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听不进去话怎么办?
我家宝宝4岁半了。我不是一个不通情达理,非要孩子听我话的人,但是有些道理,有些事情还是要告诉他。怎样才能让孩子把我的话听进去呢?
我们教育孩子“听话”,其实是让他学会自我控制,听大人正确的话。
要做到对孩子关心、疼爱要疼爱孩子,关心孩子,批评少一点,这样在你说话的时候他就会听你的。孩子也是有自尊心的,他不愿意被批评。如果平时常常训孩子,那么结果往往是他非但不听你的,还会你让往东,他就往西。有的时候孩子不是故意做坏事,不要轻易批评,批评一定要批评到点子上,批评他真正做错的事情,这是第一点。
非常重要的就是令行禁止就像警察逮住司机闯红灯、违反交通规则以后,给予不同程度的处罚。司机违规受罚后,他就知道自己错了。而交通协管员们,他们帮着维持交通秩序,但不能令行禁止,所以,有的司机看见他们摇红旗并不怕,照样闯红灯。所以,在家里我们一定要像警察管司机一样,你犯了错误就必须按我说的去做,这就是令行禁止。如果你第1次给他提要求的时候,他没有做到而你也没有惩罚他,那么第2次你再说他,他肯定就不会再听了。比如要求他吃饭的时候不要看电视,他不过来,你一定要要求他过来,把他拉过来坐下来吃饭,告诉他:“现在全家都在吃饭,你不能一个人看电视,否则,大家都吃完饭了,我还要等你吃完才能刷碗,妈妈要用很长的时间收拾桌子。”这就是令行禁止,这很重要。
对孩子的好行为要强化他做得好的时候,他听话的时候我们一定要表扬他,给予一定的鼓励、表扬、赞美,抱抱他、亲亲他,或者夸夸他,这样他以后好行为就会增多。他不听话的时候就用一点小办法,让他有不好的结果:爱的收回、暂停、撤销特权、诱导等。诱导是什么意思?他打了别的孩子,把人家欺负哭了,这种情况下不要跟他说打人为什么不好。可以引导他:“小明怎么了?他哭了。他为什么哭?因为他觉得委屈。他为什么觉得委屈?因为你打他了。如果要是他这样对你,你会怎么样?”这就是换位思考,设身处地地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在心理学上,这叫移情,是启发孩子良心的非常好的教育方法。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忽视有的时候孩子做了一些不听话的事,我们可以不理他。比如你正在厨房里做饭,他却让你去给他找东西:“妈妈,我的飞机找不到了,你帮我来找。”这时候你什么话都不说,不理他,连看都不看他一眼,继续做饭,这就叫忽视。孩子东西找不到了,动不动就要找爸妈,这种行为不值得鼓励。我们要跟他说好:自己的东西要自己保管好,要记得放在什么地方,玩完了以后要放回去。你不理他,他自然会自己去找。
从疼爱开始,到令行禁止,到表扬好的,然后到惩罚不好的行为……要具体实施起来,其实并不是那么容易。比如说爱的收回,怎样才算到位呢?我冷落他多长时间才算合适呢?不同孩子的差异很大,有的孩子可能冷落1个小时他就哭了,有的孩子可能冷落4个小时才会哭,有的孩子可能冷落两天他才哭。这就是比较大的孩子了。我觉得关于正确与否,是非判断上家长要有主动权。
你认为自己做得对就要坚持。要在实践当中慢慢摸索,理论和实践当中有一些桥梁,别人可以提一些建议,但关键还是咱们家长自己在实践当中摸索。(陈会昌)
不好好穿衣服
我家宝宝2岁2个月,每天早上给她穿衣服都爱发脾气,老是捣乱,不肯穿我给她选好的衣服。每天都要从床上追到地上,从卧室追到客厅,才能给她穿好。弄得上幼儿园老迟到,有没有办法能让穿衣服的过程顺利点呢?
