耀忠 秋雨
因长期坚守高原支教,成都的胡忠、谢晓君夫妇在不久前当选为2011年度感动中国人物。他们把工作关系转到康定塔公乡,带着女儿扎根塔公草原,在高原播种希望的格桑花。他们在用最纯朴的行动告诉世人,教育的本质是让更多的学生得到温暖的爱,通过教育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为了那一双双求知的眼睛
胡忠和谢晓君原来是成都市石室联合中学的化学老师和音乐老师。2000年8月,他们夫妇一起去康定的塔公草原旅游。塔公草原天蓝、地阔,景色美丽,他们还看到了塔公乡西康福利学校那些孩子渴求知识的眼睛。旅行结束后,两人在回成都的车上久久沉默,胡忠红着眼圈冲着谢晓君说:“我想来这里支教。”谢晓君一把抓住丈夫的手:“你来吧,我支持你。”不久,胡忠以志愿者身份前往西康福利学校任教。
坐了一天半的长途汽车,胡忠终于来到了学校所在的康定县塔公乡。孩子们正围在一起跳锅庄,都穿着红色运动服,很灿烂。看到他,就上来献哈达。后来才知道,为了迎接他的到来,老师和学生们把里外都打扫了一遍,还穿上了自己最好的衣服,锅庄和哈达也是特别准备的。孩子们认为,只要他们把最好的一面展现出来,老师就会留下来。这让胡忠既感动,又心酸。
胡忠到校后一开始是教数学和语文。孩子们很小,他只得从拼音教起。此外,胡忠要教同学说话,怎么做才算对人有礼貌,怎么做才是一个诚实的好孩子。胡忠还搬到男生寝室里,督促他们洗漱、换洗、打扫房间等等。
课余时间,胡忠当孩子们的足球教练、带孩子们爬山野营、教孩子们唱歌、绘声绘色给孩子们讲神话故事。思想品德课上,胡忠教孩子们要努力成为一个“好人”,“好人”就是对社会真正有用的人。在师资非常短缺的西康福利学校,胡忠还教过小学和中学的政治、生物、化学和音乐。
要一辈子扎根高原
这所学校所在的塔公草原海拔3800米,一年里有七八个月时间在下雪,条件非常艰苦。胡忠作为一名支教的志愿者,每个月只有300元的生活补助。即使后来当上了校长,他也没有工资。胡忠说:“大城市里并不少我一个,但藏区真的需要教师。”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了。在成都的妻子谢晓君多次前去高原探望,这里的孩子对知识的渴望是那么的强烈,也深深地打动了她。
于是在2003年,谢晓君申请到西康福利学校支教,还把年仅3岁的女儿也带到了高原上。到了塔公草原她才发现,那里的孩子还处于脱盲阶段,教他们学习文化知识才是最急迫的。于是,她只能放弃音乐,从自然老师、生物老师当到语文老师。寒来暑往,谢晓君那双弹钢琴的双手不再柔软。
高原上的时间过得没有想象中的慢,离支教期结束越来越近了,谢晓君身边的孩子已经哭红了眼。“老师,您走了,我们会想您的。”有一个孩子要走了谢晓君的照片,之后不断有孩子跑到她的寝室讨要,几分钟工夫,谢晓君的标准照就分发一空了。
2006年8月,谢晓君支教期满,在孩子们的泪光中,她离开了耕耘3年的福利学校,回到成都。福利学校的老师也经常给她写信说,她离开后,孩子们很失落,孩子们期盼你回去教他们。听到这些消息,谢晓君感到一种歉疚和失落,眼前常常浮现藏区孩子们期待的目光。
因为,实在放不下高原上那些藏族孩子,于是,她在半年后把工作关系调进康定县的塔公乡,成为西康福利学校的一名汉语教师,并兼任学校大队辅导员,决定一辈子扎根高原。
回到塔公乡后,一座位置更偏远、条件更艰苦的木雅祖庆学校因刚创办,缺少老师,谢晓君主动前往当起了藏族孩子们的老师。7岁的女儿也进入这所学校读书。该学校与胡忠所在的学校相距30多里路,一家人同在一地,却依然分在两处。
当初谢晓君带女儿胡文吉去塔公草原时,就希望女儿也一道扎根在那里,谢晓君的母亲非常生气:“你让孩子呆在那里,能学到什么文化知识。”谢晓君难过得哭了,但却坚持带女儿一起去。她认为:“孩子必须跟我们,虽然那里苦一点,但她要让孩子自己去经历。”
学校的学生通常看到胡文吉手被冻得通红,黝黑的脸蛋上挂着两块红彤彤的高原红。尽管和妈妈同在一所学校,但她和同学们同吃住,没事不能到大帐篷和寝室找妈妈。谢晓君对胡文吉的严格要求让女儿成长很快。让她意想不到的是,本以为“娇气”的女儿在那里生活却非常懂事。比如,她在学校当着同学的面称谢晓君为谢老师而不叫妈妈,因为很多学生都是孤儿,怕他们听到了会由此联想并难过。
每次带着女儿回成都过年,谢晓君的父母一看到消瘦的外孙女和她长满冻疮的小手,必定会给责骂谢晓君一顿。胡文吉则会在城里给同学们采购许多礼物,书本、铅笔、糖果,应有尽有。只要和谢晓君住在一起,胡文吉则一定会早早上床给妈妈暖被窝。回到成都家里,她还会主动帮奶奶和外公外婆做家务。女儿的这些举动让谢晓君很欣慰。
太阳愈晒,它开得愈灿烂
到2012年,胡忠已有了12年,谢晓君也有了5年连续的高原生活,他们的脸颊上早已开出鲜艳的高原红。而在这些年里,胡忠只回过5次成都,他68岁的母亲和85岁的外婆相依为命,这也是他心中最大的愧疚。每当有人一提起这些,胡忠忍不住落泪。
常年繁重的教学任务和高原反应,使夫妻俩身体每况愈下,谢晓君还患上了严重的背痛病。医生建议留在成都治疗,但是她想到不回学校,学生们没人教,便忍受着病痛折磨,坚持回学校给学生们上课。
今天的西康福利学校占地50多亩,篮球场、教学楼等一应俱全。木雅祖庆学校也从最初的600名学生发展到了1650名,校舍从4间板房变为面积超过9000平方米的现代化楼房。胡忠教过的学生中,44人考上了大学,10多个孩子已经跟胡忠约好,毕业后回到藏区工作。
在今年入选感动中国2011年度人物之后,胡忠和谢晓君携女儿出现在峨眉电影集团,根据他们感人故事改编而成的电影《白云深处》开始筹拍。对于这部以自己为原型拍摄的影片,胡忠、谢晓君感到很意外。他们坦言:“我们俩是非常普通的人,也不觉得自己有什么大的贡献,只是教书育人而已。”
高原的阳光美,这里的孩子笑容更灿烂,胡忠和谢晓君最喜欢看到孩子们灿烂如花的笑脸,那是祖国的未来和期望。胡忠和谢晓君相信:“爱心是幸福的源泉,爱心会传递下去。”他们会继续坚守在高原,把这份爱延续下去。
有人说,他们就像高原上的格桑花,太阳愈晒,它开得愈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