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波 邓蜀阳 谭文勇
摘要:自20世纪20年代中国现代建筑教育诞生以来,地域建筑教学始终是中国建筑教育体系的发展方向之一。由于教学水平的不断发展以及不同阶段对建筑地域性的理解不同,地域建筑教学从单纯的形态模仿走向了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现代继承,这期间取得了巨大成就,也存在一些问题。因此,笔者在对中国地域建筑教育发展历程的系统梳理下,首先分析了当前地域建筑教学在理论课程、设计课题、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指出了当前建筑教育应从强化地域建筑文化理论体系、丰富地域建筑创作设计课程、加强教师队伍传统文化培训等方面来提高地域建筑教学质量。
关键词:全球化;地域建筑;地域建筑教学;设计思想
中图分类号:TU-0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2909(2012)04-0001-06
从现代建筑进入中国以来,中国建筑师就一直在探索具有地域建筑特色的道路:从20世纪20年代“中国固有式”到50年代“社会主义内容,民族形式”的演变;从70年代地方主义初步形成到80年代对地域建筑外在风格的追求,再到90年代对地域建筑内在本体的探索。然而,中国建筑师对地域建筑的追求却充满了矛盾:从50年代民族形式的争议到80年代香山饭店、阙里宾舍的大讨论,再到近年来国家大剧院、CCTV新楼、奥运主场馆鸟巢之争,建筑创作实践中“民族性”与“现代性”问题一直困扰着中国建筑师。
随着加入WTO,中国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建筑工地和试验场,国外设计机构纷纷抢滩中国,形成了中外建筑师博弈的局面。这种局面,一方面使中国建筑创作思潮的转变和多元化趋势与世界建筑变革日趋同步,许多国外建筑研究的新思想、新技术都能在国内即时追踪、整理甚至实践,对活跃建筑创作思想、开拓视野具有积极意义;另一方面,设计市场“全球化”也使建筑民族性被建筑国际性所取代,作为城市和建筑个性的地域文化特征有逐渐衰落和消失的危险。在这种背景下,如何处理好全球化与地域化的关系成为中国建筑“民族性”与“现代性”问题的发展与继续,如何保护、发展和创新地域建筑文化,成为当代中国建筑文化的使命。
以上这些问题,都涉及建筑创作的主体——建筑师,决定建筑设计质量的根本因素在于建筑师的素质。而作为培养建筑师摇篮的中国建筑院校,又如何来应对这些问题?吴良镛教授在《北京宪章》中明确指出:“建筑学是地区的产
物,建筑形式的意义来源于地方文脉,并解释着地方文脉……现代建筑的地区化,乡土建筑的现代化,殊途同归,推动世界和地区的进步与丰富多彩。”因此,“在‘全球化趋势的压力下,特色是延续本国、本民族文化的基石”,在建筑教学中加强地域建筑教育可培养学生造型和构思方面的原创性,逐渐自觉形成地域建筑的创作观,最终使中国建筑师在此领域获得有别于国外建筑师的一大优势,设计出既有时代精神,又具本土特色的建筑作品。
地域建筑教育是指对地域建筑进行系统教学,包括对传统建筑文化、地域自然特征、地域景观生态、地域建造技术等方面进行全面深入地讲解,使学生了解社会、经济、技术等各方面对建筑发展的影响,研究政治、经济以及各种艺术形态和本国本土建筑的特定关系,摆脱模仿、走向创造,积极关注本国本土社会问题,并初步掌握地域建筑的设计方法。
中国地域建筑教育始于中国现代建筑教育出现时。中国第一代建筑师学成回国后,在一些学校办起了建筑学科,标志着中国开创了较为系统全面的高等建筑教育事业[1]。在这些院校的教学体系中,非常注重学习中国传统建筑文化,这一方面取决于新建立的国民政府急需统一民族思想,奉行强化民族、国家概念以
团结国民的执政理念,另一方面也由教师自身的民族情结所决定。
此外,中国营造学社对建筑教育也给予了大量支持。学社为中央大学建筑系和交通大学唐山工程学院、国立北洋工学院等制作了供教学用的中国建筑模型、彩画;而梁思成在抗战期间“担心学校教育缺少传统建筑设计的训练,提出桂辛奖学金的设想。于1942年、1944年举办了两届建筑设计竞赛……题目是国民大会堂设计,要求做传统的建筑形式”[2]。1942年第一名是郑孝燮,1944年第一名是朱畅中。这些举动鼓励了年轻人在现代建筑学习过程中关注并传承中国传统建筑文化。
