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习作的蓝天中自由飞翔

2012-04-29 00:44肖伟娜
考试周刊 2012年29期
关键词:乌龟青蛙兔子

肖伟娜

小学阶段作文能力的训练既是语文学科中综合能力的体现,又是学生思想流露、情感表达的重要途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要贴近学生实际,为学生的自由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随着教学的全面改革,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已经适应不了新的教学要求,如何指导学生乐于表达、自由表达、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从而大面积地提高小学生的作文水平,这是广大语文教师关注的问题。下面我谈谈在指导小学生习作时的几点做法。

一、求“诚”,表现真实自我。

叶圣陶在《作文论》中说:“假若有所表白,这当是有关人间事情的,则必须合于事理的实际,切乎生活的实况;假若有所感兴,这当是不倾吐不舒快的,则必本于内心的郁积,发乎情性的自然。这种要求可以称为‘求诚。”其间,“求诚”包含两方面意思:一是内容的真实,二是情感的真诚。作文教学中,应当要求学生做到“我口诉我情,我笔写我心”,表现真实的自我。

我所在的学校是农村小学,有一次,我给学生布置了一篇作文:《我的家乡》。学生的作文交上来以后,我发现很多学生把家乡写得很美,不是仙境一般,就是像城市的一角;不是“四季如春”、“风景如画”,就是“花团锦簇”、“鳞次栉比”……丝毫看不到他们家乡的与众不同之处。如果单纯从“作文要求”来看,不少习作都可称得上是好作文,但我意识到学生这样的习作已陷入了“一切为了考试,一切为了分数”的泥潭。于是,我利用课外活动时间组织学生真正地“走进家乡”,了解家乡,用眼前的事实来对照作文里到底有多少“真实”的成分,以此来教育学生要写真话,写自己的所见所闻,写出真实的家乡,做诚实的人。通过体验和比照,学生感触很深。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作文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真实乃作文的生命,要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教师必须在“求诚”上下工夫,指导写作时,要从生活实际出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让他们写真话,言真情,避免出现“千人一面、千文一腔、千篇一律”的现代八股文现象。

二、求“虚”,放飞想象的翅膀。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作文教学要“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想象对于习作,就像翅膀对于鸟。因此,作文教学既要重视写实作文的训练,又要加强想象作文的指导。

在一次作文课上,我让学生续写《龟兔赛跑》。在学生看完《龟兔赛跑》的动画片后,我组织他们讨论:如果再次比赛,兔子还会睡觉吗?它会怎样做?如果让乌龟还得第一,你能帮它想办法吗?我鼓励学生打破思维定势进行大胆想象,看谁能把故事编得更离奇、更有趣、更合理、更有意义。学生的想象力是不可估量的,不信,请看他们的习作片段:

片段一:

兔子跑啊跑啊,忽然看到前面有一个深沟,但这可难不倒兔子,它纵身一跃就跳过去了。这时兔子忽然想到,这深沟乌龟一定跳不过去的,万一摔死了可如何是好啊!兔子马上又跳了回来,等乌龟一到,便主动背着乌龟跳过去。乌龟说了声“谢谢”,两只动物又继续比赛。

转眼间,兔子和乌龟来到了河边。兔子这回可跳不过去,正愣着,乌龟主动对兔子说:“我背你过河吧。”乌龟小心翼翼地把兔子背过了河。这时,他们手拉手肩并肩跑了起来。结果,兔子和乌龟同时到达了终点。……

片段二:

到了比赛的前一天,乌龟做好了两样机器:一台是“无敌风火轮”,一台是“小型火箭”。激动人心的时刻到了,“各就各位!预备……”“砰”一声响,乌龟就拉起开关,火箭把乌龟飞一般地推上天,在空中乌龟又从裤兜里掏出两个风火轮,装在脚下,启动后,便平行飞了起来,直奔终点。……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没有想象力的灵魂,就像没有望远镜的天文台。”每一位学生都有着创造的潜能,教师要鼓励学生想象,让学生“敢想”、“会想”。因此,在作文教学中,老师应引导学生放飞想象的翅膀,让其思维在广阔的空间、丰富的内容中自由驰骋。

三、求“纯”,使用儿童语言。

小学生正处于语言发展最活泼、语言接受最迅速的时期,他们思想单纯、感情直露,表现出来的语言往往稚嫩纯真、新鲜生动、富有个性。所以,此时最应加强语言表达的引导,让语言体现出儿童特有的“纯”。

