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平安银行不会退市?

2012-04-29 00:44:03
中国经济周刊 2012年25期
关键词:保险业务银行业务交叉

“中国平安若成功整合深发展,是否将其统一更名为平安银行?”2010年8月25日,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国平安”,601318.SH,2318.HK)在上海举行中期业绩说明会上,《中国经济周刊》记者曾把中国平安旗下的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平安银行”)与深圳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深发展”,000001.SZ)的“合并问题”抛给了中国平安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马明哲。

当时,马明哲并没有给出直接答案,仅表示:“(中国)平安和深发展的整合推进目前在积极地和有关监管部门进行沟通,一旦有了确认的消息,会第一时间公告和披露。”

近两年后的2012年6月14日,深发展向深圳证券交易所提交公告称,深发展已完成吸收合并平安银行的所有法律手续,深发展和平安银行已经正式合并为一家银行。

与此同时,深发展还披露,股东大会已经通过了合并后的银行名称为“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新平安银行”),尚待相关工商登记管理机关和银行业监管机构审批,后续更名相关事项将按照法律法规及时予以公告。

这也印证了市场两年前对于“平深恋”的猜测:中国平安想要的不仅仅是深发展的资产,更需要将其银行业务纳入中国平安大家庭中,并最终完成金融控股集团的构建。

不能只有刹车没有发动机

深发展整合平安银行并最终更名,被市场认为“中国史上最大金融并购案”正式收官,交易总对价达到了291亿元。以保险业务起家的中国平安,为什么会如此大手笔深化其银行业务?

中国平安总经理任汇川今年5月接受媒体采访时曾有这样的比喻:如果把综合金融产品比喻成一辆汽车的话,保险产品更像汽车中间一些安全气囊、刹车系统,但是真正能够让汽车动起来,则需要像银行的贷款平台、券商的投融资平台这样的发动机系统。

然而,在中国平安大战略中,银行业务恰恰是其短板。中国平安内部一位高管告诉《中国经济周刊》:“一部没有强劲高效发动机的汽车,客户是不会满意的,为了这个目标我们筹划了十来年,真正开始做也已经用了8年的时间,实现了三步走。”

2003年底,中国平安旗下平安信托携手汇丰控股集团,成功收购福建亚洲银行(2004年更名为“平安银行”),开国内保险公司收购银行先河,也是中国平安涉及银行业务的开端。然而,当时的平安银行在规模、区域、业务等多方面受到政策限制,根本无法和保险业务形成协调效应,被视为鸡肋。

一位在中国平安内部工作多年的资深高管向《中国经济周刊》回忆:“集团想在银行业务上‘一步到位,即参与收购重组中的广东发展银行。”

然而,面对花旗竞购团和法兴竞购团的双重绞杀,中国平安最终在这场广东发展银行争夺战中败下阵来。中国平安管理层意识到:脚踏实地布局银行板块才是明智之选。

2006年8月,中国平安以49亿元购得深圳市商业银行89.24%股权,成为该行最大股东。2007年6月,银监会批准深圳市商业银行吸收合并平安银行(2004—2007)并更名为深圳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深平行”)。2009年1月,深平行经银监会批准更名为平安银行(2009—2012)。

在成立伊始,时任深平行行长的理查德·杰克逊(现任深发展行长)曾这样告诉《中国经济周刊》:“我希望监管部门允许我们每年开设2~3家分行。深平行下一步的工作是积极在新地区开设新分支机构,目标是建立一个具有全国性意义的平台。”

业内普遍认为,想把深平行打造成全国性意义的平台显然有些“画大饼”的成分。在当时,深平行仅仅在深圳、上海、福州三地设有49家机构。经过5年的艰苦努力,截至去年年末,平安银行(2009—2012)也只有深圳、上海、福州、泉州、厦门、杭州、广州、东莞、惠州以及中山等城市的76家网点,甚至不及很多城市商业银行。

相比之下,经过20多年的发展,深发展已成为一家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22个经济发达城市设立有约300家分支机构的全国性商业银行。

事实上,在全国银行系统可供参股控股资源已经不多的情况下,深发展的确是中国平安最为合适的战略选择。

2011年7月,中国平安以持有平安银行(2009—2012)约78.25亿股股份(约占平安银行总股本的90.75%)及现金约26.9亿元全额认购深发展非公开发行的约16.38亿股股份。自此,深发展通过持有平安银行约90.75%的股份成为其控股公司;中国平安及其控股公司通过持有深发展52.38%的股份,成为其控股公司。

