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初探

2012-04-29 00:44邱尔鹏
考试周刊 2012年29期
关键词:小女孩课文情感

邱尔鹏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体验品味。”可见在新的语文标准下,朗读已被定位成阅读教学的热点、重点。朗读,是一门语言的艺术;朗读,是一门情感培养的艺术;朗读,是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一个环节,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从朗读的正确、清楚、自然、流畅、传情达意中逐步掌握朗读方法;通过朗读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中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呢?

现我围绕“想”、“乐”、“爱”、“会”这方面谈谈对朗读教学的看法。

一、激发兴趣,让学生“想”朗读。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不用教师要求,学生也会自觉、主动地朗读;有了兴趣,学生就能从朗读中享受到朗读的快乐。如何让学生对朗读产生兴趣呢?

苏霍姆林斯基说:“我一千万次地相信,若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和审美的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的全面发展。”确实,情感是作者心灵在文章中的诉说,是作者思想感情在语言文字中的呈现。尤其语句优美的课文,字里行间无不渗透着作者的真情实感。在语文教学中,如果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步入有感情之水浇灌的课堂,学生心中将涌起感情朗读的冲动。这需要教师深切感知语文内涵,引领学生通过具有情感的朗读,读出自己的理解、感悟。这样,课文朗读教学才能呈现“读你千遍也不厌倦”的情景,让学生真正学有所悟,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生命成长的基地,真正实现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二、及时评价,让学生“乐”朗读。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生动、巧妙的评价语言会使学生兴奋不已,情绪高涨,同时课堂气氛也会异常活跃。即使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出现问题,只要教师运用巧妙的评价语言加以引导、帮助,则不仅可避免学生的尴尬,还可维护他们的自尊,使学生在纠正朗读错误的同时更有信心,更乐于进行朗读活动。

朗读是一种极具个性、融理解和表达于一体的综合性活动。“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只要学生能读出真情实感,准确理解和表达朗读内容,就应该给予肯定。不同的人对同一篇文章的体会即使一样,表达出来也肯定有所差异。学生口诵文字,心入其境,以朗读倾吐自己的心声,就会读得有声有色,惟妙惟肖地再现其情其境,把文中人物的所思所想活脱脱地表达出来。这时,学生才是真正的阅读主体,在阅读中才能真正体验到自己的劳动所带来的快乐,才可能拥有真正属于自己的思想。

如:学习了《七子之歌——澳门》这篇课文后,我让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进行感情朗读,再让不同层次的学生上台朗读,按不同要求让学生作出评价,给予后进生鼓励性的评价。学生们都做到了有感情地朗读,效果很好。

因此评议时,教师应特别注意评价的理念和方法,充分尊重学生,应该允许并鼓励学生通过各自独特的视角体会,解读课文,使每一个学生都在评价过程中领略成功的喜悦。教师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逐步养成欣赏学生看问题的不同立场、方式、方法的习惯。

三、趣味内容,让学生“爱”朗读。

教师指定的朗读内容应有趣味性,不但要符合语文学科特点,而且要符合儿童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例如,我在教学《大话的话》一文时,就可以让学生朗读有关“春”的内容,引导学生走出课本去寻找春天,收集有关春的儿歌、古诗词、散文等,编成节目来描绘春天。这样的朗读,是学生通过自己的找寻,精心筛选后得来的,是学生喜欢的。因为喜欢,所以读的时候会更加认真与投入;越是认真投入,学生的朗读就越有感觉,自然也会慢慢地爱上朗读。

三、循序渐进,让学生“会”朗读。

俗话说:人伸出的五个手指都会有长有短。因此,学生的认知水平先天就有不同,作为教师,我们应承认并尊重这种差别。因此,对不同水平学生的要求应有所侧重,这就是具有特殊性的朗读教学,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较好地参与朗读,培养学习语文的能力。对于一部分后进生,如果他们能把一篇课文从头到尾一字不落地读下来,那么,就是满分了。而相对于优秀生,就必须引领他们全身心地投入朗读,不仅要用嘴巴读,还要用眼睛、眉毛,用表情、肢体语言等参与朗读,让身体的每一个细胞、每一个血管都充满情感来朗读。要让听者不观其人,便知其表情。此外,我们在指导学生朗读时,应遵循从易到难的规律,循序渐进,力求多样化。朗读中教师以书本内容为主,但实际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朗读的内容不仅可以是课本上的,而且可以是课本以外的童话、故事、寓言、诗歌等,古今中外的都可以,注意将所读的内容与客观事物的观察表达联系起来,促进学生文化素质的发展。

又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在指导朗读时,我先注意引导学生了解故事背景,把握住当时的现实生活,掌握好基本情感:让学生用同情、哀怨的语气表现小女孩每次擦燃火柴时见到的美丽幻景,表达小女孩内心美好的愿望和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之情。然后,指导学生理解更深层次的情感:用凄婉、悲愤之情表现小女孩希望破灭和最终被黑暗的社会所吞噬而死亡的悲惨命运。语气的变化、气氛的渲染,处境和愿望的强烈对比,使学生心中激起情感的波澜。这样,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就能由浅到深地体会到作者的思想感情,从而使情感得到升华。

总之,朗读是一种有声的语言艺术,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只有通过教师们的精心指导、循循善诱,让学生由想读——乐读——爱读——会读,层层递进,这样学生才能真正领略到朗读的艺术魅力。

猜你喜欢
小女孩课文情感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背课文的小偷
爱掐人的小女孩
失落的情感
卖火柴的小女孩
情感
可爱的小女孩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爱哭的小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