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雄革命斗争简史

2012-04-29 00:44
源流 2012年4期
关键词:梅岭游击战争南雄

南雄历史悠久,始建于三国吴元兴元年(公元264年),原名斜阶县,属始兴郡,至五代南汉时改置雄州。由建县至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

南雄人民富有革命斗争精神,早在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南雄就有一批革命志士加入同盟会,追随孙中山先生进行民主革命斗争。1917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许多进步的知识分子走上了革命道路。1919年,“五四”运动以后,马克思主义传入南雄。1921年,南雄中学以曾昭秀为首的一批进步学生掀起了第一次学生运动。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南雄人民踊跃参加革命,前赴后继,坚持斗争。

第一次大革命时期。1925年秋,南雄开始建立乡农民协会,同时12月,共青团广东区委派共青团员傅恕(湖南人)等人到南雄创建了了共青团南雄特支。1926年春开始建党,工农运动迅猛发展,是年,5月1日成立南雄县总工会和南雄革命青年会。6月建立中共南雄支部,7月14日成立南雄县农民协会筹备处。同年秋,由于在广州读书的曾昭秀等一批共产党员回到南雄开展革命工作,党员人数增多,即建立了中共南雄特别支部;接着又成立“妇女解放协会”和“中国济难会南雄分会”等许多革命团体。同年冬,召开了南雄县第一次农民代表大会,宣告成立南雄县农民协会,领导南雄农民开展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7年12月1日,中共南雄县委成立。1928年2月13日,中共南雄县委领导全县农民暴动,18日,南雄县苏维埃政府宣告成立。1929年至1932年,毛泽东、朱德、陈毅、彭德怀、滕代远、邓小平等曾率领工农红军多次到南雄进行革命活动。1930年,南雄县划归中央苏区管辖,南雄的游击战争迅猛发展。1932年7月,毛泽东等率红军主力与国民党粤军激战于南雄水口,史称“水口战役”。1934年10月,红军长征后,成立中共赣粤边特委和赣粤边军分区,李乐天(南雄人)任特委书记兼军分区司令员。1935年三四月间,项英、陈毅、陈丕显来到赣粤边的南雄油山与李乐天、杨尚奎、刘建华等会合,开展了艰苦卓绝的赣粤边三年游击战争。期间,陈毅还写下了著名的《梅岭三章》。

抗日战争时期。1938年1月南雄三支游击队整编成新四军一支队二团二营开赴抗日前线。中共南雄县委继续积极地领导南雄人民开展抗日救亡运动,支援了抗日战争。1939年冬,中共广东省委迁驻南雄瑶坑,领导了全省的抗日救亡运动,南雄成为广东人民的抗日大后方。1945年2月3日,南雄沦陷后,南雄地下党组织领导抗日十二中队,袭扰和打击了入侵的日寇,保卫人民的生命财产。直到1945年7月23日,日本侵略军撤离南雄。

解放战争时期。1945年9、10月间,东江纵队和珠江纵队独立第三大队先后到达南雄。1947年3、4月间,在南雄先后成立了中共五岭地委和粤赣湘边区人民解放总队,张华任五岭地委书记兼人民解放总队政治委员,黄业任五岭地委副书记兼人民解放总队总队长。在五岭地委的直接领导下,南雄建立了七个区民主政府,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土改运动和游击战争,直到1949年9月24日南雄解放。

南雄从1925年起,至1949年9月解放时止,南雄的中共组织和革命斗争从未中断过,南雄人民高举革命红旗,坚持了24年的艰苦斗争,红旗始终不倒,直至取得革命的最后胜利。在漫长的革命岁月中,南雄有730名烈士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同时也产生了曾昭秀、彭显模、李乐天、彭显伦、钟蛟蟠、张相明等一批优秀的革命领导人。

毛泽东率红军三过梅岭到南雄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曾三次率领中国工农红军经过粤赣交界的梅岭,进入南雄从事革命活动,为南雄人民革命史增添了浓厚的一笔。

1929年1月,红四军前委书记毛泽东率领一支部队攻下梅关,第一次踏上了南雄这块土地。红军行至梅岭角湾村与敌人相遇,经过短暂的战斗,打败了阻击的敌人,后与军长朱德率领红四军一部在油山夹河口会合。油山上朔一带农村墙壁上至今仍留有《十大政纲》、《当红军歌》等红军标语。

1930年4月,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四军主力离开江西大余县城,攻占了南雄城。红军在下武庙和上武庙召开群众大会,宣传革命道理。毛泽东讲了话,并提出“万富准备钱,千富不相连,贫穷跟我去,每日一吊钱”的口号。

1932年7月,红军与粤军在南雄水口发生激战,史称“水口战役”,毛泽东率领红一军团和十二军过梅关,走中站、里东、邓坊,星夜奔驰,直接赶到水口战场参与作战。

南雄县是中央苏区南部主要游击区域之一

1933年8月28日中央军委发出的“密字第一号密令”、1934年5月17日发出的“司字第十八号”训令,先后均将南雄县划设为粤赣军区和赣南军区的远殖游击区。1934年6月,为统一和加强对粤赣边界红军游击战争领导,中革军委决定成立粤赣边界军政委员会,以李乐天为主席。

红军主力长征后,中共中央分局和中共赣南省委于1934年12月决定成立中共信康赣雄特委和信康赣雄军分区(1935年3月改称为中共赣粤边特委、赣粤边军分区),李乐天任特委书记兼军分区司令员、政治委员,并派出一个红军加强营从于都县小溪出发前往赣粤边区开展游击战争。1935年3月,中共中央分局书记项英和中央政府办事处主任陈毅,也突围转移到赣粤边油山地区,领导开展游击战争。此后,南雄县成为赣粤边红军游击队主要游击根据地之一,直到抗日战争爆发。

陈毅写下“绝笔”诗《梅岭三章》

1934年10月,主力红军开始长征后,项英和陈毅率部在敌人重点围攻下从中央苏区突围,转移到赣南地区进行游击战争,坚持了将近三个年头。1936年9月,蒋介石调集嫡系部队第四十六师,对赣粤边游击队进行第二次大“清剿”。

梅岭是“赣南三年游击战争”的主要根据地,山中的深秋季节,寒意袭人。一天,由于叛徒陈海的叛变,项英、陈毅等的住地———梅山斋坑被敌人包围。敌人以5个营的兵力在梅岭搜索,为避搜查,陈毅和特委人员果断地昼伏草丛,夜里转移,在梅山范围内与敌人周旋。

一连20多天,游击队丝毫不敢动烟火,也没有粮食可吃,只能嚼野果、野菜充饥。一日,陈毅蛰伏在草莽中,突然诗思泉涌,顷刻之间,把十几天得到的诗句联接成章,默吟出豪气冲天的“绝笔”诗《梅岭三章》:“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投身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涯;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

猜你喜欢
梅岭游击战争南雄
南雄举办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摄影作品展
读陈毅元帅《梅岭三章》
岭南银杏
乡村振兴战略视野下的南雄生态农业发展
南雄梅关
南昌市梅岭风景区道路景观现状及对策研究
如梦令·立春时候
项英与南方三年游击战争
梅岭是个好地方
鄂豫陕边的游击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