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雪明
教材从呈现状态来看,是一种固化的、物化的文本。如果教师与教材对话,文本就呈现出一种动态的精神文化,教材就有了生命。对话,能激活文本鲜活的生命,让教材常读常新。
如何在解读教材中对话,激活教材的生命活跃度,取决于教师与文本对话的态度、宽度和深度。
对话的态度:膜拜文本的灵魂。在语文学科中,每一篇文章都是一个灵魂的寄存地。作为教师,是把教材简单地看成一个故事、一个人物、一种语文知识,还是用一份虔诚,将它作为一个灵魂来膜拜?语文“文以载道”的学科特性,需要教师“跪读”教材的虔诚。解读《独坐敬亭山》,心怀悲苦与孤寂流浪数十载的李白共抒孤独;对话《忆江南》,读懂白居易对江南风景的刻骨铭记;咏唱《生命 生命》,以敬畏生命、热爱生命的情怀感悟生命。
对话的宽度:架构解读的坐标。从教材编排的角度认识,教材不是活页,不是单独的存在,它与相关的文本编排成一个整体。因此,解读教材,需要架构坐标,置教材于解读坐标中,系统整体地认识单元编排中该文本所承载的教学任务。解读人教版语文第八册《古诗词三首》,笔者将诗词三首的题目写出来,将诗词题目连接至单元教材中每一篇文章的题目,让学生发现,这一单元编排的文章都是描写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美文,再引导学生学习单元学习读写要求。这样的解读不会将文本孤立起来,而是更好地把握了文本价值和教学目标。
另外,架构文本解读的坐标,还要从教师作为解读教材的特殊角色出发。教师解读教材首先是个读者,然后是个教者。文本解读的多元,需要教师以学生的视角解读教材,在教材和学生的视角之间寻找一种平衡,人、文兼顾,选择适合的切入点和演绎逻辑。
对话的深度:理出解读新思路。发现不同的可能需要不同的视角。要理出教材解读新思路,就需要从不同的视角对话教材,以较深层次地解读教材。可以从三个层面对话:其一是对教材解读作出正面的肯定、判断,思考教材目标的提炼、教学内容的取舍、教学方案的预设、媒介的选择等问题;其二是质疑和否定,慎思解读和预设是否合理,可能出现的问题是什么,容易忽略哪些问题等;其三是新的解读,通过否定和质疑,层层对话教材,深入解读,让思维发散再聚敛,关注“除了已有解读,还有没有更好的解读,在新的解读下新的方案如何预设”。三个层面的对话解读,从“正”“反”种种可能上,寻求“合”的创造。这是将教材解读引向开放深入的过程。
对话,让教材常读常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