建国初期,以梁思成为代表的新中国建筑教师迸发出强烈的民族情感,在教学制度和课程结构等方面,开始了大规模的复古训练。受此影响,“学生在设计作业之中纷纷采用复古样式,在各种类型的建筑上加上大大小小的官式‘大屋顶,并采用了多种传统建筑的细部作为装饰”[3]。此外,在远离政治中心的华南,以夏昌世、陈伯齐、龙庆忠等为代表的教师通过岭南民居建筑研究,在以各种构造技术、空间组织解决亚热带炎热气候问题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他们也将这些原理应用于建筑教学和创作之中,探索具有岭南地域建筑特色的教学和创作道路。
20世纪60至70年代,结合传统园林和民居研究产生了大量丰硕成果,建筑界及院校师生在设计中将自由灵活的民居形式与具有类似空间及形体特征的现代建筑相结合,如莫伯治等设计的广州矿泉客舍,尚廓等设计的桂林芦笛岩风景建筑。这些作品超越了外在形态追求而具有建筑本体上的意义,是与当地气候、技术、环境、经济和生活方式相结合的产物。他们将这种方法看成中国现代建筑的理想之路,取代以前用宫殿式大屋顶、彩画装饰和对称庄严表现“民族形式”的手法。
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后现代理论、新乡土理论等传入中国,建筑界进入了多元化的创作阶段。中国建筑师对地域建筑开始从自发状态变为主动追求,提倡“建筑风格来自民间”[4]、“民居——创作的源泉”[5]。齐康先生设计的福建武夷山群体建筑、黄汉民先生设计的福州西湖“古蝶斜阳”等建筑,都从乡土建筑中提升,传承新乡土建筑风格。在建筑教育界也普遍认为这种方式是形成地域特色的有效手段,原重庆建筑工程学院曾开设乡土建筑设计课程,着重从方法上训练学生在当地原有建筑中提炼具有特点的图式或符号,然后设法创作涵盖这些图式或符号的新形式,以寻根和对原有建筑认同的角度
进行创作[6]。
进入90年代,随着吴良镛先生“广义建筑学”理论的提出及批判地域主义的引入,建筑界及院校师生围绕着什么是地域建筑,如何表达地域建筑两个问题进行多方面讨论,探索基于建筑本体的地域化思想及创作手法。
二、中国地域建筑教育的现状
目前,国内建筑教育正处于由学院派教学体系向现代建筑教育模式过渡的转型期,各建筑院校在本科教学中均开设了与地域建筑教育有关的课程(表1)。下表选择了中国建筑院校“老八校”的部分院校(“老八校”办学时间长,教学体系相对完整,在中国建筑教育领域具有代表性),分别代表东部发达地区和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建筑教育情况。从表1可以看出现阶段地域建筑教育仍存在一些┪侍狻
(一) 理论教学在深度和广度上不够完善
从以上四校地域建筑教育课程设置情况可以看出,高校建筑教育在理论教学上还存在着一些问题。第一,各校在本科阶段都开设了史论课,比较注重传统建筑教育,但缺乏对当代中国建筑思潮系统讲解,特别是没有对当代中国在地域建筑上取得的丰硕成果进行分析与研究,基本上还是延续传统建筑教育模式;第二,各校地域建筑理论教学计划缺乏系统性。各校几乎把史论课和理论深化课集中在高年级阶段,不注重低年级学生的地域文化熏陶,并且没有贯穿一到五年级理论教学的全过程。另外,在教学大纲中也没有明确要求学生阅读相关书籍,写读书笔记。学生设计理论较贫乏,在设计风格上抄袭成风或追求明星效应。而对比其他国家和地区,英国剑桥大学要求学生在三年本科阶段学习中写16篇论文,台湾有的大学把《体验建筑》列为学生专业入门读物,并把《城市意象》《美国大城市生与死》《可防卫空间》《景园建筑学》等列为必读书目,帮助学生理解社会、自然和人,这种做法值得借鉴[7];第三,理论课对设计课的支撑不够。从各校情况来看,在设计课中注重培养学生建立建筑与环境、文脉等协调的观点,而理论课中缺乏相关内容支撑。
(二)设计课题缺乏广泛性与多样性
