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丽春
《爱丽丝漫游奇境记》是英国作家刘易斯·卡罗尔(Lewis Carroll)的代表作之一,小说描述的是一个名叫爱丽丝的女孩在梦境中跌入兔子洞及随后的一些奇妙经历。作品自1865年发表以来吸引了无数儿童及成人读者(其中就包括奥斯卡·王尔德和亚历山德拉·维多利亚女王),成为儿童文学的重要作品之一。自20世纪初以来,《爱丽丝漫游奇境记》已被翻译成多个中文译本,吴钧陶译本就是其中之一。随着中文译本的增多,翻译界关于这些译本的研究也愈来愈多、愈来愈重要,其中也不乏对吴钧陶译本的研究,然而,部分学者认为它缺少了儿童读者喜闻乐见的方式,不是一部好的译本,我认为他们忽视了吴钧陶译本的目标读者和翻译目的,片面地从翻译策略上对其进行评价。在此结合译者的翻译目的和目标读者,从翻译目的论角度对吴钧陶译本做出重新的、公正的评价。
一、翻译目的论
目的论(Skopos Theory)创立于20世纪80年代,由德国功能派代表人物弗米尔提出。目的论有三个法则:目的法则,连贯法则和忠诚法则,在目的论的三个法则中,目的法则是最核心的一个,它认为,翻译的目的决定着翻译的行为,即“目的决定手段”。在目的论看来,每一种翻译行为都有它的目的,译者所采取的翻译策略也取决于其翻译目的,不同的翻译目的可能会造成同一源文本的不同的译本,因此,目的论允许译者根据不同的翻译目的,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对同一源文本进行与其翻译目的相称的翻译。目的论认为翻译策略只能被特定的翻译目的决定,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首先根据翻译目的确定其翻译策略,进而确定在具体的翻译过程中是保留源文本的语言特征还是其文化内涵,抑或是两者兼顾。由此可见,同一文本出现这样或那样的译本亦不足为奇,只要契合了译者的翻译目的就是成功的译本。
二、吴译本的翻译目的和分析
吴钧陶的《爱丽丝漫游奇境记》中文译本出版于2007年,正如他在序言中写道的:“我(尽心竭力像开凿隧道那样一寸寸向前挪)等到终于凿通,感到喜悦的同时,也感到有些惶恐,不知自己的工作究竟做得怎样。请高明的读者,包括少年儿童朋友们,评指正吧!”他很清楚地指出了自己是为了“包括少年儿童朋友们”的“高明的读者”所翻译的,也就是说其目标读者不仅包括少年儿童,还包括热爱儿童文学的成人读者。现代的儿童读者也不是20世纪初原著刚引进中国时的情况,随着社会和科技的不断进步,他们有太多了解西方文化的途径,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他们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介已经了解到一些西方的语言文化,因此对他们而言,译本不是要回避原著的异域性,而是要满足他们的求知欲,展现和揭开原著的神秘。而拥有一定文化背景和理解能力的成人读者,在阅读译本时更多的是在追求源语语言文化的完美再现和享受译本优美的语言描述。根据目的论中翻译目的决定翻译策略的标准,为了满足儿童读者和成人读者的双重需求,吴钧陶必须使用不同于那些只以儿童为唯一目标读者的译本的翻译策略。这种策略使得译本既要考虑到儿童的思维特征和理解能力,又要为成人再现源语文化的精彩;既要满足少年儿童的好奇心,又不能让成人觉得幼稚、乏味。
下面从文化意象和双关语两个方面,按照目的论的标准分析、评价吴钧陶译本。
1.文化意象
任何语言文字都有其特质的文化内涵,任何语言符号也都有它独特的文化意象。当某一种语言的文化意象要被翻译成另一种语言时,源语和目标语很难在文化意象的转换中实现对等。《爱丽丝漫游奇境记》中就包含了很多这种文化意象,因其多数只存在于英语文化中且不为中国读者所知而增加了翻译的难度,译者必须考虑是忠实于源文本地文化意象,还是为了保持译本情节的流畅而重新杜撰。
(1)“Hold your tongue,Ma!” said the young Crab,a little snappishly,“youre enough to try the patience of an oyster!”(卡罗尔:38)
“妈,闭嘴!”年轻的螃蟹有点儿心情烦躁地说道,“你真可以挑动一只牡蛎的耐心了!”(吴钧陶:32)
英语中“oyster”(牡蛎)比喻那些不爱讲话、嘴闭得很紧、沉默寡言的人,原著借此形容老螃蟹的唠叨足以挑战“牡蛎的耐心”。在中国文化中,“牡蛎”被解释为“海蛎子,软体动物,双壳纲,牡蛎科,可供食用或加工成蚝油”,只是一种海洋生物,因此读者不知道何为“牡蛎的耐心”。吴钧陶在翻译时将其直译为“牡蛎”,并在该页的下方加了脚注,其中对“oyster”的文化内涵做了解释,读者恍然大悟,原来英语中的牡蛎竟然有这层文化意境。这种翻译方式满足了儿童对于异域文化的渴求,他们可能还在揣测其中的意味并打算哪一天弄一只牡蛎来一探究竟呢,而成人读者追求的也是吴钧陶对源语文化的再现和译本的流畅。
(2)“Its a Cheshire cat,”said the Duchess,“and thats why,pig!”(卡罗尔:62).
