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将慈善教育定义于一种爱的教育,一种爱心和责任心的教育,一种民族精神和历史使命慈善感的教育。培养一个对他人或者对其他事物有爱心的人,必须自己就是一个有爱心的人。我校正在构建的是注重学生内在培养和外在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模式,着力培养我们的学生爱自己的国家,爱自己的民族,爱自己的学校,爱自己的班级、爱自己的家和爱身边所有需要关心的人。在过去的一年中,我校本着“活动激发兴趣、活动引领思想、活动促进成长”的指导思想,紧紧围绕爱心教育和责任心、使命感教育开展了一系列的教育活动,尝试将慈善这个词的定义变得更加广泛和有实际操作的意义。以下是我校开展此项活动的总结。
我们的指导思想是让慈善的思想慢慢地侵润到学生们的心灵,让慈善成为一种习惯,让我们的中学生拥有爱心和责任心,培养学生成为一个有责任、有担当的有用之才。具体开展的活动:学校通过国旗下演讲、校园润德之声广播、树德知礼大讲坛等形式开展慈善活动的宣传和动员,班主任则利用班会课、平时课间时间对慈善活动进行宣讲。通过这些宣传活动让学生懂得什么是慈善,慈善包括哪些内容和方面,针对中学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可以做哪些等等基础知识,为下一步做好铺垫。随后,我校开展了《慈善读本》大家读、大家谈系列活动,有了前一阶段的宣传后,我校师生普遍对慈善活动有了新的认识,各班班主任则开展了班级宣读的活动,通过集体学习、分小组学习和自己学习等形式让学生更深地了解作为当代中学生应该做、怎样做、如何做的一些慈善活动,最后形成了读后感;在读的基础上,我们还开展了广泛的讨论活动,班级小组的讨论、班会课讨论、年级讨论等等,通过交流、讨论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一些慈善活动, 通过别人的讲述和体会让慈善这个词语所蕴含的内容不再那么陌生,让学生了解到慈善活动其实是我们力所能及的事情。值得一提的是,我校校级同学议事会代表充分利用学校特色“同学议事会”,向议事会提交了议案,提议学校开展日常慈善活动,培养同学们的慈善之心。最后,在宣传和学习阶段后,我校师生开展了“知行合一”的慈善教育活动,通过关注滕扬爱心活动、慰问老人活动,为贫困低保生送温暖的活动等等让慈善活动不是一句空话,引导全体同学一步一步去做慈善,从而培养学生的慈善行为。
主题活动一:用爱托起生命的希望——滕扬,我们等你回来。滕扬同学是我校2014级8班的同学,他是我校同学议事会校级代表、班上的体育委员,是我校跆拳道队竞技队的一员。不幸的是,滕扬同学被查出患急性白血病,目前正在医院接受化疗和放疗,医生说,他的病是有很大希望治愈的。为了鼓励滕扬同学勇敢战胜疾病,也为了开展一次深刻的生命教育活动,我校于2011年12月12日,在全校举行了“让爱托起生命的希望——滕扬,我们等你回来”关爱活动。活动中,校团总支发出了关爱滕扬的倡议,号召全校同学给予病床上的同学更多精神上的鼓励,支持、鼓励他勇敢面对疾病,战胜疾病。2014级8班的全体同学也向全校师生讲述了一件件滕扬同学的小事,并用深情的朗诵表达同学们对滕扬的关心。“滕扬,加油!滕扬,我们等你回来!!”这是同学们发自内心的呼唤。接下来,学校还持续开展了签名活动,为病床上的滕扬送去新年祝福。我们希望,在2014级8班同学的关爱下,在全校师生的鼓励、支持下,滕扬同学能早日战胜疾病,回到学校!
主题活动二:开展《慈善读本》大家读的主题活动。通过看、读、品、论来了解慈善、关注慈善、学习慈善和体验慈善。
主题活动三:拥有爱国、爱校的一颗红心。(1)开展“我们不会忘记——红色十月主题”活动。其中,红色十月图画展将红色故事和画作融为一体,鼓励学生倡导主旋律,主动弘扬我国的革命传统、民族精神的历史人物、历史故事,学生作品画种多样,包括了如抗日英雄、民族英雄、战斗英雄、道德模范等故事。并在作品中配有人物简介或者故事简介。同时,在10月开展了“我们不能忘记”红色主题朗诵比赛,并评出奖项。
(2)12月开展了以“红色校园·知礼少年”为主题的校园文化节,包括“红歌大家唱”班级合唱比赛、“红色校园”班级文化墙评比、“演绎红色经典”戏剧比赛等项目,掀起本期弘扬民族精神、继承革命传统的高潮。全校23个班级积极参与其中,尤其歌咏比赛和戏剧比赛,赛出了创意,赛出了树德实验(西区)师生的素质。
(3)我校绿色校园小队参加英国大使馆主办的“青年酷派”绿色校园行动成都赛区决赛,同学们以大方有礼的谈吐、踏实有效的活动,征服了评委,与成都七中获得并列一等奖。并将代表成都赛区参加全国总决赛。区教育局杨昭涛副局长、英国大使馆领事米博娜女生对我校的绿色小队提出高度赞扬。12月,绿色小队同学还到光华小学开展环保宣传活动。获得小学好评。
主题活动四:在常规教育活动中,我校还通过国旗下演讲、主题班会、树德知礼大讲坛发挥教育和宣传的作用,在思想和理论的指导下开展教育活动。
总之,慈善的教育活动已经纳入我校德育教育活动中,我们深知当代学生身上所缺乏和有待改进的地方,我校将一如既往地将慈善教育开展下去,为培养更多更优秀的社会主义人才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