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黄波 张薛晖 宗建平
[摘要]目的 探讨紧急医疗呼叫定位搜寻系统技术应用价值及对院前急救效果的影响。 方法 引入基于GPS和CDMA定位技术、GPRS网络通信技术、GIS、120急救中心调度等技术的紧急医疗呼叫定位搜寻系统,将采用此技术前后收治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比两组内科急救反应时间及救治效果以评价该系统应用价值。结果 研究组院内反应时间、行驶时间及急救耗时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 < 0.05),研究组救治显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 ,无效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5),有效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 > 0.05),救治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 结论 紧急医疗呼叫定位搜寻系统技术显著缩短了院前急救的反应时间,提高了救治成功率,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 医疗急救;定位搜寻;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院前急救
[中图分类号] R641[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3—9701(2012)25—0035—03
Applications of emergency medical call positioning search system and the effect of pre—hospital emergency
CHEN Huangbo1 ZHANG Xuehui2ZONG Jianping2
1.General Internal Medicine,Cixi City Xinpu Hospital in Zhejiang Province, Cixi 315322, China; 2.Emergency Medicine, Ningbo City Hospital in Zhejiang Province, Ningbo 315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mergency medical call locator system the value of technology and the effect of pre—hospital care. Methods The introduction of an emergency medical call locator system based on GPS and CDMA positioning technology, GPRS network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GIS, 120 emergency center scheduling technology, will use this technology around the treated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and study groups, compared two groups of medical emergency response time and treatment effects to evaluate the value of the system. Results The study group hospital response time, travel time and first—aid time—consuming significantly less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treatment significantly efficiency of the study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P < 0.05), and inefficiency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control group (P < 0.05), efficiency and control group without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 0.05), the treatment success rat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P < 0.05). Conclusion The emergency medical call locator system technology significantly shorten the reaction time, pre—hospital emergency care to improve the treatment success rate, with a high clinical value and social benefits.
[Key words] Medical first aid; Locator;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Pre—hospital emergency
院前急救是急救医疗服务体系(EMSS)关键环节,院前急救反应时间及救治处理是影响救治效果的直接因素。目前,我国20%的患者在医生到达现场前死亡,而其中超过80%是由于救治不及时所致[1]。由于求救发出至急救车到达现场所需时间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如何缩短到达现场时间,为患者争取宝贵的救治时间,是提高院前急救成功率的关键。现代科技的发展,可通过移动定位系统获取患者精确的坐标数据,地理信息数据的发展和完善使坐标能够得到直观的地图模型和动态标志,通过无线通信系统使急救车与120急救中心终端可以获得交互式联系,本院引入基于以上技术的综合研制的紧急医疗呼叫定位搜寻系统,本文通过对比采用该技术前后院前急救反应时间和救治效果,评价该技术的应用价值,为临床急救提供参考。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2011年1~11月浙江慈溪市新浦医院内科急诊出车接诊437次,收治内科急诊重危患者437例,2011年6月我院采用紧急医疗呼叫定位搜寻系统技术管理急诊出诊。将2011年1~5月收治214例作为对照组,2011年6~11月收治的223例作为研究组,两组患者均符合内科急症诊断,急救现场均为本院急救出车所辖区域,对照组年龄13~89岁,中位年龄52.43岁,男135例,女79例,研究组年龄11~93岁,中位年龄50.73岁,男138例,女85例,两组年龄、性别及疾病诊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1。
1.2材料
由宁波市急救中心研制的紧急医疗呼叫定位搜寻系统,是基于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和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定位技术、通用无线分组业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PRS)网络通信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120急救中心调度等技术的综合定位搜寻系统。工作流程包括:患者及家属电话接通120急救中心语音服务,启动GPR/CDMA定位系统,GIS数据输入,得到准确定位的电子地图及卫星图片综合信息,通过120急救中心监控系统采用无线网络技术向急救车载定位系统发出定位信息,车载可视定位系统根据GPS/CDMA定位系统及GIS电子地图和卫星图片信息指示采用最合理交通路线出诊并接回患者,全程车载GPS定位系统并与120急救中心监控系统保持信息沟通反馈。技术模型见图1。