“这是一只柴郡猫,”公爵夫人说,“这就是为什么它这个样子笑。猪娃!”(吴钧陶:59)
“Cheshire”柴郡是英国西部的一个郡,以产干酪闻名,吴钧陶在翻译“Cheshire cat”时没有简单的翻译成“柴郡猫”,而是同样通过脚注解释道,柴郡出产的干酪在早期被制成露齿而笑的猫的形状,自从《爱丽斯奇境历险记》成名以后,“grin like a Cheshire cat”也就成为英语中的一句谚语,意思是露齿而笑,像只柴郡猫。这种翻译保留了原著的文化意象,为儿童形象地描绘出柴郡猫的滑稽可爱,增添了故事的神秘感,儿童渴望着读下去,就连大人们也不禁捧腹而笑。倘若只单单译成“柴郡猫”,译本就失去了儿童文学应有的幽默和俏皮,源文本的文化内涵也会缺失。这种翻译方式同样出现在下面的译文中。
(3)They very soon came upon a Gryphon,lying fast asleep in the sun.(卡罗尔:93)
他们不一会儿便遇见一个格里芬,它正躺在阳光里酣睡。(吴钧陶:98)
为了引起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想象,卡罗尔在原著中杜撰了很多奇怪而滑稽的动物形象,如“红心国王”、“红心王后”、“榛睡鼠”、“大白兔”、“猪娃”、“假海龟”、“三月里的野兔”和“蜥蜴壁儿”等,“Gryphon”就是其中之一。吴钧陶将“Gryphon”翻译成“格里芬”,是因为这三个汉字的发音和“Gryphon”的发音相似。然而除非读者读脚注,否则他们可能不会知道,在英语中“Gryphon”是被虚构出来的动物形象,代表着力量和勇气。而脚注此时不仅有助于理解译本,而且能增加读者的知识,让读者在开心之后觉得有所收获。
2.双关语
双关是借用某些读音相同或相近的词或短语,使其在特定的语境中除自身的字面含义外还能暗示另外一层意义,从而使得文章具有诙谐幽默的效果,正如陈望道指出的:“双关是用一个词语同时关照着两种不同事物的修辞方法。”卡罗尔在原著中借用双关语制造了很多文字游戏,其中较为突出的是谐音双关语(homophonic puns)。谐音双关语是指两个或以上的双关词语读音相同但拼写和意义不同。下文对译本中谐音双关语的翻译进行分析。
(1)“...”said Alice,who felt very glad to get an opportunity of showing off a little of her knowledge.“Just think what work it would make with the day and night! You see the earth takes twenty-four hours to turn round on its axis ...”,“Talking of axes,” said the Duchess,“chop off her head!”(卡罗尔:63)
“……”爱丽斯说,她能得到机会炫耀自己一点儿知识,心里非常高兴。“只要想一想,这将使得白天和黑夜变得怎么样啊!你瞧,地球二十四小时绕着它的轴自转弗止……”,“提起斧子,”公爵夫人说道,“把她的脑袋砍掉!”(吴钧陶:61)
原著中Alice向公爵夫人解释地球围绕着地轴24小时不停歇地旋转,卡罗尔借用“axis”和“axes”的读音相同、词义不同,构造出一对谐音双关语,使得公爵夫人将“axis”误解为“axes”。“axis”和“axes”谐音双关语的关系在中文中很难能体现出来,因为它们的中文翻译在读音上相差甚远。然而,吴钧陶做出了一个聪明的选择,他利用中文“弗止”和“斧子”的读音近似,构成新的谐音双关语替代原著。译本中公爵夫人将“弗止”误听为“斧子”看起来也很合逻辑。译者使用“弗止”这文言色彩较浓的词也正好呼应了Alice“能得到机会炫耀自己一点知识”的愿望。这样看来,原文的幽默感既没有缺失,又保持译本的整体结构和故事情节的完整。
