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剑智
不丹臣服英印
不丹自称“竹域”(Drukyul),意即龙的国度,清政府文书译为布鲁克巴,是西藏在喜马拉雅南麓的藩属,居民藏族,自称“竹巴”,信仰藏传佛教;英国征服孟加拉以后,东印度公司政府将野心瞄准到喜马拉雅之外的西藏,第一步就是要臣服不丹。1773年,英国从不丹手中夺走了古芝比哈尔土邦(Cooch Behar),引起了西藏的关注。1774年,班禅大师向英印总督希斯丁(Viceroy Warren Hastings)照会,指出不丹隶属于达赖喇嘛,希斯丁借机派出博乐到日喀则,提出通商的要求,但藏方以必须要得到满洲大皇帝的批准为由,婉言拒绝,这是英印与西藏的第一次接触。
1864年,英印从孟加拉和阿萨姆两路进击不丹,图1是英印从印度寄到德旺吉里(Dewangiri)出征不丹部队的信件,英印和不丹部队在德旺吉里反复攻防,最终不丹不敌。根据1865年和约,不丹交出与印度交界的18个山口,割让噶伦堡予英国。战后,英国颁发军功章予参战官兵。
1885年,王楚克家族得到英国帮助,荡平群雄,统一了不丹,是为当今不丹皇室的第一代国王,王楚克家族投桃报李,也为荣赫鹏入侵西藏立下了汗马功劳,1907年正式即位不丹国王。
锡金臣服英印
锡金,清政府称之哲孟雄,原来是西藏藩属,其统治家族是藏族,与西藏贵族通婚,王室常在春丕谷歇暑,1788-1789年间,受到廓尔喀入侵,夺取不少疆土。1792年清军打败廓尔喀以后,锡金请求收回被侵占的领土,但驻藏大臣不许。1815年,廓尔喀又败于英军,英印令廓尔喀退还部分领土。1835年,英印却强租大吉岭,1849年,英印借故将退还锡金的领土重占,并吞并大吉岭,这使锡金极为反感,导致1860年一战,锡金孤立无援战败,沦为英印附庸。
1887-1888年间,英印以锡金和西藏交界的隆吐山越界设卡为由,挑起了边境冲突,西藏不敌,最后以签订《中英藏印条约》收场,中国放弃对锡金的宗主权,并开放西藏通商。为纪念战役胜利,英印对参战官兵颁发了锡金战役军功章。
英印编列进行此战役的部队为锡金野战军,设立三个随军邮局,即C-3,C-7和C-22实验邮局,其中,C-7邮局在1888年11月9日至12月3日期间曾驻在“不丹大营”,可能已在西藏境内。锡金野战军邮件存世约20件,除1件以外,均是发给沙坝上尉的,他在1888年9月至1889年8月之间在锡金野战军服役。图2是发给锡金野战军沙坝上尉的邮件,图3是锡金野战军士兵发出的减资军邮。
英印入侵岗巴宗
锡金臣服英国以后,还和西藏保持密切的政治和宗教关系,锡金和西藏边民的牧场,也互相交错,锡金大君的夏牧场,就在亚东境内,锡金大君也常常留驻在夏牧场,躲避英印官员的压力,英印当然对此十分不满。
1903年,英印总督寇松(Lord Curzon)任命荣赫鹏上校(Francis Younghusband)负责“西藏边界委员会”,要与西藏官员议定西藏和锡金的边界,这个委员会咄咄逼人,不但限定时间、限定地点在西藏边境的岗巴宗,还要带上强大的卫队,十分霸道!7月,荣赫鹏和锡金政治专员怀特率英军约300人,从锡金北部侵入西藏岗巴宗。
英印强行留驻在岗巴宗期间,有英印总督寇松通过私人秘书,从加尔各答致荣赫鹏的信,见图4,大概是授以机宜,决定下一步的方针,可惜内函已失。英军十分重视通讯和邮政的畅通,从锡金境内到岗巴宗的邮路,沿途设有军邮站多处,岗巴宗并有专用的“岗巴宗”邮政日戳。图5是盖有“岗巴宗”日戳的邮政明信片。
岗巴宗是边境小镇,藏民敬而远之,英印强行留驻期间十分无聊,勤写家书之余,有的人竟然在邮票上用打字机打上”TIBET”,贴用寄出,存世十分稀少,只有16件,是西藏珍罕邮品之一,见图6,是贝利寄出的。