直到今年6月14日,深发展和平安银行正式合并为一家银行。一位深发展公共关系部门相关人士告诉《中国经济周刊》:“两行合并完成之际,已实现了两行绝大多数业务的互联互通,以及产品和服务的基本一致,两行原有的特色业务也基本实现了共享。”深发展提供的信息显示,个人客户可凭银行卡到原两行的任一网点办理存取款、转账汇款等金融交易业务,还可凭银行卡和存折在重叠分行地区(深圳、广州、上海、杭州)原两行的任一网点办理网银签约、密码挂失等部分非金融交易业务。

银保合作的优势

“在银行业务发展战略上,公司除了利用传统发展模式以外,将共同分享(平安保险业务的)个人客户和企业客户。目前,银行信用卡62%来自交叉销售,银行存款业务中有22%来自交叉销售,交叉销售是中国平安发展银行业务最大的优势。”2010年8月,马明哲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表示。

所谓交叉销售是一种发现顾客多种需求,并满足其多种需求的营销方式。根据中国平安2011年年报显示:当年,平安产险保费的14.3%、信托计划的9.4%、银行零售存款和信用卡的42.9%和平安大华首只基金募集资金的63.3%均来自于交叉销售渠道。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从中国平安内部了解到,其保险业务和非保险业务分别占利率的65%和35%;集团公司已经制定了五年规划,希望保险业务利润和非保险业务利润实现五五开;未来十年,保险、银行、资产管理的利润各占1/3。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银行业务板块必须通过交叉销售从包括保险业务板块寻找利润来源。

深发展6月14日向《中国经济周刊》提供的新闻稿中显示,新平安银行拥有的27个分行和395个营业网点已覆盖了中国平安约80%的客户群。未来,新平安银行将依托中国平安强大的资源优势,包括7000万个人客户、200万公司客户和50万销售队伍,提升交叉销售的广度与深度。

目前,银行业是我国金融体系中的巨无霸,占据了90%以上的金融资产和绝大部分金融渠道,这使得包括证券、基金、信托等其他金融形态往往需要依靠银行渠道销售产品。因此,拥有银行渠道和平台将增强中国平安旗下各个产品线的销售能力。任汇川就曾在接受采访时坦言,未来的平安银行将成为中国平安的货架和收银台。

中国平安拥有保险、银行、证券、基金、期货、信托、资产管理等一系列的金融牌照,这也使其成为目前国内最有可能实现交叉销售的综合金融集团。

不退市是“暂时安排”?

目前,国内力图成为金融控股集团的主要有三家样板式企业:中信集团、光大集团和中国平安。中信集团采用了旗下子公司分别上市的金融控股模式,中信证券、中信银行、中信信托等分别单独上市,其内部合力并没有显现出来。

一位资深的金融业内人士告诉《中国经济周刊》:“真正的金融控股应该只有一个上市公司,由这个上市公司绝对控股旗下所有的金融企业。国外的金融控股集团都是这种模式,因为这样才能利用同一只股票作为激励约束的标杆,有效地形成内部合力,起到整体大于个体之和的作用。”

多年前,中国平安就提出了“一个客户、一个账户、多个产品”的综合经营策略。如果按照这一思路,外界纷纷猜测,借着深发展的壳而蜕变出的新平安银行是否也会退市,以完成中国平安整体上市的金融控股布局。

6月14日,深发展向《中国经济周刊》提供的新闻通稿特别对此作出了说明,强调“保持上市地位,专注银行发展”,并称“作为深市第一股,银行表示,合并后的银行将仍然保持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对资本市场和股东都没有任何影响”。

对此,《中国经济周刊》分别致函中国平安和深发展。深发展回应称:“我们是不会退市的。”而截至记者发稿时,中国平安未作出回应。

不过,有业内人士猜测,深发展保持上市地位仅仅是“暂时的安排”,等整合完成之后,退市才会提上议事日程。

猜你喜欢
保险业务银行业务交叉
2020年中英人寿保险有限公司河北分公司保险业务统计表
“六法”巧解分式方程
资管新规对银行业务的影响
金融法苑(2018年2期)2018-12-07 00:59:06
浅析手机银行业务的法律风险防范
人大建设(2018年1期)2018-04-18 11:30:07
连一连
我国商业银行电子银行业务的发展状况及几点建议
基于Fast-ICA的Wigner-Ville分布交叉项消除方法
计算机工程(2015年8期)2015-07-03 12:19:54
双线性时频分布交叉项提取及损伤识别应用
论电子商务中第三方支付及其对银行业务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