从以上四校的课表来看,设计课题明显带有地域建筑倾向,但不系统、不全面。其一,近年来,西方在社会、文化多元发展及科技进步的推动下,建筑学亦呈现多元化发展的景象,跳出了传统范畴,在文化、社会方面强调建筑与文化环境、人类精神需求相协调,在科学、技术方面更加重视建筑与城市建设、生态环境、技术条件相适应。目前中国正处于社会的转型期,设计课题也应该向地域多样性发展。其二,长期以来,多数院校的设计课题一般是教师采用假设性课题设置用地条件,设计题目或淡化环境问题,或选择过分典型的环境,使学生在设计过程中缺乏真实环境体验,很难抓住设计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训练目的主要局限在单体建筑,着重不同建筑类型选择,从而使学生将大部分精力放在了建筑内部功能调整与造型设计上。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剥离了建筑本身所应具备的社会、时代与地域属性,而且割裂了设计思维与实际场地、实际建构之间的联系,从而使建筑设计教学成为单纯的形体、功能乃至图面效果等技巧性训练,间接助长了学生重结果、轻过程,重图面、轻分析的功利性学习风气。其三,设计课题在广泛性方面,还有待斟酌。从表1可以看出,重庆大学和西安建筑大学专门开设了乡土建筑设计课程,但仅局限在对古典建筑的认知和传统建筑的现代继承方面,而对广义地域建筑设计,如对城市产业调整过程中旧厂房改建、历史街区以及历史文脉可持续发展、建筑材料循环利用、地域适应性技术运用与开发问题、节能和太阳能利用等
内容关注不够。其四,设计中重技巧轻理论、重形式轻技术,教师对地域适应性技术——“低技策略”或“高技”的地域表达等方面讲解不够,因此,学生做课题设计时,主要从中外建筑杂志、明星建筑师作品中汲取灵感,建筑设计简化成平面功能组合和立面的抄袭,建筑造型脱离功能和技术,变成了“脸谱”“时装”。
(三)实验教学不能与课题分析及建造、物理等技术环节有效配合
建筑学科实验教学目的是增加学生对建筑的感性认识,扩大知识面,增加建筑与环境互动关系的认识以及增加对建筑材料、结构、构造技术的认识。与理论教学紧密结合,要求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以便为设计主干课奠定扎实的知识基础。然而,从表1中看出,各校不约而同地把古建筑测绘作为对地域建筑了解的途径,接触面较窄。除东南大学有专门针对地域建筑的参观实习外,其余院校均缺乏对经典现代地域建筑作品的分析与研究。以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为例,在中国建筑史教学中要求学生对中国古代经典建筑如佛光寺大殿等进行模型制作(图1),从而让学生了解传统建筑的构件特征及建构方式。
然而,限于课程时间安排,在本科阶段,该实验课程仅仅让学生认识传统建筑构件和构件的安装顺序,而对传统建筑的空间环境、建筑物理以及传统建筑精神气质方面的成就,如情绪意境渲染、主旨意图表达、情景契合交融、空间变换流通等缺乏相应分析。
三、在教学中加强地域建筑教育的探索思路
通过以上分析得出,各校地域建筑教育还存在不少问题,这一方面是由于中国地域建筑理论有一个不断发展、完善和总结的过程,另一方面是“在当今建筑教育背景已经发生了根本性改变的环境下”[8],各院校教育改革没有及时跟进,教学体系更新较慢。为此,笔者认为可在以下几个方面开展探索。
(一)强化地域建筑文化的理论体系
教师的建筑思想观是把握和思考建筑发展方向,从建筑设计观念方面对学生产生影响。为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建筑观,首先,在保持传统史论课的基础上,应加强中国近现代史讲解,特别是当代中西方建筑思想,要让学生对地域建筑文化有更深层的现代认识,分清当代中国建筑创作的主流方向;其次,讲授当代地域建筑理论,包括批判的地域建筑理论、广义的地域建筑理论以及当代地域建筑理论的局限性和前瞻性。打破传统教学中理论课对学生的强硬灌输效果,加强对话、交流和学术上的争辩,让学生自觉形成地域建筑创作观;其三,在建筑技术课上应注重传统建造技术、当今地域适应性技术的讲解,让学生自觉形成地域建造观;其四,地域建筑理论体系应在在本科一至五年级由浅入深逐步建立,应注意结合设计课题,完善理论构架,使理论知识具有系统性和连续性,树立建筑、环境、景观三位一体的广义建筑学观念。汪国瑜教授曾说过:“建筑设计理论课应该每学年都讲,内容逐渐深化,形成体系。”在教学中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读这方面的著作、文章,并培养学生写读书笔记的习惯,以使学生在本科教育中接受地域建筑教育熏陶
