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名立
近两年蔬菜等农产品卖难时有发生,因为缺少指导信息,农民只能盲目种植和养殖,他们并不知道当年“大蒜”种植面积多少,市场需求有多大,产销信息不对称,是蔬菜等农产品滞销的症结之处。前不久,农业部启动生产信息监测预警,信息不畅这一情况有望在2012年年初得到改善。
症结所在:产销信息不对称
为什么2010年大蒜涨到十几元一斤,而2011年只有3元钱一斤?为什么2010年白菜几元一斤,2011年最低5分钱还卖不出去?在缺少信息指导的情况下,农民盲目种植或扩大生产规模,丰收上市后改变了市场供求关系,价格一落千丈。“白菜种植面积有多少,库存量多少,产量多少,农民、经销商甚至政府部门都不知道,种菜只能‘跟着感觉走。”这是大多数蔬菜种植户的经历和无奈。
内蒙古的土豆,通过商务部等政府部门的多方努力,进行对口销售,很好地缓解了销售难题。这与山东济南卷心菜“卖难”形成对比。分析近两年各地的蔬菜“卖难”和滞销事件,不难发现蔬菜种植和市场需求信息不对称,是造成蔬菜难卖甚至滞销的重要原因之一。
中商商业经济研究部主任孟黎加此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蔬菜生产者多是分散的,不可能及时掌握市场需求信息,而农产品加工企业或经纪人掌握的市场信息更多,可能会利用时间差压低农产品收购价格;消费市场的需求信息也很难在第一时间有效地传递给生产者(菜农),通常情况是蔬菜生产出来要销售了才知道市场的需求。
中投顾问食品行业研究员梁铭宣也认为,引发农产品“卖难”和价格大幅波动的根源在于农产品市场信息的不对称。由于没有形成合理的信息公布平台和价格形成机制,致使市场化机制未能得到合理运用,农民种植粮食作物常出现盲目性和跟风行为,这使市场供需难以维持动态平衡,前期形成“菜贵伤民”,后期转而致使“菜贱伤农”。
孟黎加建议,我国可以学习日本——日本的农产品市场由政府投资,完全是服务型的。“在信息化建设及相关管理服务上,政府应给予更多的支持和监督,使信息系统成为政府了解市场的眼睛和耳朵。”
系统关键:信息准确,有预见性
“政府对生产和流通的投入,很重要的就是要掌握准确、及时、可靠的信息。而且这种信息应该有前瞻性,预见性。”孟黎加认为,建立系统的目的是指导农民合理安排生产,如果只是看当前的信息,永远是马后炮。
对此,农业部成立了蔬菜信息监测专家组,跟踪蔬菜产销形势,对月度、季度和年度蔬菜产销形势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意见,并为考核监测工作提供依据等。
农业部李建伟解释说,农业部对采集的信息进行分析,建立专家会商制度,以提高监测数据的时效性、准确性和全面性,增强形势判断的可靠性,确保信息发布的权威性。“月报”的内容包含专家组分析后的预见性信息,指导性很强。
据第一份“月报”显示:2011年11月份,200个蔬菜重点县信息监测点蔬菜产量180多万吨,同比增长3.6%;200个蔬菜重点县信息监测点在田蔬菜面积130多万亩,同比增长2.2%;20类37种蔬菜产地市场平均批发价为1.97元/公斤,环比下降7.5%。“根据近10年蔬菜价格波动分析,预计2011年12月份价格稳中有升,但不会出现大的波动。”
值得注意的是,该系统每10天上报一次蔬菜价格,是否会和市场行情脱节,信息相对滞后?
“该系统主要是对生产信息的监测和分析,更侧重生产信息的趋势性和预警性,重点不在流通环节的市场价格。”上述市场分析人士认为,相对于蔬菜生产周期,10天上报一次的频率不算低,能够为生产者提供有效的参考。例如,叶菜如小白菜、菠菜等生产周期较短,一般在30-50天左右,根菜(含变态茎)和果菜类蔬菜生产周期在1-5个月不等。
据了解,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承担全国蔬菜生产信息监测具体业务工作,包括收集、审核和汇总蔬菜生产监测数据;会商蔬菜生产形势;撰写蔬菜生产形势分析报告;参与省级及基点县信息员业务培训等。
解题之匙:产销信息可监测
2011年12月8日,农业部首次发布蔬菜生产信息月报,年初开始建立的蔬菜生产信息监测预警系统开始测试运转。通过这一系统,政府及时掌握蔬菜生产动态信息,指导农民合理安排生产。
记者了解到,这个蔬菜生产信息监测预警系统,在全国200个重点县,监测20种蔬菜的播种面积、产量、上市档期及产地批发价等生产信息。与此同时,加大信息发布、预警及开发利用力度,在580个蔬菜产业重点县建立生产信息监测、发布双向通道,并将通过媒体按月发布,强化对菜农的生产信息引导。“这个平台刚建立,刚开始运转,要发挥作用还需要慢慢加以完善。”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经济作物处副处长李建伟告诉记者,“月报”目前正在测试阶段,由于一些技术原因,还没有正式对外发布,预计2012年初能完成所有工作。农业部下一步将建立一个专门的信息发布系统,届时“月报”同时会在中国农业信息网等媒体上发布。
据李建伟介绍,监测的20种蔬菜基本覆盖人们日常生活所有品种,全国200个重点县的乡镇蔬菜生产信息直报员,每10天上报一次蔬菜价格,并定期上报蔬菜在田面积、产量、预测下月产量等信息。
孟黎加认为,如果(监测系统)一直做下去,就能够形成(生产信息)数据库。主要产地和主要的数据库做出来,那样就可以与正常年份需求的数据进行比较,政府部门和菜农都可以获取信息参考,从而决定此后的生产计划。不过,她强调:“蔬菜种植信息最终应该与需求信息对接,即产地与批发市场、连锁超市的需求信息对接,这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市场分析人士告诉记者,从目前来看,“蔬菜生产信息监测系统”着重点是在蔬菜生产这一端,每10天更新一次的生产信息,多少能给菜农一些参考价值。例如某类蔬菜制种面积太大了,其他菜农就应该有警惕了,反之亦然。
2011年12月初,农业部还表示,将在近期采取包括农产品生产信息预警、猪牛羊肉生产监测以及产销对接等在内的十条措施促进农产品价格稳定。业界专家认为,该十条措施中,最具有操作性的是提出要进一步扩大农产品产销信息监测的覆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