贝利(后来官至上校)和西藏关系匪浅,他出生军人世家,在锡克32先遣团服役,1903年编入荣赫鹏的卫队,1905年12月被任命为英国驻江孜商务专员,1909年升任副政治专员,1911年和1913年,秘密踏勘阿萨姆和西藏东部收集情报,1921-1928年担任锡金政治专员,是英印负责西藏事务的最高长官。
英印侵藏军邮
西藏官员虽然不来岗巴宗,英印主意已定,岂肯罢休?荣赫鹏突然于10月率部撤出岗巴宗,退回锡金北部。接着,迅速向隆吐山以北调集3000兵力,由麦克唐纳少将和荣赫鹏率领北进,决定要直闯拉萨。先头分队于12月12日偷越则里拉山口,旋即经仁青岗、春丕等地,于21日进占帕里,于1904年1月4日进占堆纳,大队随后跟进。
西藏民兵匆匆组织抵抗,但大刀土枪,根本无法抵挡洋枪洋炮,英军从亚东进军,直压江孜。江孜位于亚东、拉萨、日喀则三地的中心点,江孜宗山城堡居高临下,是兵家必争之地。1904年7月5日,英国入侵军强攻江孜宗山,藏军英勇抵抗数日后失陷,藏军的有生力量和士气被消灭净尽,之后无力组织抵抗,英印大军长驱直入拉萨,达赖喇嘛逃亡内地。
入侵西藏期间,英印更为重视通讯和邮政的畅通,邮路从西藏边境伸延,沿途设有9处军邮站,即24、25、26、31、32、34、81、83和 85号军邮站,直达拉萨;在拉萨曾使用LHASSA和误拼的LAHSSA 邮政日戳。
图7是荣赫鹏在江孜宗山战役期间,亲笔写给其在大吉岭的夫人的家信,通过24号军邮站寄递。图8是荣赫鹏在拉萨期间的亲笔家信,销拉萨日戳,两件用的都是“西藏边界委员会”专用信封,其人其时其事,跃现其中,是难得的邮政史珍品,也是不可多得的历史文物。
英印军队在1904年8月3日进入拉萨,在英国威胁和驻藏大臣有泰的压力下,西藏地方政府被迫于9月7日与英方签订了不平等的《拉萨条约》,主要内容是:(1)西藏不得向任何外国出让土地、矿产;(2)西藏向英国赔款;(3)拆毁印度至江孜、拉萨沿途要塞;(4)开亚东、江孜、噶大克三地为商埠;(5)西藏承认1890年条约,划定藏锡边界;(6)英军在亚东驻兵。这些条款,当时被清廷拒绝,其后却被中英《北京条约》所承认。
签订条约后,英印军队随即在大雪封山、截断退路前的9月23日撤出拉萨。之后,借口为保证西藏履行其条约责任,继续在边境的春丕谷驻军。中英政府几经交涉后,终于在1906年签订《中英续订藏印条约》,承认英印所取得的权利,并增加了英印人员在西藏所开三个商埠地方享有治外法权,在亚东至江孜之间有设立邮电、驿站之权,在亚东、江孜两地有驻扎军队之权等内容。1908年,又签订《修订藏印通商章程》,中央政府付出赎金后,英国才在同年撤出春丕谷。
英印占领春丕谷期间,曾设有26号(春丕)军邮局,1907年改称西藏亚东军邮70局,此军邮局只有5-6封信件存世,见图9,发信人是贝利;之后,军邮局改制为民用。
为庆祝此次战役的成功,英印政府对参与战役的人员,都授以“江孜战役”军功章,对军官授以银章,见图10;一般作战人员和后勤人员(包括印度苦力)授以铜章。
清政府终于意识到需要加强边防治理,派出川军入藏,并设立现代邮政和电报服务。
英印入侵门达旺地区
喜马拉雅南麓的门达旺地区历来都归属于西藏嘎厦政府管辖,这也是六世达赖喇嘛的出生地,西藏与阿萨姆之间的传统边界线印度称之为“外线”,英印对于川军入藏的反应是越过“外线”推进,1911年,英国的政治专员威廉逊及其随员在“外线”以北被当地的阿波部落杀死,成为了英军进剿的最佳理由,同时又派出贝利去踏勘一条阿萨姆到西藏的道路,和对英印更为有利的边界线。
这支英印部队被命名为阿波远征军,他们跨过“外线”进入门达旺地区,1911年末1912年初在Passighat 地方设立了军邮305局,图11是1911年11月10日从C基地邮局发出的信。对参加阿波远征军的官兵,英印也颁发了军功章。