(2)“What was that?” enquire Alice.“Reeling and writhing,of course,to begin with,” the Mock Turtle replied,“and then the different branches of Arithmetic——Ambition,Distraction,Uglification and derision,then Drawling,——the Drawling master was an old conger-eel,that used to come once a week:be caught us Drawling,Stretching and Fainting in Coils.” (卡罗尔:94)
“什么是正规的课程呢?”爱丽斯问道。“当然啦,一开学的是打转转和扭来扭去,”假海龟回答说,“然后是各个不同门类的算术——比如雄心啊,消遣啊,丑化啊,嘲笑啊。还有嘛拖话——拖话老师是一位老康吉鳗,经常是每星期来一次,他教我们拖话,伸展肢体,以及昏厥成圈圈。”(吴钧陶:100)
当Alice询问假海龟曾经学过哪些课程时,假海龟用了很多双关语来形容这些课程,“reeling”(与“reading”谐音)、“writhing”(与“writing”谐音)、“ambition”(与“addition”谐音)、“drawling”(与“drawing”谐音)、“stretching”(与“sketching”谐音)、“fainting in coils”(与“painting in oils”谐音)、“laughing”(与“Latin”谐音)、“grief”(与“Greek”谐音)。吴钧陶把它们分别翻译成“打转转”、“扭来扭去”、“雄心”、“托话”、“伸展肢体”、“昏厥成圈”、“哈哈笑”、“伤心事”,这种翻译看似一般的直译,但是细细分析就可看出“打转转”、“扭来扭去”、“伸展肢体”、“昏厥成圈”和海龟平时的动作、姿态都很贴近,这些词语和海龟放在一起契合了孩子们对海龟的一贯印象,仿佛这些真的是它们每天学习和训练的科目,译本顿时显得童趣盎然。译者又别出心裁地在脚注中对源文本的各个谐音双关语做了一番交代,以便读者领略原著的一大亮点——文字游戏,也满足了成人读者触摸原著文化的渴望。
三、结语
通过对吴钧陶《爱丽丝漫游奇境记》译本在翻译目的论指导下的分析,我发现吴钧陶以儿童和成人读者为受众,一方面考虑到儿童读者头脑中充满幻想,对奇妙的事物感兴趣的思维特征,逻辑思维能力不强、理解水平有限,因此对于情节奇妙、语言幽默的作品比较感兴趣,另一方面考虑到成人读者具有相对缜密的思维,对情节的完整有更苛刻的要求,他们阅读儿童作品更多的是为了体验原著的语言和文化魅力。斟酌两类读者群体的不同特征,译本决定更多地保留原著的特殊文化内涵,并添加了多个脚注进行解释。而在语言上,译本儿童化语言和成人化语言兼有,力争做到语言优美、流畅,叙事诙谐、动人,既符合儿童的阅读标准,又成功地为成人读者忠实于原著,完美地契合了译者最初的翻译动机。由此可见,吴钧陶译本的翻译策略由其翻译目的决定,又服务和促成了翻译目的,符合翻译目的论对译本的评价标准,是一部成功的译本。
参考文献:
[1]吴钧陶.爱丽丝漫游奇境记[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
[2]徐德荣.儿童文学翻译刍议[J].中国翻译,2004,(6).
[3]张美芳,王克非.译有所为——功能翻译理论阐释[M].北京: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4]Carroll,Lewis.Alices Adventures in Wonderland.London:Wordsworth Editions Limited,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