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龙成
一、城市区位与地理环境
1.城市区位与自然地理环境
自然地理环境是指影响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地形、河流、湖泊、海洋、气候等自然要素,并与城市形成各种空间关系,随时对城市产生影响。
在湘教版教材中,有美国纽约城市区位图,见图1(湘教版图2-1)。该图揭示纽约的城市自然地理区位在纽约成为国际大都市中的作用。不同城市的发展由于作用和功能不同,故选择城市的区位有差异,但城市发展的必要区位是一致和大体稳定的,特别是自然区位稳定性更加明显。当一个城市发展的自然区位发生了比较明显的变化,或城市失去原有的比较稳定的自然区位时,城市的发展就要受到影响甚至可能发生迁移等现象。如水源条件、地形条件等是比较稳定的条件,一旦发生变化则对城市的发展影响很大。纽约城市的发展,就是建立在河流的入海口,气候、水源、地形等条件优越稳定、交通便利。也许纽约城市建立的起始原因是因为这里有入海的便利航运条件,但是城市的发展也是因为该地有满足城市发展的其它自然条件,使纽约成为国际大都市。
自然条件的稳定和对城市的影响比较显著,即使城市的发展是由于社会经济因素的需要发展起来的,但是也必须有自然条件的满足。在自然条件好的地区,城市集中且城市能得到更大的发展甚至成为特大城市或城市群城市带,如在温带河谷平原或沿海平原地区。图2(湘教版图2-2)展示的是我国东部沿海和长江流域的两大城市,揭示了在我国长江流域和沿海平原,城市密集分布就得缘于优越稳定的自然地理环境。
2.城市区位与社会经济地理环境
影响城市的因素中除众多的自然因素外,还有很多城市是由于社会经济因素发展起来的。如历史原因、矿产、交通、旅游等因素。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联系社会经济因素适当举例,让学生在自然因素基础上作对比,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全面掌握。但需要强调的是,不管城市的发展是由于什么因素引起的,自然因素满足城市发展的基本条件,教学中不能将社会经济因素独立于自然因素外。
二、城市空间结构与地理环境
1.城市的空间结构与自然地理环境
在城市空间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中,英国地理学家对英国城市空间结构与地理环境的解释是典型的案例。见图3(中图版图2-1),英国由于受地形的影响,河流自西向东流,同时主要受盛行西风的影响,工厂基本图都布局在城市的东部,因此风和河水将污染物带到了东部地区,使得东部的城市环境比西部恶化,从而形成东部和西部两个不同的城市空间结构。
其实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受自然地理环境影响的案例很多,由此不妨作这样的地理推论:自然地理环境—工业和交通
等要素的分布—城市各大功能区的相对集中布局—城市的空间结构。这个推论虽然不是绝对的,但是能反映出自然环境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是比较明显的,图4(人教版图2-1)展示的是常州工业分布图和香港土地用图,受交通和盛行风的影响,常州的工业主要集中分布在西部地区。同样受地形和风向等自然条件的影响,香港的工业分布在边沿地区,而商业中心区和高级住宅区工业区有很大的分隔。在自然地理条件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中,地形、河流、风向等是影响比较大的因素,也是稳定的因素。
2.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其它地理环境
除自然地理环境外,影响城市空间结构的因素还有很多,如图5(中图版2-2)中展示的我国故宫,由于历史原因,过去是政治中心,现在是旅游中心。在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和发展过程中,形成不同的城市地域结构模式(或不同的城市空间结构模式),见图6(人教版图2-2),图中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多核心模式等的出现,本身就说明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因素是多样的,而且一个城市的空间结构伴随着城市的发展而逐渐形成和变化,并不是在城市形成初就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呈现。如重庆市伴随着城市的发展,将工业区不断向附近的卫星城市搬迁,原有的工业地区就成为住宅区或高级住宅区。同时,城市的地域发展也形成以不同的商业圈为核心的组合模式。此外,如宗教信仰、生活方式、政治等都可能导致城市的空间结构发生变化。
3.地租与距离