。
(二) 丰富地域建筑创作的设计课程
设计课是建筑教育中的主干课程,是形成学生建筑观的主要途径。让未来建筑师自觉树立地域建筑创作观,必须在建筑教育中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并将其作为教学计划中的一根红线,贯穿一至五年级设计教学全过程。
在当代世界建筑多元化和科技大发展的前提下,建筑教育背景已经发生了改变。因此,在设计课题的安排上,不能仅把地域建筑创作局限在对传统或乡土建筑的现代继承上,而应加强课题广泛性和多样性,如高层建筑地域化、旧建筑改建与更新、节能节地等绿色生态地域建筑设计和基于“高技”或“低技”的地域建筑设计。自觉寻求与气候、地形、日照等地域自然环境,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文化传统,地方材料、施工工艺等特殊技术和审美取向、艺术风格等地方智慧内在结合,提倡可持续发展。
在理论及实验课程与设计课程的关系上,有研究指出:“为提高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应该加强相关课程与建筑设计课的综合教学环节,以使学生有能力把握智力的、空间的、技术的技巧,理解建筑历史、社会文化和环境的文脉,以提高综合解决设计问题的能力,即能选择并综合结构系统、环境系统、生命安全系统、建筑发展系统和建筑服务系统以及建筑规范系统,能把这些因素应用到建筑设计中。这种综合应用能力在国内各建筑院校教学中都表现得相当薄弱,在历次评估中,外国观察员也都提出了这方面的问题。学生设计图中,结构问题、构造问题、物理环境控制等问题不少,原因就在于这些课程都自成体系,课程内容为主干课服务的思想不明确,同时建筑设计课也缺少相应的综合教学环节。因此,加强两者的综合需从两方面着手,即相关课程在教学内容上应根据建筑学专业特点,密切结合建筑设计选择、编辑教学内容,同时建筑设计课应系统地组织、安排一些与其他课结合的教学环节。”[9]
在地域性教学目标与过程的真实性上,应尽可能使设计课题基于实际的地形和既存建筑环境,让学生能随时去现场观察、分析场地的真实使用状况,寻找有利于启发设计思路的场地制约条件或特征,完成调研报告,并将调研结论作为设计主要依据贯穿设计全过程。还应在课程中增加对材料、经济性、建造手段等方面的限定,尽量保证建构条件的真实性和可操作性,以此培养学生在设计过程中分析场地、认识和运用地域材料、整合空间与结构关系等方面的综合能力,从而使其获取建筑建造的基本逻辑概念和真实体验。
为营造地域建筑创作氛围,应在学生中开展具有地域建筑思想的设计竞赛和论文竞赛,相互观摩、组织讨论。
(三) 加强教师队伍在传统文化方面的培训
在教学中贯彻地域建筑思想,必须让教师具备地域建筑教育素质。教师主体专业多样,学术背景不尽相同,因此必须对教师进一步培训。首先是对“国学”的培训,建筑创作必须根植于本民族的文化土壤,以保持其特有的文化精神和本质,学习“国学”,可以发扬传统学术,振兴民族文化。其次要让广义建筑学概念深入教师心中,使各专业教师自觉把研究方向同可持续发展、地域性表现、人性化设计等联系起来,在教学中自觉地对学生进行地域建筑方向的引导。
四、结语
当代中国建筑师在“全球化”语境和与境外建筑师博弈中,有逐渐被边缘化的趋势[10],建筑创作先锋性和院校教育落后性之间的矛盾是造成此现象的原因之一。而对当代中国建筑教育来说,加强地域建筑教学,使学生在设计观念形成之初,就具备应对建筑文化性和地域性意识,这无疑是走中国特色建筑教育的发展思路。文章针对当前中国地域建筑教学方面的不足,提出探索思路,以期在当代中国建筑教育中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精髓,在“全球化”背景下提高中国建筑地域化创作水平走中国特色的建筑创作道路。お
参考文献:
[1]吴良镛.北京宪章[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2]仲德崑,屠苏南.新时期新发展——中国建筑教育的再思考[J].建筑学报,2005(12):20-23.
