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层,要进一步认识到公关的真正价值,不是每天卷入骂战,搞定媒体或忙于促销,而要以创新的方式发挥作用,管理好企业重要的战略资产
如果在中国做一个调研:提到公关,你会想到什么?我肯定80%的人想到的和“新闻、洞察、传播、认知、品牌美誉度”等等无关。一年多前注册公司的时候,朋友劝我:“注册成‘品牌管理顾问公司吧,比‘公关顾问公司听着高尚多了!”高尚?难道公关听起来很卑鄙么?
半年前,老爸有一次激动地给我打电话说:“女儿,我终于算是搞明白你是做什么的了!刚才《东方卫视》播归真堂取熊胆的新闻,说他们聘请了国内顶级公关公司。你就是帮人家处理这种事的吧,这个听着不是很道德,也很有风险啊。还有,你们是顶级的吗?”
最近,互联网上正在现演“周鸿袆和雷军的骂战”,其中有用重金买版面攻击对手的,有动用百万水军诋毁对手的,目前已经上演到了两人约架环节。两个大男人的泼妇之举,居然有人评论:“看这漂亮的公关战,周鸿袆真是一个公关高手!”据说雷军一听急了,赶紧让猎头200万高薪聘公关总监,准备专门用来对付骂战。
不得不说,社会是进步的。把公关理解成夜总会的人已经越来越少了,但真正了解公关的也一样不多。有人理解公关就是发稿的,有人理解是做活动的,有人理解是炒作的,有人理解是网上水军作攻击的,还有人理解是专门买通媒体处理危机的……这些都不能称之为公关,而只是一些自称公关公司的片面操作方式。对公关一词的这种过度使用反映了某种日益常见的综合症:公关因解释不清和范畴太广而呈现碎片化。
与此同时,再加上一些半瓶子醋的学术界和公关界人士以专家的名义,频繁使用他们对公关的片面理解——“炒作”、“包装”或“搞定”,向对公关完全陌生的客户到处兜售,以及在微博上传播一些经不起推敲的段子,公关的形象也由此变得五花八门又令人生厌。
公关在中国的最大困境,就是无法厘清公关的真正价值,以及所应遵循的价值观和操守。那些专门发稿的公司或是网络发帖的公司既不理解公关的价值,也发挥不了公关的价值;而那些每天忙于骂战的企业老板,就更加谈不上让其公关团队懂得所应遵循的价值观和操守了。
公关想要得到正名和发展,需要三个关键的群体作出共同努力。一是公关公司,公关公司要敢于拒绝一些不合理的业务需求,比如攻击性传播,在遵循专业操守的同时,更要跳出执行层面的流程化思维,和客户一样思考行业问题、竞争环境和理解利益方的感性和理性诉求;二是企业的公关团队,尽管会承受企业高层压力以及其他部门的竞争压力,但要坚守公关有所为有所不为,追求创新的同时,注重长期品牌建设大于短时间的品牌喧哗:三是企业管理层,要进一步认识到公关的真正价值,不是每天卷入骂战、搞定媒体或忙于促销,而要以创新的方式来发挥公关部门和公关公司的作用,管理好企业重要的战略资产:公司声誉和内外关系资源。
任何一个行业,差不多都存在1/3的人捍卫行业的尊严和声誉,1/3的人打酱油,以及1/3的人破坏行业的尊严和声誉。公关行业情况要更糟糕一些,因为还有像周鸿袆这样的非公关人士和当年达芬奇危机事件里的那些中间人们,也在帮忙破坏着这个行业的尊严和声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