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弓
又一起校园血案震惊美国。
当地时间12月14日,美国康涅狄格州一所小学发生枪击血案,20岁的凶手在杀父弑母之后,身穿防弹衣,手持4支手枪,冲进母亲所任职的校园,大开杀戒。包括凶手在内的28人在这起血案中丧生。
枪声响起,美利坚泪飞如雨,白宫和政府建筑物降半旗志哀,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就此发表讲话时数度落泪,他说:“今天逝去的大多数是孩子——5至10岁的天真烂漫的孩子。他们原本还有漫长的人生路要走,要过有很多回生日、要毕业、结婚、然后有自己的孩子。”然而一切美好的未来,在这一天戛然而止。
这起枪案是美国历史上第二大校园枪击案。2007年4月,弗吉尼亚理工大学一名韩裔学生开枪行凶,打死32人、打伤多人后自杀。然而这一次,由于死者多是5到10岁的儿童,因此格外令美国人心痛。
枪案爆发后,关于禁枪的呼声再次高扬。当天便有4万多人网上签名,要求奥巴马采取措施制止枪支泛滥,更有200多人顶着寒风站在白宫门外呼吁禁枪。
世界各国中,尽管一些欧洲国家包括英国、法国、瑞士、西班牙,以及澳洲的新西兰、美洲的巴西、阿根廷等国,法律都允许平民合法拥有枪支,但除了战乱中的国家,像美国这样枪支泛滥的非常之少。
统计显示,美国社会拥有枪支大约在2.5亿至2.8亿之间,约3亿美国人几乎是人手一枪。而在美国南方,枪支拥有比例更高,例如1700万人口的德克萨斯州,登记在册的枪支高达6800万支,平均每个人持有4支。
对美国人来说,拥有枪支,并非仅仅是法律是否许可的问题,而是一种文化。
欧洲殖民者来到美洲之后,由于生存环境恶劣,政府力量薄弱,在猛兽和印第安土著的包围中,武器和锄头镰刀一样,成为每个家庭必备的工具之一。这也导致早期的北美大陆几乎家家有枪,美国独立战争的第一枪,就是在列克星敦的民兵打响的。独立战争期间,全民拥枪的北美十三州兵员几乎源源不断,远道奔袭的英国军队尽管一度占尽上风,但最终还是被越战越强的大陆军拖瘦拖垮。从这个意义上说,美国当年之所以能够取得独立,全民拥枪的社会文化功不可没。
1791年,美国通过宪法第二修正案,美国公民“持有和携带武器”的权利被写入宪法。这条法案的立法核心是为了限制膨胀的政府权力侵犯公民私权,因而赋予民众反抗的武器,也就是所谓枪权天授。
在美国,支持拥有枪支的组织相当之多,其中最大的一个是1871年成立的“全国步枪协会”,拥有350万会员,有意思的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美国三位共和党籍总统里根、老布什和小布什都是该协会的终身会员,这三位毫无疑问都是反对禁枪的,而两位民主党籍总统克林顿和奥巴马,都倾向于遏制枪支泛滥状况。
然而禁枪谈何容易,康州血案并非美国的枪支文化第一次站上风口浪尖,今年8月,美国科罗拉多州奥罗拉市一家影院,蝙蝠侠最新系列电影《黑暗骑士:黎明升起》首映的午夜场,影院内枪声大作,包括凶手在内的12人死58人伤。然而,由于血案正值选战前期,几乎没有政客敢于触碰这一敏感话题。奥巴马也不得不对此含糊其辞。
关于禁枪话题,民主党曾经付出过政治代价,上世纪90年代,克林顿政府曾经连续出台政策,实施更严格的枪支管理,然后不久之后的1994年国会中期选举中,民主党便遭遇惨败,在国会中当了40多年少数派的共和党一举控制了参众两院,克林顿不得不花费大量精力在国会中与反对党周旋。这次大选中,反对禁枪的利益集团身影若隐若现。
泛滥的枪支带来治安恶化,美国每年有3万多人死于枪口下,20万人因枪支暴力受伤。每次发生大的恶性案件之后,禁枪与反禁枪之间的争执便会成为舆论焦点。禁枪派认为枪支的泛滥使得社会更加不安全;但反禁派则一方面强调拥有枪支是天赋权力,另一方面声称枪支只是工具,即使没有枪支,犯罪分子也会用刀具进行犯罪活动,起决定作用的不是枪,而是拿枪的人。
今年奥巴马再次当选后,美国枪支销量已经迎来一个小高潮,因为很多人担心奥巴马会在他的第二任期内推出更严格的枪支管控措施。而血案发生后,奥巴马在讲话中表示,“现在已到了将政治分歧放到一边,采取行动阻止类似悲剧再次发生的时候了。”分析人士注意到,奥罗拉影院枪击案后,奥巴马只提到要“反省”,而这一次,他提到了“采取行动”,这似乎意味着没有了连任压力的奥巴马准备采取一些具体措施,遏制枪支的泛滥。
只是,面对根深蒂固的枪支文化,实行更严厉的管制并不那么容易,即使是奥巴马,也必将付出一定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