在这个简短问题的几句话里,我似乎能看到一个焦虑无比的家长,他很困惑:究竟发生了什么,让一个这么小的孩子变得如此乖张?似乎家长在传递着一种信息:这是个不乖的孩子。很多时候,令家长反感的不一定是孩子的行为,而是作为家长如何诠释孩子的行为,以及家长的心态。
也许,我们可以重新诠释孩子的行为,比如在问题的描述中,展现出孩子的几个鲜明的特点:有个性,坚持自己的审美观点;有创意;有韧性,执著……
除了可能有家庭成员之间的不良互动之外,还有关于依恋关系的问题。众所周知,公立幼儿园的入园年龄在3岁,这样的安排是有一定心理发展意义的。3岁前的孩子,眼里和心里只有母亲一个人,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告诉我们:0~3岁是人格发展的关键阶段,主要任务是建立基本信任感、基本安全感。这将会影响人的一生。这个阶段的孩子被送到幼儿园或与母亲分离,通常会让孩子产生没有安全感、无法相信别人等负面情绪。孩子表达这些负面情绪会通过很多方式,比如该上幼儿园时,借很多原因耍赖不去,或做一些令家长挠头的行为,吸引家长的关注等等,因此等待孩子长大一些再送会更好。
在生活节奏和尊重孩子之间找到平衡,不妨给孩子选择的机会。当然不是随意选择,而要把可选范围尽量缩小。家长可以拿出2~3套服装让她进行选择,既能给孩子留有选择的权利,同时不至于发生冬天非穿裙子不可的情况。过多的选择等于没有选择,孩子容易不知所措,更会影响时间。(刘华清)
断奶会造成心理伤害吗?
我家小宝现在15个月零6天,还在吃母乳。最近婆婆总说我得少和孩子在一起,否则孩子出门认生,可我感觉孩子与母亲亲近是天性,硬要远离宝宝,是否会对宝宝的心理造成伤害?
对于1岁半的宝宝来说,母乳喂养已经不是喂养本身的需要了,更多的是在满足情感层面的联结。在这个年龄段,较好的办法是渐进性地拉开一点点距离,给其他家庭成员留出靠近的空间。比如说,父亲角色应该出现了,通过和宝宝玩耍进入到母子关系之中。另外,增加辅食也是一种方式的介入,减少宝宝在食物上对母乳的依赖。
不同于家庭其他成员,怀胎十月加上哺乳决定了母亲和孩子的亲近是天然的,亲密关系无需特别培养。哺乳,使母亲在满足宝宝生存需要的同时,也让宝宝获得了安全感。
1岁之后的宝宝开始有了自主意识,在熟悉、安全的环境中可以暂时离开妈妈,与母亲精神层面的适度分离也就开始了。另外,1岁宝宝可以吃越来越丰富的替代食品,食品多样化使母乳可以退居后位。断奶,不仅是出于宝宝身体发育的需要,还有心理层面上的意义:通过逐渐断奶,减少以至终止宝宝与妈妈乳房的接触,完成母子心理上最初的分离。
通常情况下,因为宝宝拥有适应改变的能力,逐渐断奶本身不应该成为问题。一些看似不顺的断奶过程,其实是受到了心理因素的影响。表面上好像是宝宝哭哭唧唧不情愿撒嘴,而实际上,心理工作者在了解具体情况后,总能隐约地感受到问题是出于母亲的恋恋不舍,是母亲找出这样那样的原因不情愿和宝宝分离。比如说:过分担心宝宝受委屈,希望在宝宝养育上拥有优先权、控制感。另外,母亲成长经历中有过分离创伤,也在一定程度上妨碍她们与自己孩子正常的分离过程。
“成长,就是让孩子顺利地离开父母!”不记得在哪里看到过一句话,我觉得此话算得上是养育之经典,其道理不言自明,只是做起来不容易。但是,如果我们真的一切为了孩子,相信抉择起来不至于太难!(李建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