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红云
信息技术对语文教学的影响,不仅是在语文教学手段和方法上,更主要的是在语文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上。语文教学要与信息技术整合,使信息技术成为语文教学的一个内在的必然选择。信息技术的发展表现出两种趋势:一是多媒体化,二是网络化。下面我主要谈谈多媒体与语文教育的整合中,如何合理使用语文多媒体课件。
一
语文课的最主要特点就是其形象性,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时都得将课文内容转化为思维中的映像,从而准确而又富有创造性地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受到思想教育和生活启迪。多媒体计算机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充分体现出了《语文课程标准》中“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改变了人们固有的思维方式,也给语文教学改革带来了勃勃生机。它区别于传统教学之处就在于它可以使语言文字所描述的内容变成形、声结合的画面形式,让静态的审美对象活跃起来成为动态的审美对象,并加强美的对象,丰富美的信息容量,使学生直接受到美的熏陶,以期取得最优化的教育效果。具体说来,它有以下几个优点。
1.节省时间,加快课堂节奏,加大课堂密度。
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丰富课堂,大面积、大容量、高效率地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从而发展智力、形成能力。用信息论的观点来看,就是在一定的时间内给学生传导尽可能多的信息,使他们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多媒体计算机的强大的功能能自如地扩展课堂信息传递的通道,提高了单位时间内信息传递的容量,增加了课堂的密度。例如,可以利用多媒体的放映功能,收集与语文相关的各种影视资料,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开阔文学文化视野,提高他们的语文修养。
2.变抽象为形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的教学注重书本的内容,学生主要是根据书上的文字来学习的,而由于年龄阅历或其他条件的限制,仅仅看到抽象的文字,则往往会影响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知识的掌握及思想感情的领会。应用计算机教学,凭借色彩鲜明,形象逼真的画面拓展语文教学的信息通道,刺激学生的感官,变抽象为形象,变模糊为具体,使学生形象地感知课文,更快、更准确、更大容量地接受信息和知识。例如说明文的教学,就非常需要多媒体来辅助教学。
3.创设情境、感染学生。
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学习这些文章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同时可活跃他们的思维,丰富他们的语言。例如,利用多媒体进行美文和诗歌教学效果尤佳。进入课堂,借助幻灯片、动画等软件调控自如的优势,借助一张张诗情画意、美妙无比的图片,在特定的音乐中,借助专业朗诵家充满激情的朗读,使学生神驰遐想,感受美妙意境,无穷意蕴。
二
不过,多媒体对语文教学是把双刃剑,恰当地使用能优化教学,但如果使用不当,则可能对语文教学造成损害,甚至成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陷阱。在实际的教学中,现阶段,语文多媒体教学主要存在的误区是:多媒体对语文教学内容的遮蔽。
多媒体教学的最大问题是用多媒体取代语言本身成为学生学习的对象,比如教师用图片来替代语言文字,学生的想象力可能丰富了,但学生对语言的体会能力、想象能力可能反而减弱了。语文教学不能离开语言这个根本的东西,否则就不是语文课了。
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多媒体课件不是用得越多越好,越复杂越好,属于“画蛇添足”的,效果不明显的应干脆不用或少用。过多过滥就会喧宾夺主,费时费力,不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
多媒体说到底只是一种教学工具。工具为我所用,应我之需,还是我为工具所累,甚至受它支配,这都取决于教师对多媒体的态度。
教师需准确把握多媒体与文本解读之间的关系,多媒体与文本解读的关系,正如孙绍振所说:“语文教学脱离文本是一种顽症。自从有了多媒体以后,这种顽症又有了豪华的包装,喧宾夺主的倾向风靡全国。”多媒体只能是文本分析的附属,当然把多媒体和文本二者能结合得天衣无缝,其作用也是不可低估的。因此,要制作开放式的课件。语文课件有封闭性和开放性之分,封闭式课件是事先由教师根据学生阅读课文可能出现的疑难问题,设计好若干研讨的小题目,并附以标准答案。在教学过程中,依次展示讨论的题目,提问解疑之后,展现答案。其实这是代替学生发现问题,尽管用现代教育技术这层绯红的云遮掩着,但还是绕回旧路了,其实,我们十几年前甚至更早就在批评“请君入瓮”的做法,今天“标准思路”与标准答案的“瓮”又转移到教学课件里去了,这难道是多媒体教学的初衷吗?开放性课件和半开放型课件,在体悟与研讨方面,暂时留出空白,把质疑难题的权利交还学生。课上及时归纳整理学生提出的问题,提炼出最有体悟和研讨价值的若干个问题,并当场纳入课件的预留空间,进入教学过程,让学生更好地解读文本。
现代教育技术,从幻灯机、录音机、电视的初级阶段发展到网络,还有各种软件的开发和运用,使多媒体的制作水平有了长足的飞跃,但是语文学科丰富人文性的特点,决定了语文课最主要的还是对文本的解读,“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此,课件在制作和使用方面,要从全然封闭变为进入开放和半开放的状态,不能只满足于人机对话,而忽视与学生的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