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农村地区支付服务环境实践与思考

2012-04-29 21:08中国人民银行普洱市中心支行课题调研组
时代金融 2012年26期
关键词:惠农信用社普洱

中国人民银行普洱市中心支行课题调研组

【摘要】改善农村地区支付服务环境,提升农村地区金融服务水平,推广惠农支付服务,是人民银行总行落实中央金融服务“三农”工作精神,更好服务“三农”推出的一项新举措。中国人民银行普洱市中心支行立足央行本职,认真走访农村地区听取基层意见和实际困难,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总结取得的经验并提出相关建议,加快农村地区支付服务环境建设力度。随着这项工作贯彻与落实,多年困扰农村居民存款难、取款难、结算难的问题正逐步得到解决。

【关键词】支付环境农村地区银行卡问题及建议

农村支付体系是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核心基础设施,向广大农村延伸现代化支付清算系统,是推动城乡金融服务一体化的重要一环。近年来,农村地区支付服务相对弱化,已成为制约“三农”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究其原因,主要是机构网点少,支付系统延伸不足,汇划渠道不畅;银行卡受理终端设备少,缺乏适应农村特色的结算工具;农民结算知识欠缺,对新业务认知度不高等。通过深入农村地区开展实地调研,结合普洱市九县一区意味深远的民族文化和具有区位优势的经济特色,本文认真分析了制约农村地区支付服务环境建设的主要因素,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一、普洱市农村地区支付服务环境现状

普洱市位于云南省西南部,全市土地面积4.5万平方公里,是云南省面积最大的州市,全辖9个少数民族自治县和1个区,有国家级贫困县8个,辖内有汉、哈尼、彝、拉祜、佤、傣等14种世居民族。2011年末,全市总人口256.09万人,少数民族人口156.24万人,占总人口61%。普洱市符合农村支付环境建设体系标准的农村地区共4.1万平方公里,农村地区人口共计227.34万人。农村地区呈现山区多、民族多、贫困人口多的特点,农村居民消费习惯极大程度上受到各种民族习惯影响,这也成为制约普洱市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全市农村地区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包括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村信用社及邮政储蓄银行等6个机构共192个网点。据统计,截止到2012年6月末,通过恢复银行机构网点、流动银行和投放自助设备等方式共解决了普洱市农村地区96个行镇乡镇的金融服务需求,惠农支付服务点乡镇覆盖率为20.83%,乡镇金融服务覆盖面大幅度提升;现代化支付系统接入率为68.2%,行内系统接入率为91.7%,支付系统接入率较2011年同期有所提高。全市农村地区各银行业金融机构累计发行各类银行卡达1,273,615张,人均持卡量为0.56张,较2011年同期人均提高了0.08张;各机构在农村地区共布放ATM机227台,POS机具2,260台,发展特约商户2,203户,较2011年同期分别增长57%、28%、27%。(见图一)

自2008年以来,人民银行通过加强和地方政府沟通协调,组织各银行业金融机构持续加强宣传引导、尝试在农村地区人口集中、商业经济相对发达的县城商贸区创建“刷卡无障碍示范街”以及在主要乡镇开展“惠农支付服务点”示范建设,POS机具和ATM机具覆盖面扩大,不断改善银行卡用卡环境和风险控制,农村地区银行卡持卡消费呈逐年上升趋势。(图二和图三:以农村地区发卡主力军农村信用社为例统计数据)

通过纵向比较发现,普洱市农村地区“十二五”每年度的非现金支付机具布放和非现金结算业务量同比“十一五”期间任何年度,业务数量和机具数量发展速度都有明显加快。但横向与全省发达州市的农村地区比较,我市仍存在较大差距,仍需加快农村地区支付服务环境建设改善步伐。

二、普洱市农村地区支付服务环境建设工作特点

普洱市农村地区支付服务环境建设工作在人民银行普洱市中心支行领导组织下,各金融机构的重视努力下,积极探索出了三种模式,充分发挥了金融服务“三农”的作用。

一是“普及银行卡+非现金支付”。随着中央对“三农”问题重视程度的持续提高,国家扶持惠农政策力度不断加大,各种涉农补贴范围不断扩大,补贴品种不断增加,便利支取现金已成为当前农村地区最广泛、最频繁、最迫切的一项金融服务需求。把银行卡推广与“新农保”、“新农合”和各类涉农补贴结合起来,推动非现金支付结算成效明显。辖内澜沧县农村信用社大胆创新,于2011年6月启动“折转卡”迁移工作,将惠农一折通账号迁移到金碧惠农卡上,使其具有代理财政补贴支付业务的功能,以“一卡通”替换“一折通”,实现惠农卡的批量发放。截至2012年6月末,澜沧县农村信用社共发放金碧惠农卡116,012张,该业务发卡量居全省首位,占澜沧县农村信用社总发卡量的64%,占农户总数的85%,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银行卡普及于民。此外,普洱市属于云南省烟草种植生产的重要地区,烟草收购非现金结算是未来实现对收购资金支付的大趋势。2011年,烟草种植收购行业共计58个收购点,目前13,967户烟农已100%实现通过银行卡采取非现金支付结算的方式发放烟款,2011年非现金收购笔数共计386,275笔,非现金收购金额共计101,081.37万元。

