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红琴
摘要:新时期新形势下,将编辑、校对力量进行有效整合的“编校融合”模式,能科学整合编校力量,最终确保图书产品达到高质量的出版要求,并最终形成更加全面、科学、完善,与出版体制改革相匹配的现代编校管理模式。
关键词:编辑;校对;编校合一;编校融合
在出版事业繁荣发展的今天,校对工作经历了由传统校对向现代校对的历史性转变,编辑的职责也在逐渐转化或分化。然而,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在这种转化过程中,编辑和校对的职责出现了交叉、混乱,导致分工不明、责任不清,进而影响了图书整体的编校质量。那么,新时期新形势下,应该如何创新编校管理模式,科学整合编校力量,最终确保图书产品达到高质量的出版要求?对此,笔者有一些想法与大家探讨。
在纸质书稿占主要地位的出版时代,传统编辑的主要职责是对原稿进行文字加工,消灭原稿错误,使发排书稿达到“齐·清·定”的要求;传统校对则是以“校异同”为主要功能,基本职责是“对原稿负责”,目的是消灭排字拼版过程中的错漏,保证排版与原稿完全一致。原稿中的差错主要是由编辑负责处理,“校是非”是校对的次要功能。在这种模式下,编辑和校对的分工相对明确,双方各负其责,并有相应的奖罚措施,能够很好地保证编校质量。所以,很长一个时期,这种模式都是出版单位最有效的管理模式。
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出版格局也发生了改变,编辑更加注重选题策划、市场营销等方面的工作,而对书稿的文字加工相对有所忽视。编辑加工普遍粗放,导致编辑发排的书稿错误较多,本应由编辑负责处理的原稿差错推给了校对。苏州大学出版社原总编吴培华将这种倾向称之为“编辑职责后移”。校对不得不花很大气力改正原稿的错漏,有时还会替代编辑做文字加工。这势必会影响校对工作的质量。当然,随着电脑的普及,多数作者交给编辑的不再是手写书稿,这样的新形势也要求传统校对向现代校对转变,使得“校是非”上升为校对的主要功能。这样一来,编辑、校对就出现了职能重复交叉、任务分工不明、责任划分不清的困惑。编校流程不顺畅甚至矛盾重重:责任心强的编校人员编校出来的图书质量较有保障,但其中存在浪费人力的现象;而一些责任心稍差的编校人员就有可能抱有侥幸、依赖的心理,相互扯皮、推诿责任的情况时有发生。这对图书整体的编校质量会有较大影响。
针对这样的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有的出版单位为了在快速发展的出版市场竞争中,抢占市场份额和节约成本,实行了“编校合一”的工作模式,也有的是增加了“印前质检”的环节。这样做固然可以缩短出版周期,节约人力资源,但图书质量却得不到有效的保障。因为“编校合一”自身也有比较明显的弱势。毕竟,编辑和校对的工作对象和任务不同,工作方式和思维方式也不尽相同,从根本上来讲,“校是非”不完全等同于编辑加工;编辑在进行文字加工时也往往因思维定式而疏漏掉明显的差错。还有比较重要的一条是:能够胜任质检工作的人员必须同时具备编辑的宏观把握能力和校对的“精、细、详、慎”的职业素质,更重要的是要有公正公平的工作态度和甘于牺牲的精神。也就是说,质检工作是比较容易得罪人,往往会出力不落好的。因此,实行“编校合一”加“印前质检”的模式虽然能够解决一些问题,但同时会带来一些新问题,如将编校责任转嫁到质检人员身上,反而延长了出书周期,最终使质检工作流于形式,等等。
那么,除了传统的编校分工和近些年实践的“编校合一”,我们是不是可以尝试一种新的编校管理模式?即综合上述两种模式,避其短,扬其长,并参考国外一些先进的管理方法,将编辑、校对力量进行有效整合,形成一种编校融合的模式。这种模式类似于国外编校协会、编校公司的运营方式,即将以往的多部门管理集中到一个部门统一管理,并加大相关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力度,以提高工作效率,避免各职能交错造成的管理混乱。在这个部门单元中,配有一部分相对稳定的具有一定水平的编辑、校对及质检人员,同时,还可以有一些专业的外编、外校人员(包括本单位其他部门的专业编校人员)。根据每个人的专业素质、知识水平、业务能力,让他们分别承担编辑、校对、质检等不同工作或其中的一种或两种工作。在具体运作中,责任编辑根据书稿及排版的具体情况,不必完全按照过去“三校一读”的模式,可以运用校对软件或根据原稿的具体情况相应减少(或增加)校次,也可以在某一校次实行“编校合一”,最后交由质检人员进行质检,质检合格才能付印;若质检不合格,则应返回责任编辑再加工,然后再进行质检,直至质检合格。在这其中,减少成本、节约时间的可奖励,质检不合格返回再加工的要处罚。也就是说,这样的部门就像企业的一个车间,在合理的安排和调度下,保证生产出的图书产品在出车间前达到合格标准。
这样的管理模式将具有以下优势:(1)同一个部门统一管理,责任专一,可以避免责任不清、奖惩不明的现象;(2)在同一个部门中,便于各个环节沟通交流,缩短交接时间;(3)有效整合人力资源,科学调度编校力量,最大限度发挥每个人的能力,减少重复劳动;(4)根据原稿质量及编校人员的实际情况,可以减少校次和校样数量,节约排版成本;(5)在同一个部门中,将质量管理贯穿于整个编校过程中,消除编校人员依赖质检的思想,实现真正的“编校合作”,形成更密切的“编校合力”,确保图书编校质量;(6)更加充分地体现多劳多得、优劳优得及奖优罚劣的分配原则,提高全体编校人员的责任意识和工作积极性;(7)有利于编校人员自觉学习以提高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
当然,要使这种管理模式的优势得以充分体现,关键还要有相应的质量管理体系来保证。完善的质量保障体制应包括图书出版流程制约机制、合理的计件工资办法、编校质量奖惩措施、考核晋级细则、长效的人才培训和学习制度等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编校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合理地利用出版单位的人力资源,使工作绩效最大化,确保图书产品达到高质量的出版要求。
以上对于编校质量管理的探索也许还不够成熟,也还没有经过实践的检验。笔者在此提出拙见,抛砖引玉,以期同行的共同关注,最终能够形成更加全面、科学、完善的方案,努力建立一种与出版体制改革相匹配的现代编校管理模式。
(作者系大象出版社校对科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