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浪收藏:据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透露,故宫的开放面积将由目前的45.79%提高到76%。红墙内的办公科研场所将全部迁出,实现红墙内无办公区。另一方面故宫将增加展示文物的数量并提高质量,在故宫的南部将形成以午门、武英殿和文华殿为主体的博物馆展览设施群。
@BURLINGTON的雪:论藏品,难比台北故宫;说建筑,北京故宫为马首。还有大量存于海外博物馆的宝物,何时完璧归赵,重回故地?
@带你看展览:期待一个全新的故宫亮相。
@松韵楼主323:是个好事情,但又要花不少钱,容易滋生腐败呀。
@卢子铭 :希望是真的。真该虚心地与台北故宫学学。
@远上寒山凌绝顶:准备涨价了吧。
2伊比利亚的夏季风:曾在上海博物馆“千年丹青:中日藏唐宋元绘画珍品展”中展出的《李白行吟图》,系东京国立博物馆藏品,向来被认为是南宋梁楷真迹。但近读珍品展学术论文集,却看到高居翰认为其是伪作;徐邦达在《古书画伪讹考辨·下卷》中也同样认为,并指出系“明人伪造之迹”。
@寒岩枯木:鉴画真伪比福尔摩斯判案难,所谓气韵不是鉴定手法。看过台湾故宫老师写的一些文章觉得鉴定画的专家,首先是博学大师,然后是好的逻辑分析师,最后是好的辩论者,而不是靠名望或位置。
@梁豚:没有真相。市场决定所谓真相。
@无为影色:这里似乎还缺乏来自日本学者的观点,他们一定不认同。
@菠萝Meeker:质疑也是一种真相。
3顶层杂志:纽约苏富比将于5月2日拍卖爱德华·蒙克唯一一件被私人收藏的《呐喊》,《呐喊》(The Scream)共有4个版本,第1版最著名,现藏挪威国家博物馆,知名度仅次于《蒙娜丽莎》。此次上拍的是已被收藏70多年的第3版,此前被认为永远不可能上拍。
@新浪收藏官方微博:蒙克《呐喊》的四个版本,若能一起展出就好了。
@上海香地雅道艺术品中心:一件好的作品往往以他的故事更能价值连城。
@方振宁:这就是正路,蒙克应该获得这样的荣誉。
@Mr不二:“我们将不再画那些在室内读报的男人和织毛线的女人。我们应该画那些活着的人,他们呼吸、有感觉、遭受痛苦、并且相爱。”——蒙克
4世界解密档案:痛心疾首,大英博物馆中国绝世文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数据表明,中国流失文物多达164万件,被世界47家博物馆收藏。大英博物馆是收藏中国流失文物最多的博物馆,目前收藏的中国文物多达2万3千件,长期陈列的约有2000件。
@屠春岸:既然没有可能动刀动枪去抢回来,就应该想个办法去买回来,这至少比买两房债券有意义。
@ Wind-Paladin:说句大家都不想听又不得不承认的,放在西方博物馆的中国文物,起码可以得到很好的保存,若放在故宫,很快就不见了。
@足言:应该庆幸,比面对中国文革、城管、拆迁队好多了。
@北京aim32:当时在大英博物馆这些文物前留连忘返,真是美轮美奂的宝贝!既痛恨列强的掠夺,也为这些宝贝躲过了“文革”浩劫而欣慰。遗憾的是它们可能永远也回不来了……
@静灵修业:文物和媳妇一样,当你没有能力保护她的时候,她就成为别人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