在一次小练笔中,我要求学生写自己喜欢的一种水果。我先让学生把水果带入课堂。一上课,学生就迫不及待地拿出水果,摆在课桌上。我提出要求的话音刚落,大家就津津有味地吃起了各种各样的水果。学生一吃完水果,我就趁热打铁:谁来介绍一下自己喜欢的水果的特点?同学们都争先恐后地举起了小手……在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后,我再次引导他们把口头语言转化为书面语言:

“我的鸭梨长得像葫芦娃,老远就闻到它的香味,吃起来甜津津的……”

“我的草莓长得最漂亮。穿着红外衣,像个可爱的小公主。它的果肉松软细腻,果汁鲜红鲜红的,一看到它我就会流口水……”

“我最喜欢吃苹果。它圆圆的身子,红扑扑的脸蛋,又香又甜的果肉,真好吃!我妈妈说常吃苹果还能美容呢……”

这些习作虽然没有多少文采,但它与儿童那幼稚、纯真的性情相吻合,令人不禁拍手叫好。因此,在指导习作时,教师应引导学生摆脱固定的语言表达方式的约束,鼓励学生创造出具有生活气息的个性化语言,提倡学生写自己的话,用他们天真、可爱、直率的语言描绘出一个属于儿童自己的真实世界。

四、求“新”,鼓励与众不同。

目前,学生作文内容空洞,题材单一,缺乏新意,常常出现雷同的现象。例如写老师,大多写老师带病上课或辅导差生;写同学之间的事,就写同学从友谊的破裂到友谊恢复的事……这样盲目从众,一味求同,限制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因此,我们应当引导学生走出从众的误区,鼓励他们标新立异。

为了激活学生思维,写出富有创意的作文来,在指导习作时,要引导学生打破思维定势,对同一题材的作文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去选材、构思。如在一次习作,我布置学生围绕“书”写一篇作文,强调学生要力求选材的丰富多样。学生有的写买书,有的写补书,有的写偷书、还书,有的写自己喜爱的一本书,还有的写未来的书、书的哭诉……选材几乎没有雷同的现象。又如在续写《井底之蛙》时,大多数同学是顺着课文的思路,写青蛙跳出井口看到了广阔的天地,从此离开了水井。经过我的启发、点拨,也有的同学反其道而行,写了青蛙跳出井口后看到周围环境污染严重、人类肆意捕杀有益动物,不得不返回水井生活。这样构思,既合情合理,又出乎意料,闪烁着个性的火花。

五、求“活”,激发写作热情。

《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二学段强调“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根据儿童好奇、爱玩、好动的天性,作文课要用“活跃”、“活泼”的气氛来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和写作热情。

在一次作文课上,我一反常态,带领学生们到学校附近去捉青蛙。当孩子们小心翼翼地在稻田边的石缝里、操场边的草丛中捉到那调皮可爱的小青蛙时,他们非常激动、非常兴奋。当我引导他们观察玻璃瓶中青蛙的外形时,他们挤在一起指指点点,笑声不断……这时,我再启发学生回忆一下刚才的情景,想想自己是怎样捉到青蛙的,并联系自己知道的有关青蛙的知识,写一篇习作。由于学生亲自参与活动,大家的写作积极性都很高。最后我再启发学生:自然课上,老师讲过青蛙属于什么动物,我们应该怎样做呢?同学们观察后自觉地把青蛙放归自然。这样,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写作热情,不仅让学生有话可说,而且使学生受到了保护有益动物的教育。

小学生习作有如孩童走路,需要一个滚跌、搀扶、放手的过程。我们不能以成人的眼光来审视,不能百般挑剔、急于求成,要引导学生留心平凡的生活,注意搜集作文素材,娴熟掌握丰富的语言文字,用恰当、生动、形象、富有个性的文字砌出一个五彩缤纷、绚丽多姿的新世界。教师要让学生带着童心、童真、童趣,发扬他们的天性,让学生真正做作文的主人,在自由习作这一蔚蓝的天空中自由翱翔。

猜你喜欢
乌龟青蛙兔子
兔子
小青蛙捉虫
乌龟
守株待兔
想飞的兔子
谁能叫醒小青蛙?
青蛙便签夹
可爱的兔子
和乌龟赛跑
骄傲的青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