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
“反对‘台独、认同‘九二共识,巩固交流合作成果,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日益成为两岸同胞的共同意愿。”
——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
“要在全社会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大力弘扬雷锋精神,激扬人民心中蕴藏的美好思想品德,焕发人们建设文明风尚的巨大热情。”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在第九届中国公民道德论坛上讲话时指出。
“中国政府将毫不动摇地坚持严厉的禁毒政策,严格履行联合国三大禁毒公约。”
——在联合国麻醉品委员会第五十五届会议上,中国常驻维也纳联合国和其他国际组织代表成竞业在发言中强调。
“我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再次表达日本的由衷谢意。”
——日本首相(内阁总理大臣)野田佳彦在日本大地震一周年之际,投稿中国媒体感谢包括中国在内的国际社会对日本的“莫大援助及深情联系”。
“今年将扩大台湾产品到大陆降税范围。”
——“两会”期间,在商务部举行的“扩消费促流通和发展对外经贸”的记者会上,商务部部长陈德铭表示。
“我希望大力促进台商西进投资,尽快形成台资企业在祖国大陆沿海与内陆‘并蒂开花的双赢局面。”
——全国政协委员、台盟中央常委、台盟重庆市委主委李钺锋在“两会”期间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媒体
《《中国新闻周刊》2012.3.9·教育均贫富
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问题。在中国,教育资源差距在东西部地区显得格外巨大。差距也带来一系列公平、道义及在社会发展中显现的种种问题。不公平的教育资源分配,必将在长远的未来,影响中国的整体人口素质,决定中国的前进动力和未来命运。
2012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12年中央财政已按照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编制预算,地方财政也要相应安排,确保实现这一目标。
这意味着,1993年首次提出的“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到2000年达到4%”的承诺,在经历了漫长的19年后,终于有望在今年得以兑现。下一步,如何分配好这4%的教育财政预算,应当成为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
《南方人物周刊》2012.3.2·中美关系40年
过去40年,从尼克松和邓小平开始的每一位两国最高领导人,都对对方进行过声势浩大的访问,宴会上的盈盈笑语和花絮,每每成为国际媒体热议的焦点。40年来,两国贸易额增长了180多倍,美国和中国是世界第一和第二大经济体,彼此互为第二大贸易伙伴。
中美关系的现状,在几个关键环节上都是依赖中方长期以来的妥协和让步,这不得不让人提出两大诘问:维系中美关系的基本原则到底何在?中国如何在其中取得主动?中国要取得长远战略上的主动性,首先要向美方提出具体的要求,现在是美国在对中国提要求,中国不断地说“不”。以后中国要学会设置议题,提出明确的要求,我希望你干什么;其次,从中美关系的发展历程看,中国在国内事务上取得的成就越大,中美关系就越好。
两国必须同舟共济,共舞于国际大舞台,摸索和创造出一种有别于以往的新型国家关系,和平相处、合作共生。
《新民周刊》2012.3.7·女人问题
变化带来压力,迅猛改变带来巨大的压力。将“女人”放在百年的历史图景里就会明白,这个群体经历了怎样的内外交困,如何放开小脚,咬着牙齿,提起裙摆,踢掉高跟鞋,跟着时代一路狂奔。当下中国,“能顶半边天”的女性不仅要秉承贤内助的传统,更要像男人那样打拼,甚至成为家里的顶梁柱。她们不得不承受来自婚姻、家庭和职业等各方面的压力。
更不要说处处都潜在着的“熟女经济陷阱”。谁都知道女人和小孩的钱最好赚,“剩女”、“熟女”,一个个概念新鲜出炉,商家以爱之名为女性编织了一张欲望的网,力图包罗一切物质商品。熟女打开钱包时,收获的究竟是满足还是虚无?
女性到底需不需要“主义”?某一性别生而低人一等的话语在当今没有合法性,但性别歧视还远远没有退出公共话语的舞台。男女平等还将经历一个漫长而艰苦的跋涉过程,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单纯讲男人或女人的幸福与权利,都显得越来越不切实际。
《中国经济周刊》2012.3.6·望江“恐核症”
“无论建核电站带来多大好处,别在我家后院”,这就是邻避,也是全世界反对核电声音中再简单不过的诉求。其源头就是“恐惧”。日本福岛核事故发生后,对核破坏的恐惧直接导致全世界对核电站的恐惧。2012年,安徽省望江县对仅一江之隔的江西彭泽县正在筹建的核电站发出“邻避”诉求。“国家宏观战略上需要新能源,这没有问题,但在布点问题上是不是也要科学,也要满足地方生态和安全的一些基本要求?”“恐核”压力下,普通的望江人希望确保绝对的安全。
从生命权益保障的角度,这无可厚非;但在科学和资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