二是“服务主体建设+惠农支付服务”。通过引导辖内银行机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在农村地区恢复或成立银行机构网点,延伸支付清算网络建设,及时为当地农户生活消费、汇兑结算以及领取惠农补贴提供快捷优质的服务,受到了广大农民的关注和欢迎。支付服务主体形成县城涉农金融网点类别较为齐全、乡镇以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服务为主、部分村有“惠农支付服务点”的支付服务组织结构,让农村居民特别是老年人,不出村就能支取各种涉农补贴等小额资金,有效节省了往返乡镇或县城银行网点取钱的时间和交通费用。同时,POS小额取现服务的逐步推广,不仅方便了农民查询、取现、缴费、转账,而且培养了农民用卡意识,农民以往倾向于使用现金和存折的支付习惯正在发生改变。截至2012年6月末,普洱中支在辖内3个县20个乡镇成立了首批“惠农支付服务点”共计20个,占全市农村地区96个行政村的20.8%,累计取现55,256笔,金额2,654.05万元;第二批188个点覆盖全市9县1区,已通过审批即将开通。非现金机具进镇进村,弥补了村镇金融网点的不足,进一步延伸了服务“三农”的触角,使农民足不出村即可享受便捷金融服务。

三是“自助服务机具+新兴电子支付”。在未设立银行网点的居民集中区、部分乡镇所在地布放更多的自助服务机具,在人流量较集中的县城增设农村自助服务网点,增加自动登折机和存取多功能一体机等自助设备。以县城为核心,逐步形成了传统支付工具占主导地位的多元化支付工具体系,银行卡发展迅速,手机银行、电话银行、网上银行应用均有突破。

三、当前农村地区支付服务环境建设中存在的不足

(一)银行卡品种及业务种类与农村地区实际需求有差距

广大农村地区是农民工的主要输出地,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给农村居民带来了一些实实在在的优惠,特别是针对外出打工人员较多的地区,但体现在“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的特色较少,未能从存、取、汇、贷等各项银行卡业务中全面满足农民工的实际需求。在农村地区推广的银行卡以借记卡为主,带有授信功能的贷记卡基本没有开展推广。农村信用社和农业银行发行的“惠农卡”虽然受到农村居民的广泛欢迎,但授信条件比较严格、授信手续比较繁琐、授信额度存在限制,造成“惠农卡”实际获得授信的机会较少。农民享受的各种补贴分别由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发放,存在持有这家的卡(折)在另一家不能办理业务的现象。

(二)银行卡惠农支付服务点运行中存在不足

一是在试点初期,部分惠农支付服务点有时在业务量增多的情况下,现金供应量出现不足。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推广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的通知》规定,惠农支付取款服务每卡每日累计取款不超过1000元(含)人民币,对于普洱市多数行政村便民店、小超市而言,其日均营业额有限,有时在业务量增多时会出现现金供应不足的情况,一定程度上影响农民用卡的积极性。二是使用单位结算账户核算资金造成服务点商户取备付金不便。商户营业额不能满足日常POS小额取现总额的情况下,需要到金融机构固定营业网点通过单位结算账户使用现金支票支取现金,增加了填开支票的手续,且受到营业网点营业时间的限制,较为不便。三是惠农点商户以及农村居民接受新支付工具和熟悉具体操作还需要较长的时间过程。

(三)农村金融机构开展支付结算宣传针对性不强,方法不多,效果不明显

农村居民文化程度低,特别是普洱市面积广、多山地、交通差的地理环境,造成农村地区相对封闭,农村居民对银行卡等新型结算工具和结算方式了解较少,不知道或不习惯使用非现金结算工具,而许多农村地区金融机构在支付结算宣传方面内容较为单一,宣传面窄且针对性不强,宣传手段和方法不多,一些涉农金融机构对农村弱势群体的支付结算服务意识还比较淡薄,对收益性较差的新型支付工具推广应用的积极性也较低。目前,相当一部分农村居民对银行卡应用知识的了解还仅限于存取等基本功能,有的甚至不会使用和操作,ATM和POS机具的功能未得到全面充分发挥。

(四)现代化支付系统未充分向农村地区延伸

信息化系统是现代金融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金融机构开展高效、便捷、安全的金融服务的重要支撑。网络接入率低、设备老化、方式单一、服务手段落后、非现金支付工具应用比重低等突出问题,使得农村地区资金汇划及汇兑困难,制约了农村金融服务质量的提高和农村地区资金的流动,不利于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五)财政、社保、人事等有关部门的支持政策的作用发挥不到位