经济活动是以土地的利用为前提的。土地所处的经济位置不同,价格也不一样,必然带来不同的城市功能分区。而功能区由它的付租能力决定,这就是著明的地租理论,见图7(中图版图2-3)。这虽然是一种理想的土地租金支付能力和功能区土地利用图,但和实际规律比较吻合,可以把该图放在大尺度范围考虑,也可以放在小尺度考虑。如成都、北京这些呈同心圆地域结构的平原城市,其空间结构与该图揭示的规律相符合;同样,重庆这类呈多核心的城市,每个核心也基本符合该图模式;而一个街道、一个社区,也大体符合该图模式。教师讲解时,应灵活运用该图来说明和解释生活中的实际情况,不能僵化该图,把地租与距离只限制在整个大尺度的城市。
三、城市等级(规模)与地理环境
1.城市等级(规模)与自然地理环境
尽管城市的等级规模受经济等因素的影响比较明显,但是自然地理条件在城市的等级和规模中往往起限制作用。城市等级和规模的发展不能离开自然条件的限制。社会经济因素在城市等级和规模的发展中不能独立起作用。见图8(人教版图2-3),上海城市等级和规模的发展变化与上海地理位置及其地处长江三角洲、气候温和湿润、水源充足等自然地理条件密不可分。正是因为我国东部地区自然地理条件优越,有满足高等级城市发展的自然地理条件,所以我国的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大部集中在东部地区;而西部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相对较差,尽管有些地方资源丰富(如克拉玛依),但不可能发展成高等级大规模的城市。
2.城市等级(规模)与社会经济环境
在自然条件能满足城市发展的前提下,城市等级和规模的发展主要受社会经济条件的影响。同样以上海为例,上海成为我国特大城市,其等级规模和服务辐射范围在我国都是最大的,这得缘于上海的交通便利,农业、经济发达、人口众多等社会经济条件。同样,北京和天津的规模大、等级高、辐射作用很大,能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也由于其政治文化中心、交通便利等社会经济条件的影响,见图9(中图版图2-4)。
3.中心地理论
地理学上的城市中心地理论,是在城市服务和功能研究基础上提出来的,见图10(湘教版图2-3),是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泰勒在研究德国城市基础上提出的。该图揭示的是城市提供的服务范围大致表现为六边形。这里的城市既可以是城市整体,也可以是城市的一个功能区或城市的一个商业中心,甚至可以是城市的一个商业网点。
四、城市化与地理环境
1.城市化与自然地理环境
首先,城市化的发展要受自然地理条件的限制。城市化虽然由多种因素引起,特别是社会经济因素。但是一个城市的发展也要受到自然地理条件的限制,城市所在地区要有能够提供除社会经济因素外的城市发展的自然地理条件。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化发展很快,除该地区的经济等社会经济因素外,还有地形、水源、气候、环境等众多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见人教版必修Ⅱ图2-4。世界城市群和城市带的主要分布在自然条件较好的沿海和河谷平原地区,也能说明世界城市化的发展是要受到自然地理条件限制的。
其次,城市化的发展也对自然地理环境产生影响。城市化的推进是以城市的用地规模扩张为前提的,用地的扩张必然改变原有的自然地理环境,如原来的地形、河流水文、植被等。同时,城市化也导致城市热岛效应更加明显,并改变着周围的自然地理环境,如光照、风向和风速等。如湘教版必修Ⅱ图2-4,依山而建的城市必然改变原有的地形地表和水系特点,大量的垃圾必然影响当地的地理环境。更有甚者,有些地方在城市发展中,走极端的路子,不但破坏当地植被,还从很远的地方大量移植树木,带来农村环境的严重恶化和破坏,如湘教版必修Ⅱ图2-5。当然,合理的城市化改造也能带来有利于环境向好的方向发展的变化。
2.城市化与人文地理环境
城市化的发展极大的改变了当地的地理环境,从而带来人文环境的变化。城市化发展,使土地利用方式发生了改变,特别是农业用地变成交通和建筑用地;同时使产业分工发生改变,第一产业人员大量转向第二和第三产业;也使城市文化和交流得到加强,让城市成为一个综合的系统。这个系统和过去的自然系统有着本质的差别。如图中图版必修Ⅱ图2-5、湘教版必修Ⅱ图2-6。
3.城市化带来的环境问题
城市化无疑带来了产业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但是由于人口和工业的过度集中以及用地规模的扩大,带来了很多令人困扰的城市环境问题。见湘教版必修Ⅱ图2-7、中图版必修Ⅱ图2-6,两图反映的都是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交通、人口、就业、污染、资源使用等环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