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信息时代 并非所有商业化都应走在前面

2012-04-29 00:44邹春蕾
网络导报 2012年29期
关键词:气象部门商业化公益性

邹春蕾

7月28日,是北京“7·21”暴雨遇难者的头七之祭,网友自发在微博、论坛上点燃悼念蜡烛,为亡灵祈福。也正是这一天,关于气象部门将天气信息“有偿出售”的新闻,也赫然挂在了各大网站上,再一次挑战民众的心理承受底线。

“7·21”暴雨过后,民众一方面反思北京在公共设施建设上的脆弱,一方面亦将未向全体市民发布短信预警的气象部门,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据相关媒体报道,在21日暴雨期间,北京市气象局只定向发送了140万人次预警短信——不足北京2000万常住人口的7%。

起初,民众质疑中国移动等运营商因为资金原因“故意”漏掉了剩下的1800多万人,而中国移動方面则直接否认了这项指责,并称:“气象部门每年从运营商的分成收入有几亿元。”这时,人们才恍然大悟,原来公共气象资源已经被气象部门包装成用以牟利的“商品”。

互联网的极速扩张,引领着各行各业将掘金阵地纷纷转移至网络平台。其中,为公众提供公益性服务的气象部门也不例外,其深知在后信息时代信息即财富的道理,并一改往日在气象预报上的迟钝,迅速探索到了“商业化”之路。除了与运营商合作天气信息短信业务,气象部门还将合作伙伴扩展到了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大众媒体,而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崛起,它也开始向天气类App开发者收取一定数额的“授权费”、“分成费”等。

当广大开发者和互联网巨头还在为如何才能在移动互联网平台找到一个好的商业模式苦苦寻觅时,气象部门的“商业化”探索倒可以看做是一个榜样。只是,这个“榜样”真的值得敬仰和借鉴吗?当一个提供公益性服务的机构披上了商业化运作的华丽外衣,它还能为民众带去多少“单纯”的服务?当利益与公益狭路相逢时,它该如何选择?太多的不确定性以及公益和利益间的摇摆不定,最终损害的还是公众的利益和行业的健康发展。

互联网走过十几个年头,如今正朝移动互联网、车联网、物联网蓬勃发展,而在本报前期所做的移动互联网系列报道中,已提出观点认为,无论是移动互联网、车联网,还是物联网,最终都要走向民生——更加关注民生和便民类应用。我们无法想象,在这个前提下,如果气象等提供公共信息服务的部门都来搞所谓的“商业化”运作,届时的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将呈现出怎样的一种状态?

当然,新的经济环境下的商业化探索应该得到支持,但并非所有的赚钱方式都值得提倡。有人给气象部门提了一个建议:不必将目光只放在商业化收费上,为企业提供增值产品和定向有偿服务是一个不错的思路,比如:为空调企业预测夏季气温走势,为建筑行业预测未来的雨水信息等等。但不管采用哪种方式,请谨记:在互联网时代,并非所有的商业化运作都应走在前面,公益性服务的前提是保持公共立场,而不是牺牲公共利益换来的蝇头小利。

猜你喜欢
气象部门商业化公益性
2018年全国气象部门政府网站测评研究
5G商业化倒计时开始
5G商业化倒计时开始
借钱买房,是商业化行为,而不是啃老
加强新时期气象部门财务管理与监督的思考
关于准公益性和公益性水利项目PPP回报机制的探索
一家医院的“公益性报告”
社会化和商业化思维对新产品开发的影响
县级气象部门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主要问题分析
戴夫:我更愿意把公益性做到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