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国桢对中国现代陶艺的影响

2012-04-29 00:44周芳方漫
上海工艺美术 2012年3期
关键词:陶艺成型创作

周芳 方漫

周国桢是陶艺家、画家,又是陶艺教育家。作为中国现代

陶艺家的他一直把发扬民族文化,汲取传统文化精髓,推广现代

陶艺作为自己肩上重担,以他叛逆的性格,不断否定自己,翻越

了一个又一个艺术高峰。他在“土”与“火”的熔炼中探索60余

年,创建了中国现代陶艺的独特语汇和时代精神。他认为现代陶

艺所反映的是现代的内容,现代的审美。作品风格返璞归真,不

求华丽奢华,更注重泥与火特性的发挥。他标志性的《动物世

界》系列作品是其真诚的奉献,给童心者以灵趣,给思考者一面

人情世态的镜子。表现手法的多变和材质的多样是其陶艺创作的

另一重要特征。材质是其作品不同主题和鲜明的陶艺个性的需

要,以历史整体的雄浑美,显示具有当代意识的东方神秘主义哲

学美。

一.对材料语言的探索

周国桢在现代陶艺表现语言上不断地探索,研究,挖掘和

创新,将历史上只用来装饰器皿的颜色釉,在60年代率先大胆而

全面地用在了雕塑上。而且进一步研究使用粗质材料,将匣钵土

运用到现代陶艺,甚至将几种材质的泥料进行综合运用,寻回早

已失去的大自然朴素无华的美、原始粗拙的美。81年又发现和运

用了高温釉色残缺肌理的装饰,从而打破了传统的那平滑光亮的

美。开创性地将釉色的烧成缺陷应用到现代陶艺中,釉面的开

裂、缩釉、起泡等这些在传统陶艺中的毛病,在周国桢的手中转

化成了现代陶艺中的美:色泽浓淡有变化,取代了呆板一致;表

面肌理的对比,代替了光滑统一。为了丰富作品表现效果,将废

弃的铁屑撒在坯体上,经过窑火的历练,形成斑驳的痕迹,强化

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周国桢的现代陶艺在材料运用上,具有其独特的一面,他善

于发现和运用新材料,表达创作意念与情感,丰富了陶艺创作的

手段,扩展了现代陶艺的表现层次和领域,其中匣钵土在现代陶

艺创作中的开创性运用就是一例。

通过手捏一次成型,烧成。省去了翻模、注浆(或印坯)、

开模、修坯等环节。而且,不受模具制约的手捏成型,可以自由地

塑造形象,宜于创作大写意式的作品。同时,手捏的痕迹和刀法

也一一留在形体上,手感和泥味融于其中,形成一种特殊的肌理

效果,能够充分展示作者的个性和风格。这样,汉代艺术的浑厚质

朴、深沉雄大的风格,就可以通过运用粗质材料在陶瓷雕塑上得以

体现。匣钵土颗粒粗,注定了它的透气性能好,收缩度也小,因此

在烧炼中,坯体便不易变形,不会爆裂。匣钵土颗料粗,吸收性能

极强,这便给施釉设色带来了多种选择。用同一种釉,在坯体上施

不同厚度的釉,从而获得不同的装饰效果,并使陶艺家们多年来所

追求的无光釉效果,变成现实。如果用极浓的釉涂抹在坯体上,烧

成后便会产生跳釉、缩釉现象,如同中国画的“飞白”、“屋漏

痕”,显得格外的古朴和苍劲。根据这一特性,作者可以运用施釉

的厚薄或窑温的高低,去追求多种不同的、意想不到的、令人叫绝

的残缺美,由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

材质的贵贱,跟艺术的品位不成正比,关键在于“因材施

艺、匠心独运”,要看材质与表达的对象是否吻合,这就要求我

们重视材料,学会驾驭材料的本领。正如周国桢所言:“一种新

材料的发现或原有材料得到新的运用,往往能引起艺术上、设计

上的变革,从而产生艺术的一代新风。”周国桢对现代陶艺材料

语言的研究成果,对中国现代陶艺创作语言的丰富带来深远的影

响。是周国桢打开了探索现代陶艺材料语言的艺术之门,在理念

上我们要传承,在探索新的材料语言上我们要继续前行,继续丰

富表现手法。

二.对成型方法的探索

泥条盘筑是先民古老的制陶方法,但一直用于传统工艺中,

是周国桢打破了几千年的沉寂,把它挖掘出来并用它来塑造动

物,从而进一步开辟了现代陶艺的新领域。泥条盘筑的动物作

品,既有雕塑感,又有时代感,还有浓浓的装饰味,具有特殊的

艺术魅力,非常符合当代“返朴归真”的审美观念。他曾多次对

人说过这样一句话:“越是古老的艺术越有现代感。”听的人往

往不太在意,甚至不敢苟同,但当看到了周国桢的泥条盘筑作品

后,可就不得不惊叹它的“妙”了!把中国最古老的泥条成型,

运用到复杂的动物造型上来,给人的感觉总是恰到好处。

泥饼成型塑造动物雕塑是另外一个创举,他用泥饼卷成的动

物大气磅礴,一气呵成,大有落笔无悔之意。晚年的大部分力作

都是采取泥板成型来创作,如《静观》、《大猴王》、《呐喊》

等。他将中国画意境转化在作品中,使其真正与中华民族艺术的

“似与不似”、“意到笔不到”的艺术追求不谋而合,形成“天

人合一”、“返朴归真”的艺术境界。如今泥条成型,泥饼成型

早已写进教程,成为现代陶艺创作主要的成型手段。同时这二种

方法一方面发挥了泥土的柔软性能,二是造型时自然形成空间又__

便于烧成。

三.对创作理念的探索

周国桢读书时接受的是西方古典主义的写实教育,主张从生

活中提取和捕捉素材,生活中去发现美,这样创作出来的东西才耐

看。他反对空穴来风,无中生有,无病呻吟,或从现成的图案上东

拼西凑,而要我们从写生中去发现灵感。他提醒我们,要注意自己

非常关注、值得关注的东西。他说,只有自己感动了的东西,才能

感动别人。正如香港著名雕塑家文楼先生所说“周国桢既拥有中华

民族传统的陶瓷艺术、技艺、语言特色的丰富经验,又具有勇于反

映时代精神的创新观念,将传统文化落实于现实生活中,创造出崭

新的陶艺世界,完全契合周国桢手中大量的作品。”