主要体现在农村信用社“新农保”业务方面,由于政策规定方面的原因,出于安全考虑,目前该业务只能专折专用。“折”不能移植入惠农卡,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惠农卡的普及和惠农卡“一卡通用”、“一卡多能”的发展。

四、进一步改善农村地区支付服务环境的建议

(一)加快农村地区支付服务市场主体建设

目前,随着商业银行经营重点集中向大、中城市的不断转移,农村地区的金融机构基本上是农发行、农行、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银行,其中网点稍多的邮政储蓄银行因为体制改革时间较短,支付结算功能尚不健全,结算服务能力相对较差。加上农发行职能调整变化、农行网点撤并规模缩小,农村信用社由于业务垄断的局面造成了优越感,另外在农村金融市场上缺乏竞争机制,部分机构不愿和不需加强业务拓展和主动营销。针对这种情况,建议农村信用社和农业银行等具有涉农本色的金融机构,找准农村市场定位,积极主动地投身到农村支付体系建设工作中,根据自身条件适当扩充营业网点和加快“惠农支付服务点”发展建设,加快步伐真正以支持“三农”为己任,做好环境建设的推进工作。邮政储蓄银行应发挥自身的优势,尽快按照现代银行的发展模式来进行改革。

(二)不断推出适应农村居民需求的银行卡

首先,在银行卡的品种设计上,将银行卡与农民低保、医保、涉农补贴、扶贫贷款发放进行归集整合,以“一卡通用”和“一卡多能”延伸服务触角,拓宽服务领域,提升服务层次。如辖内澜沧县信用社“折转卡”工作的成功,也为其他涉农金融机构巧构思、促创新提供了借鉴的案例。其次,在银行卡的品种设计上,要避免重“借记”轻“贷记”的现象,增加银行卡的融资功能。

(三)拓宽思路,深入推进“惠农支付服务业务”

一是在现有五大功能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和拓展在医保、税务、水电气、学校等领域的服务功能。二是加大对“惠农支付服务点”的扶持力度。由当地政府和涉农金融机构等多方协商,直接向服务点提供一定的佣金和通讯补贴等经济补偿;涉农机构政策适当倾斜向有信贷需求的服务点提供信贷支持,并在贷款利率上给予优惠;对服务点给予支付结算方面的优惠,如免收账户管理费和结算手续费、使用个人结算账户作为核算账户等。三是持续推广惠农支付服务业务,精选惠农点,不断提高覆盖率。根据实际需要,在人口较多的同一个行政村设置2个以上的服务点,减轻每个服务点现金备付压力。

(四)加强支付结算安全管理

金融机构应进一步规范业务操作,通过业务管理、技术防范、风险提示等手段提高风险防范能力,尤其注重提高惠农取款业务的安全性,积极配合公安机关依法打击支付领域违法犯罪活动。

(五)构建优化农村支付环境宣传长效机制,营造农村支付服务良好氛围

一是进一步加强对农村地区基层银行网点员工支付结算业务培训力度,使农村地区银行网点支付结算从业人员熟练掌握结算业务知识,熟悉各种结算工具的特点和优势。二是金融机构应采取农村居民喜闻乐见的方式,从普及支付结算知识入手,引导农村企业和农民选择新型支付结算工具,在集市或已成立的“惠农支付服务点”向广大农村客户介绍银行卡的功能、使用方法等,或是通过现场指导,向客户详细讲解或演示银行卡操作程序、要领和注意事项,提高农村客户的用卡意识。三是将支付结算宣传与反假币、反洗钱宣传结合起来,采用一些贴近农村居民的反面典型事例的警示作用,提高非现金支付工具在农村地区的认知度和使用频率,同时引导农村居民树立风险防范意识,安全使用非现金支付工具。

(六)人民银行、涉农金融机构、财政、人事等部门加强沟通协调

多方联动,积极探索和争取政策上的支持,合力研究解决制约银行卡在农村普及发展的瓶颈,真正实现“一卡通用”、“一卡多能”,真正使农民更加方便、受益。

参考文献

[1]吴海峰:“延伸触角惠‘三农——人行武汉分行大力改善农村支付服务环境”,《金融时报》,2012年4月19日第09版.

[2]吴维旭:“欠发达地区农村支付环境建设的难点和对策——以贵州省毕节地区建设情况为例”,《中心支行行长调研报告摘要》,2010年第112期.

[3]杨立斌,陈谦:“对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的探索与思考——以河南省安阳市为例”,《金融会计》,2012年第5期.

组 长:谢云辉 行长

副组长:尹卫泽 副行长

成 员:杨 翔 李务文 杨景丽 黄倩雯 尹灿燕

执 笔:黄倩雯

猜你喜欢
惠农信用社普洱
河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
河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
科普惠农 晋农优选
在普洱半山酒店寻找诗和远方
绿色是普洱的底色
惠农直播间 美好在身边
河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
一杯普洱的姐妹情怀
12316惠农短信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