图1 紧急医疗呼叫定位搜寻系统技术模型
1.3技术数据
系统定位: GPS使用WGS—84坐标系统,提供三维坐标,移动定位精度<15 m,CDMA采用三角运算定位,移动定位精度50~200 m,定位时间<30 s; GIS:包括数据输入、图形及文本编辑、空间数据存储与管理、空间查询与分析及数据输出与表达,输出电子地图更新速度为1 s,主频2GHz,矢量地图和卫星图片重合精度为10 m,预先设计辖区内数据模型,见图2;GPRS无线数据传输,通过电信网络实现终端远程数据传输,速率为115~170 kbps ,接入时间<1 s;车载信息终端:GPS与电子陀螺航位推算定位,精度<15 m,更新速率为1 s,7英寸TFT LCD触摸屏液晶显示器,分辨率为854×480dpi,含Ethernet、USB master/slaver、Bluetooth、RS—232、Audio接口。
1.4急救处理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院前和院内抢救处理,抢救治疗过程中,随时监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生命体征、临床症状、复苏时间及其他辅助常规检查数值,对症处理相应并发症及悉心护理照料以保持生命体征平稳,对全部患者均按需要给予气管插管、吸氧、胃肠减压、抗感染、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急诊冠脉介入等综合治疗。
1.5观察指标
院内反应时间:接到120急救中心发出出车指令到急救车出车时间;行驶时间:出车到达现场时间;院前抢救时间:患者发出求救信号至到达现场时间。救治效果[2]:显效,救治6~8h内生命体征恢复稳定,自觉症状减轻,相关辅助检查指标趋于正常稳定,无任何后遗症;有效,救治24~72 h内生命体征恢复稳定,症状相对好转,无明显后遗症;无效,救治72 h内病情无好转,出现相关疾病的后遗症,出现多脏器功能衰竭或死亡。以显效和有效为救治成功。
1.6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 17.0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反应时间比较
研究组院内反应时间、行驶时间及急救耗时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 < 0.05),采用紧急医疗呼叫定位搜寻系统后总体急救反应速度显著提高,见表2。
表2 采用紧急医疗呼叫定位搜寻系统前后反应时间比较(x±s)
2.2两组救治效果比较
研究组救治显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无效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5),有效率与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救治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采用紧急医疗呼叫定位搜寻系统后救治成功率显著提高,显效率明显提高,无效率明显下降,见表3。
表3 采用紧急医疗呼叫定位搜寻系统前后救治效果比较[n(%)]
3讨论
随着社会发展与进步,建立完善的“急救医疗服务体系(EMSS)”成为重要的社会保障措施,完善合理的院前急救流程逐步得到全国医疗体系的重视。EMSS以建立由院前急救—急诊室急救—重症监护单元(ICU)救治组成的完整体系,以达到最大限度提高医疗急救效果,保障人民生命健康的目的[3]。院前急救在此体系中是首要环节也是存在巨大可提高空间的环节,由于院前急救包含疾病发生至到达医院急诊的时间窗,而到达现场之前的时间则是患者无法获得救治的开放期,是可直接导致患者由于长时间得不到救治出现病情恶化甚至死亡的重要时间段。有数据表明,心脑血管意外、窒息、昏迷等严重急症超过30 min,救治成功率则显著下降,并且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而救治的“黄金时间”则为4~6 min[4,5]。由此可见,缩短到达现场时间将有效的提高救治效果。当医生到达后,急救人员将会采取就地抢救如在现场利用便携式心脏起博器、救护车车载供氧系统、气管切开术等手段实施心肺复苏等许多措施来延缓病人的病情,延长病员的生命,使其在到达医院时具备更好的治疗条件。
紧急医疗呼叫定位搜寻系统则是建立在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基础上综合多项数据处理及无线通信技术,采用路径化的管理,将接到急救报警至出车到达现场并返回医院的全过程采用统一的监控系统进行规范,逐项提高反应速度,并以精确的定位为救护车行驶路径选择最优方案,从而为患者抢回宝贵的时间。该技术所涉及的GPS和CDMA定位技术,在移动通讯领域已发展成熟,而GIS已广泛应用与民用坐标及电子地图服务,技术支持、定位精度可靠,将之与120急救中心连接形成监控系统,在急救呼叫输入的同时输出精确的定位坐标和路线参考,通过成熟的移动通信GPRS系统与车载定位系统相连,以高分辨率的触屏显示器显示,并实时传送图像和音频,使急救反应过程做到无缝隙连接[6—8]。本文对比采用该技术前后院前急救反应时间,结果显示,研究组院内反应时间、行驶时间及急救耗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表明采用紧急医疗呼叫定位搜寻系统后总体急救反应速度显著提高。同时,研究组救治显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无效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救治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表明采用紧急医疗呼叫定位搜寻系统后救治成功率显著提高,使救治效果得到明显提升,亦表明院前急救反应时间是提高院前急救效果的关键。
该技术理念与宁波市建设“智慧城市”理念相适应,宁波市大力提高对医疗服务行业高科技的投入,对于有基础疾病的中老年患者建立了社区与大医院一体化的电子健康资料档案,完善网络覆盖范围,根据120急救指挥中心指定的救助区域划分急救定位系统指定医院,避免了医院之间争抢医疗病源或推诿患者的不良后果的发生,有效避免了医患矛盾的发生;该系统对医护之间的病情转达诊疗护理起到联系纽带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提高了医疗资源的整合利用,提高了医疗经济效益,值得各级医院借鉴和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1]肖章武,马莉,邱泽武. 急性中毒的院前急救与早期处理[J]. 临床荟萃,2012,27(4):363—365.
[2]李伟强,阮海林,李兵,等. 5117例院前急救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 蛇志,2012,24(1):28—30.
[3]王琼涛. 87例急性心肌梗死心脏骤停患者的院前急救分析[J].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2012,18(1):31—32,38.
[4]李银先,冯守映,汤道雄. 2006~2007年度绵阳市院前急救流行病学调查[J]. 四川医学,2012,33(1):15—16.
[5]鲁艳. 院前急救患者医院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研究[J]. 中国急救医学,2012,32(1):88—90.
[6]于海玲,关金保,王亚东. 北京市城区院前急救网络布局的研究[J]. 中国急救医学,2012,32(2):168—170.
[7]唐继海,陆志坚,刘丹青. 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在预防接种门诊空间管理中的应用[J]. 中国疫苗和免疫,2008,14(2):162—164.
[8]张桦,贾清旺,庄辉坤,等. 运用GPS导航技术构建"120"指挥调度网络[J].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06,13(4):83—86.
(收稿日期:2012—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