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飞雪
《吕氏春秋·察今》所讲“刻舟求剑”是大家所熟悉的故事。股市里亦有一些刻舟求剑者,他们拘泥和凝滞于具体点位数字,如固执地认为今年1月6日沪综指创下的2132点是什么“钻石底”,更奇怪的是,这个点位已经被有效跌破了,他们却还在坚持原来的逻辑。同时,他们还拿2132点与998点和1664点以及这些点位所对应的市盈率水平做比较。另外,他们还有拿所谓的股息率说事,指出沪深两市的股息率水平的高低与牛熊走势存在正相关。还有更奇怪的观点,说通过跟踪上下游行业间PPI的差值可以揭示行业景气态势,进而推导出投资机会。
“刻舟求剑”的故事好理解,但在谈股论市中出现的“刻舟求剑”则不易辨识。甚而可以说,几乎所有人都能认识到那个楚国人刻舟求剑的荒谬可笑,如今多数人却未必能够对专家们刻舟求剑式的股市分析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这其中的原因,一是在客观上股市被人为的搞得很复杂;二是专家们的思维方式太简单;三是跟人们的主观倾向恐怕也有关系,他们希望股市普涨,所以就千方百计往上涨这方面论证、联想,而不顾客观逻辑和现实环境、不顾中国宏观实体经济演变大势、不顾政府政策追求目标;他们似乎也忘了,那些数字仅仅是股市运行结果的记录,可他们却把之当成股市行情走势的原因。这就决定了,他们的分析研判不仅没有什么参考价值,相反,却足以误导人。
屈原楚辞名篇《渔夫》中有精彩金句:“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转换成今天股市的语言,就是股市高人不拘泥于任何数字点位,而能够随着股市波浪客观环境的新情况新特点以变化、动态、发展的眼光来分析它、应对它。笔者日前看到日信证券的一篇报告指出,2000年之前A股流通市值不到1万亿,但是现在近18万亿,增加了17倍,而储蓄存款仅仅增加了5倍。上证指数在6124点的时候,两市流通市值之和不到3万亿,总市值近10万亿,而现在指数虽然只有2100点,但是流通市值却远远超过了6124点时的水平。如此大的股市资金供求差异在很大程度上限制市场出现规模性上涨行情……从产业资本净减持额与大盘走势看,目前整个市场的运行模式和市场变化与过去20年有根本差异。
造成目前整个A股市场的运行模式和市场变化与过去20年有根本差异的除了产业资本净减持外,当然还有其他一些因素,其中最重要、最关键的恐怕要属融资融券及其衍生物转融通了,尤其是允许中大投资者融券卖空对沪深两市的影响更是巨大、空前,因为三融既可以说是改变了A股市场的生态环境以及股票估值标准体系(如果有的话),也可以说是改变了所有投资参与者的生存环境及其操作方式。那么投资者该如何适应这种新市道呢?投资者应与时俱进、与市推移,要学会做空——大多数人怎么做,咱就跟着怎么做;是牛市涨势,就多持股、捂股,若是熊市跌势,就多卖股做空,多观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