[3]钱峰,伍江.中国现代建筑教育史(1920-1980)[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4]林洙.中国营造学社史略[M].北京:百花文艺出版社,2008.
[5]徐尚志.建筑风格来自民间——从风景区的旅游建筑谈起[J].建筑学报,1981(1):49.
[6]成城,何干新.民居——创作的源泉[J].建筑学报,1981(2):64.
[7]李再深.城市特色与建筑创作[J].建筑学报,1985(10):34.
[8]张伟一.注重培养环境设计观念对建筑教育的思考[J].新建筑,1997(3):52.
[9]仲德崑,陈静.生态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建筑学教育思考[J].建筑学报,2007(1):1-4.
[10]鲍家声.建筑教育发展与改革[J].新建筑,2000(1): 8-11.
[11]郑时龄.境外建筑师在中国的实验与中国建筑师的边缘化[J].时代建筑,2005(1):34-35.
お
Process and reflection of regional architectural teaching
YAN Bo, DENG Shuyang, TAN Wenyong
(School of Architecture and Urban Planning;Key Laboratory of New Technology for Construction of Cities in Mountain Area, Chongqing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30, P. R. China)
Abstract:
Since 1920s modern architecture teaching emerged in China, regional architecture has been an orientation of architectural education system. According to the development of teaching level and the difference understanding of regional in architecture, regional architecture teaching changed form simple imitation to modern inheritance of traditional culture. There have been some achievements and problems in this process. So the author reviewed th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architecture education, analyzed the problems in regional architecture teachingform theory courses, design courses and practice courses, pointed out the method to enhance teaching quality including strengthening theoretical system of architecture culture, enriching the design courses of regional architecture creation, enhancing traditional culture training of the organization of the faculty.
Keywords:globalization; regional architecture; regional architectural education; design thought
ぃū嗉 周 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