“叛逆的个性,贯穿着我整个艺术人生。”从周国桢言简意

赅的自评中我们可以深切地体会到他的艺术态度。早期以写实手法

突破景德镇佛教题材一统天下的现状,深入生活,以朴实无华的手

法来塑造人物瓷雕,跨越到创新运用难度极大的高温色釉等材料,

丰富瓷雕表现力,增加了瓷雕表现语言和手段方法,而后又放弃已

经熟练运用的方法转向突破陶瓷雕塑材质运用和装饰手法,追求各

种材质综合运用,注入了返朴归真的新理念。他开创陶瓷艺术的新

语言,为动物陶艺增添了新的表现手法,他的创作过程真正是一个

“写心”的过程,他的全部悲喜、热情,全部的生命体验在创作中

随着黏土的揉搓、旋转、挤压喷薄而出,种种奇异不测之法都因此

具有了合法性。他不停地叛逆,不停地寻找新的艺术表现之路,为

我们树立了一位真正艺术家的榜样,他的创作理念正是当下中国现

代陶艺所推崇。难怪中国艺术研究院候样祥研究员说:“周国桢是

一部现代陶艺史,亦是一部现代生活史”。

四.对陶艺人才的培养

培养下一代,培养继承人是每一个成熟的艺术家应尽的责

任,而不能把它看成是一种负担。

中央美院原雕塑系系主任钱绍武说:“现在有一种陶院现

象”。意思是说:国内各种艺术活动,都有陶院的毕业生参加。

从中央美院来说,前后有四个陶院毕业生在那里任教。其中吕品

昌是中央美院雕塑系系主任,上海的杨剑平是上海美院副院长及

上海美协副主席,深圳雕塑院副主任夏和兴,致力于中外陶艺交

流成果显著的李见深等,他们都是雕塑专业的周国桢的学生,其

中吕品昌是周国桢第一个研究生。

周国桢教学认真负责,他和学生亲密无间,从不摆老师的架

子。1978年香港中华文化促进中心邀请周国桢在香港举办展览。

那是一次学术性交流的展出。为使学生有机会参加此展览,周国桢

便要求主办方给当时在读的研究生吕品昌发邀请函。但等他办妥

手续时,周国桢已超过了展览开幕式时间。

另一方面周国桢为人处世,尤其是在专业上,做出了很好的

榜样。他在来陶院任教之前,已经有二十二年的陶艺创作经验和

可观的创作积累,因此对学生来说,这就是很好的教材,学生往

往是用一种佩服、尊敬、认真和信心在学习的。尤其他是在打倒

“四人帮”那一年来陶院的,他自己觉得他不但要把教学搞好,

这更是他创作的高峰期将要到来的时刻,他要把“文革”给自己

的沉重打击所带来的损失补救回来。他走遍全国各重点产瓷区,

集全国釉色之大成,表现在自己的作品上,将自己一生来对现实

生活的体会表现在自己的作品上。这一切行动和作品效果无疑就

是给学生以指导、力量和信心。

泥土是没有生命的,但经过艺术家的创造,就能使冰凉的

泥土变成蕴含生命热情的艺术品,质朴的泥土,能产生出奇特的

质感。陶艺是土与火的艺术,土与火的痕迹纹路,通过泥坯的材

质,釉色充分展示出来,是生命热情注入土坯中的结晶。从古

到今,东方和西方的人们虽然历史文化不同,生活习惯各异,语

言文字难通,但是,对陶艺的欣赏,是不需要翻译就能心领神会

的,艺术没有国界,通过品味,感悟陶艺作品,就能使陶艺家与

观赏者之间心心相印,仿佛有一条纽带把作者与观众紧密相连。

在中国现代陶艺的发展历程中,周国桢教授是一位先行者。他引

领了中国现代陶艺的正确走向。他的作品,以社会现实生活为主

题,用拟人的手法来表现动物的感情世界。他的作品风格不断地

变化,不停地给陶艺注入新的艺术语言。周国桢教授指出:“造

型艺术是依靠形体动作来表现其性格和感情,没有性格和感情的

动物雕塑,只能是一个没有灵魂的躯壳。”他善于抓住动物的瞬

间表情,用缩釉、开裂和夸张、变形的手法,产生出独特的审美

效果。把民间艺术特色与现代人生相揉合,来塑造动物的形象。

近年来他的作品把意象造型和抽象造型相结合,创作原料和造型

手法都有了重大突破,返朴归真的动物形象,有深刻的意境,是

自然生灵的显现,是他对人生的反思,是人类社会的折射反映。

30年前他曾说过:“越是古老的艺术越现代”。他身体力行将古

老的民间盘条工艺运用到现代陶艺上,下笔无悔、一笔成型、意

到笔不到的意象型艺术,从而将民间艺术上升到民族艺术,将工

艺品上升到纯艺术。

猜你喜欢
陶艺成型创作
成型液压机技术改造
《一墙之隔》创作谈
“疯狂”的陶艺
三向接头注射成型模具设计
学陶艺
做陶艺
创作随笔
快速成型技术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
微注射成型PP/ABS共混物相形态
创作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