辛亥革命以后,英印利用西藏片面独立的混乱局面将边界线一路推进到喜马拉雅的分水岭,占领了向由西藏派出的官员和部落头人共同管理的门达旺地区。这条新边界,就是英印政府1914年在西姆拉会议抛出来的麦克马洪线,英国蛊惑藏政府接受这条失土9万平方公里的新边界,历届中国政府都拒绝承认这条边界。
英印在西藏客邮
根据1906年签订《中英续订藏印条约》,英印在江孜和亚东派出了商务专员、驻扎了军队,在江孜、亚东和帕里设立了邮电局,沿途设立了馆舍,长年运营;而派驻噶大克的商务专员和邮电局,大概只在夏天办公,由于业务量很少,后来就撤销了。1935年,英印在拉萨开设了办事处,与国民政府在拉萨的办事处抗衡,但没有设置邮局。英印派驻西藏的官员,上级为锡金政治专员,直接向英国印度办事处负责。
印度在西藏客邮局,使用英印通用邮票,资费与印度本土相同。因而,1950年初人民邮政在西藏成立以后,也不得不对西藏寄往印度、尼泊尔的邮件实行按国内资费收取。由于西藏嘎厦邮政的邮票不被国际承认,因而英印客邮局实际上承担了西藏对外通信的部分功能。
图12是英印驻亚东第一任商务专员贝利亲笔家信,信封带亚东商务公署徽记。图13是江孜商务专员黎吉生的亲笔信,信封带江孜商务公署徽记。
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1906年8月从拉达克出发,通过阿里探印度河源,并要前往拉萨,他在1907年2月初到达日喀则,在那过了藏历年、拜谒了班禅喇嘛,他想继续前进但被劝阻,只好在3月27日通过碧梯回到西姆拉。斯文赫定勤于写信,记录沿途经历,在日喀则期间写的信,都送到了江孜英印邮局投递。图14是在此期间经英印邮政发出的斯文赫定亲笔信,目前存世不到10封。
由于中央政府不承认西藏片面独立,也不承认其邮票,因而,中央驻藏人员的通信,只得使用英印邮政。如图15。
西藏和尼泊尔边界的珠穆朗玛峰,高8848米,在1850年代被认定为世界第一高峰,自此,各国登山者都争相要首先攀登,而当时最可行的路线是从北坡攀登。1920年12月,达赖喇嘛批准英国人进入此地区,英国人先后在1921年、1922年、1924年派出登山队,但都无功而返。1924年的登山队发行了“珠峰邮票”来筹集资金,登山队并使用了“大本营”、“牵引队”等印章,但大部分都是在印度寄出,只有少数是从西藏寄出的,为集邮家孜孜以求。图16。
Edmund Hillary和Tenzing Norgay 在1953成功攀登了珠峰,夺得第一的荣誉,这支登山队使用了一个长方型的印章,第一行是:1953年英国额菲尔斯峰探险队,第二行是:(此处空白)营。
从1924年至今,许多登山队都通过发行纪念信封、盖上印章来筹集资金,喜马拉雅登山纪念封也成为了大受欢迎的收藏领域,并有专著问世。
印度撤邮
1947年8月15日,印度独立,全盘继承、接收了原来英印政府在西藏的特权和资产,在西藏客邮局也按照原样继续运营,使用独立以后的印度邮票,原来英印邮票沿用了一段时期。1950年昌都战役、1951年解放军入藏。图17是1954年7月7日从帕里通过印度客邮寄往噶伦堡的邮件,邮票和邮戳都是印度独立以后才启用的,这把在亚东和帕里使用的“彗星”日戳,是独立印度唯一新增的日戳,而这时期没有噶大克日戳的存世记录。
1954年,中国和印度协定,印度取消在西藏的邮政和其他特权。这年夏天江孜水灾,印度邮局被冲毁,印度改设了C-622临时邮局应急,运行了9个月,在1955年4月1日与其他邮电设施一齐移交给了中国。
印度客邮撤销后,拉萨印度总领事馆的邮件改用外交邮袋封发,带到錫金,在甘托克交付邮局寄发,图17就是这样寄出的领馆邮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