的人力资源。而合作学习需要的就是各动态因素之间的多项合作性互动,为课堂学习注入了新的活力。
实现学生互动就需要把学生分成一个个合作学习小组。分组不是简单地让同桌或前后桌的同学组成小组进行讨论,若操作不当,则学生在小组内要么乱嚷一通,要么开小差、说闲话,势必导致小组学习流于形式,学习效率低下。
(2)合理分配体现责任合作
要是合作学习真正取得实效,小组成员应有明确的个人责任,并互相合作。如若不然,就会使合作学习的责任扩散,小组学习会成员各自为政、一盘散沙,小组学习会成为学生的避风港。
(3)训练交往能力和培养合作社交能力
合作学习中必然涉及成员之间的交往,因为交往是人的基本生存方式之一,是个性形成和活动的必要条件。在学校,师生间、同学间的社会交往能够促进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尤其同学间的交往更是必不可少。同学之间相互提供的经验容易被接受;同学间的交往活动能使学生理解社会角色规范,有效地培养规范意识、任务意识、合作意识、责任意识和推进合作精神;同学间的交往还可以使学生产生群体归属感、认同感,学会正确认识自己和评价他人,尤其是在独生子女众多的当前社会,更有助于克服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培养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自我意识,合作、利他的社交品质,以及众多社交技能。
2.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化学学习过程中必须改变“老师指挥一切,大包大揽”的教法。
从合作学习的意义出发,学生显然是合作学习的主体,老师则是以决策者、组织者、支持者、沟通者的角色出现。很多情况下,教师不仅要做学生的“向导”,更应该是他们学习的“伙伴”。
将学习的舞台留给学生,并不意味着老师的作用全无。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随时都会有意外的情况发生,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就会阻碍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因此,教师要对各小组的合作学习进行现场观察和介入,为他们提供指导。教师还要对各小组成员的学习情况了然于心,对合作的成功与否作出判断并反馈给学生,让每个孩子都感到自己与他人成功合作的重要性,也要了解谁需要支持、鼓励和帮助。
要使学生学会合作学习,教师首先得学会合作学习,并与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共同提高合作的技能和技巧,建立新课程标准下的新型师生关系。
3.明确合作学习任务是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
明确合作学习的任务,才能使学生的合作学习活动具有方向感、责任感,才会积极地互动、互助,才能避免出现小组中个别成员承担大部分甚至所有的任务,而某些小组成员无所事事的现象,才会充分发挥每个成员的主观能动性。
4.选取合适的内容是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关键。
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选择适合学生合作学习的内容,这些内容必须是通过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能够实现课堂教学目标,并有助于学生全体参与,能够关注到学生之间的差异,实现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能得到发展。
5.把握环节,掌控过程是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保证。
教师要正确合理使用小组合作学习形式,不仅要把握其一般活动环节,正确理解环节之间的关系,明确其各个活动环节的应达目标,还必须掌控过程。掌控过程中不要刻意追求知识的完整性,而是以学生能力的发展、学习上有所收获与进步为目的;不要刻意去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而是要正确地运用教学策略和教学机智解决课堂上出现的一系列意想不到的情况,从而使课堂上的一次意外转化为教学中的一次精彩,给课堂教学带来“意外收获”。
6.加强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是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保障。
小组合作学习中易出现学生不愿意合作、不知道合作的现象,因此,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养成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学生学会讨论问题、学会倾听,培养学生的个人责任感,以及对合作学习的反思。
7.监督学习过程,注重评估学习效果。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在能听得到的范围内观察各小组的合作学习进展情况,对出现的情况不必立刻指出,可以做详细的记录,在小组学习结束后做点评,以免在今后的学习中再次出现。对于没有任何合作学习经验的学生,教师应参与小组学习的组织和协调,给予必要的指导。
在实践和探索中我们认识到,小组合作学习,简言之,就是引导学生在分组合作学习过程中通过积极主动参与合作探索、发现和体验,学会交流、分析、思考、各抒己见,最终解决问题,从而增强思考能力、创造力与协同能力。我们在学习中尽可能创造分组合作交流的机会。学生的学习不仅是知识的积累,更应在知识应用中强调灵活应用的意识;不仅要让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还要让学生去发现和研究问题;不仅让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更要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感悟学习思想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