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海鹏
大唐淮南田家庵发电厂#5炉型号为SG-1025/18.3/-M837型,亚临界锅炉。该机组于1996年12月投产。由于机组在设计、安装方面的原因,末级再热器穿顶棚管处,与炉顶金属密封盒直接焊接,在长期运行中由于管排的扰动和上下膨胀产生疲劳应力,在密封盒焊缝处穿顶管产生拉裂,造成泄漏。磨损也是引起我厂再热器泄漏的最主要原因之一,特别是表现在管排定位卡处及有蒸汽吹灰器吹扫的部位。因此设备存在着严重隐患,必须采取技术改措施加以治理。因为每次锅炉爆管从停炉到启动、井网发电一般需要5天左右,即使不算电量损失,仅机组启停一次就会造成经济损失十几万元,因此降低“四管”泄漏率是提高我厂经济性,实现机组稳定发电的有力保证。
1再热器泄露原因分析
1.1再热器穿顶棚管处膨胀受阻而拉裂是再热器泄露的重要原因
由于新机组在设计、安装方面存在问题,末级再热器布置在炉膛出口折焰角上部,其烟温高达830℃~915℃,穿顶管密封处布置结构不合理,极容易造成拉裂泄漏。2005年5月28日因上述原因,我厂#5炉末级再热器南数第28屏,东数第4、6,7、8根,靠顶棚金属密封盒处泄漏一次。若穿顶棚管处产生拉裂的隐患长期得不到有效根治,经过统计分析,我厂百分之六十五的泄漏由此产生。解决这一问题将从根本上消除再热器泄漏的重大隐患。
由于再热器进、出口管排与顶棚管连接处为焊接结构,从冷态到热态管排温差500℃以上(冷态为25℃;热态为540℃,管外壁温度更高),管子在膨胀方向受阻,热应力较大,极容易在应力集中处造成拉裂。
1.2磨损是引起再热器泄漏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2008年7月17日末级再热器发生泄露,对泄漏处附近的管子进行检查,发现共计7根管有破口:北数第15排第1根、16排第1、2、3根,第17排1、2、4根。有14根管子被损减薄严重(测量管壁厚度均为2ram左右)。分析原因为:由于管排定位板在正常运行时受烟气扰动与管排相互摩擦形成机械磨损,再加上吹灰器吹扫过度的原因,造成了再热器泄漏。由此可见磨损、拉裂是导致再热器泄漏的主要原因。
1.3再热器泄露其他原因
如检修人员责任心不强,检修质量低、技术水平不高;更换新管时错用钢材、以及钢管本身缺陷、选材不当等;运行期间再热器超温过热腐蚀、锅炉水质不合格等。
2制定具体措施
2.1束级再热器穿顶管密封处改造
经过统计分析再热器因为拉裂引起的泄漏占我厂近年来泄露次数的65%,如果解决了这一问题,泄漏率就可以极大地降低,改造完成后获得的降低再热器泄露(降低非停)的经济效益,将远远大干改造成本。所以,末级再热器穿顶管密封处改造是可行的。利用2008年#5炉大修机会对再热器膨胀受阻部位进行了技术改造。采取将再热器进出口穿顶管约1.7m长进行割除后更换材质为T91的新管,在更换的新管上加装材质为12Crlmoy、长度100mm套管。套管用氩弧焊焊接在新管上,恢复管段后将密封盒焊接在套管上。通过改造,加装的套管有效的补偿了管排的膨胀应力,使应力集中点转移,消除了应力拉裂。
2.2加大再热器防磨检查力度,加强防磨检查,消除磨损点
制订了《锅炉受热面防磨防爆管理制度》,做到逢停必检,并对检查中发现的重大隐患给予奖励。对以下区域做重点检查:再热器管排定位板处、墙式再热器穿墙管处以及吹灰器吹扫范围内的管子。对重点部位检查实行二轮检查制度,第一轮采取对设备分片包干责任到人,然后进行互换检查、不遗漏任何死角。第二轮采取对易磨损的部位进行重点排查,做到认真仔细、彻底,把危害锅炉“四管”的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加强吹灰管理。吹灰工作是锅炉机组运行安全性和经济性的重要保证,但吹灰也是一个双刃剑,尤其是蒸汽吹灰,吹灰不当会导致受热面泄漏问题。
2.3对于引起再热器泄露的其他原因,从以下几个方面解决
首先,加大专业培训力度提高人员技能水平、培训检修人员爱岗敬业的精神。在锅炉受热面检修工作中严格按照作业指导书进行操作,坚决杜绝因为检修质量引起的锅炉泄露问题。
其次,需要更换受热面管子时要选择相适应工作压力、温度的优质金属材料,选用有标准合格证钢管,并进行规格、材质机械性能再鉴定,更换的管材必须经过材质分析鉴定后方可使用。防止出现由于管子质量问题引起泄露。
再次,运行人员严格按照运行规程操作,加强对管壁温度测点的监视,防止出现再热器管道超温。控制炉膛出口温度,防止管壁产生高温腐蚀。
最后要重视化学监督,严格执行有关化学监督规程,保证进入锅炉的水质及锅炉运行中汽、水品质合格。
3实施后效果
3.1锅炉再热器泄露次數明显下降
对末级再热器穿顶管密封进行技术改造后,解决了再热器管膨胀受阻问题,彻底消除末级再热器因拉裂导致的泄漏,另外加大了防磨防爆检查力度,消除了再热器因磨损而泄漏的隐患。经过实施以上措施后,锅炉实现了长期稳定、安全运行,2009年实现全年无泄漏。
3.2经济效益
经济效益明显,按照每次泄漏机组强迫停运5天,一天发电600万千瓦时,每千瓦时上网电价0.40元计算,
可减少发电损失为:
600万×5=3000万千瓦时
增加发电收入:
600万×5×0.40=12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