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西合 赵健 高黎
摘 要:如何促进大学生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建立和完善大学生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长效机制,是加强大学生党员自身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新形势下创新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当前发挥大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存在一些问题,必须通过提高发展质量、创新教育形式、保障主体地位、完善监督机制、搭建服务平台形式等构建发挥大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的长效机制。
关键词:大学生党员; 先锋模范; 长效机制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2)05-0084-03
大学生党员是大学生群体中的先进分子和骨干, 是广大学生的表率,是党员队伍中有文化、有素质,最年轻、最活跃的群体。发挥好大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仅是高校党组织自身建设的需要,更是高校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需要。
一、大学生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基本内容
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所决定的,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应该是全方位、多层次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基本内涵可以概括为品质优秀、能力突出、行为模范。因此,大学生党员作为一个特殊群体,与其固有的身份特征相对应,主要应该在政治、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体现先锋模范作用。
1.大学生党员要在政治上成为表率
大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首先应当体现在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上,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旗帜鲜明地反对一切违背马克思主义立场的事情。其次要坚定共产主义信仰,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和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决心。特别是要结合实际,借助各种生动活泼的活动形式,在同学中发挥其在政治上的表率和引领作用,成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员。
2.大学生党员要在学习上成为标兵
大学生党员作为高校的学生,其首要任务是搞好学习。这就要求大学生党员不仅要有明确的学习目的、端正的学习态度,还要有良好的学习方法、较高的学习效率,以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取得出色的学习成绩。同时,还要注重拓展知识的宽度和深度,完善知识结构,勤于钻研,善于思考,勇于创新。大学生党员只有学习任务完成得出色,在学生中才能真正让广大学生信服,才能够团结和带领广大学生。
3.大学生党员要在工作上成为骨干
2010年新颁布的《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明确指出,大学生党的支部委员会要成为引领大学生刻苦学习、团结进步、健康成长的班级核心。要组织学生党员参与班(年)级事务管理,努力维护学校的稳定。支持、指导和帮助团支部、班委会及学生社团根据学生特点开展工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就要求大学生党员不能独善其身、不能认为只要自己管好自己就行了,而是要积极参与一线学生工作,并且成为其中的骨干。
4.大学生党员要在生活上成为榜样
大学生党员与其他学生朝夕相处、共同生活在一起,尤其要注重在日常生活中发挥榜样作用。如要带头营造团结、友爱、和谐的班级、宿舍氛围;主动搞好宿舍内务,美化环境,努力营造积极向上、整洁优雅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厉行勤俭节约之风,自觉抵制铺张浪费、奢侈消费等不健康生活方式;关心和帮助有困难学生,减轻他们思想和生活上的压力,做同学的知心朋友等等。
二、影响大学生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主要因素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思想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由此而带来的大学生入党动机的差异、大学生素质内涵的差异等因素,以及部分高校在发展、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都直接影响着大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
1.大学生入党动机存在差异
当前在大学生中,入党动机多种多样,大致可归纳以下五种类型:第一是意志坚定型。这部分学生对党认识深刻,入党愿望迫切、意志坚定,经得起考验;第二是注重荣誉型。这部分学生入党后容易产生“船到码头车到站”的思想,很难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第三,追求功利型。这部分学生把入党作为谋求个人名利的手段,不能持久,特别是个人利益得不到满足时,就患得患失,甚至出现反常表现;第四,感情冲动型。这部分学生遇到困难或挫折容易失去入党的积极性;第五,从众心理型。这部分学生认为自己不申请入党就会显得落后而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在行动上没有主观积极的表现。
2.大学生党员素质内涵存在差异
目前大学生党员在思想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和业务素质的主流追求是健康、积极、向上的。大部分大学生党员思想活跃,明辨是非,学习目标明确,学习态度端正,有调节控制自己的情绪以保持与周围环境动态平衡的能力,能确立正确的择业观。但是少部分大学生党员,思想受到社会价值观念多元化的影响,崇尚自我,服务意识、奉献精神及政治观成熟性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在文化素质方面部分,一部分大学生党员在入党后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没能继续端正心态;在心理素质方面,还有少部分学生党员因自身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或社会因素而引发的情绪波动较多,缺乏社交的基本技能等,加之学业与就业的压力比较大,容易导致压抑、孤独甚至出现神经衰弱症和心理疾病;在业务素质方面,有些大学生党员由于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对自主择业一直难以适应,一小部分大学生党员受经济利益驱使,人生价值发生了倾斜。
3.大学生党员发展、教育、管理中存在问题
全国第十二次高校党建工作会议召开以来,各高校不断加大学生党建工作力度。尤其是在今年年初刚刚结束的第二十次全国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全面推进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加大高校党建工作队伍培养培训力度,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和服务”,各高校更加重视学生党员的发展工作。学生党员人数不断增多,高校普遍达到本科生党员数千人的规模。一些高校在大学生党员发展、教育、管理中出现的“注重数量、忽视质量,注重硬性指标、忽视动机考察,重视组织发展、忽视教育培养,注重阶段性要求、忽视长期作用发挥”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日后大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另外,在旧的模式下,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有时难免粗放,严重影响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
三、促进大学生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现实途径
针对影响大学生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因素,高等学校要进一步研究与构建大学生党员发展、教育管理和作用示范等全方位长效机制,从而在根本上促进大学生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1.提高发展质量
保和不断提高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是大学生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前提基础。大学生党员的发展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每个环节都有不同的特点和要求,要从明确大学生党员具体标准、考察培养各个环节入手,要坚持做到主动培养,立足“早”;措施到位,注重“实”;保证质量,坚持“严”;思想教育,倾向“紧”。
一是要完善选拔培养考察制度,完善共青团推优制度,建立党支部、分党校、学校党校三级教育培训体系,切实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培训。
二是要规范党员发展程序,做到程序严格、手续完备,杜绝学生党员发展工作中的不正之风。
三是要全面推行党员发展公示制、预备党员考察制、预备党员转正答辩制等,保证新党员质量。
2.创新教育形式
创新党员教育管理方式和工作机制,提高党员的思想认识水平,是党员队伍建设的生命力所在,也是促进大学生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源头措施。
一是要创新教育内容。对大学生党员开展教育必须要紧密结合国际形势发展的新情况来进行,让党员了解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的走向,用有说服力的理论和事实回答党员思想上的种种困惑,消除不正确的认识,坚定他们的理想信念。大学生党员教育的内容要体现多样性,应该因地、因时、因人确定教育内容和重点,满足不同时期、不同年级党员学习的需要,做到按需施教,有的放矢。比如说对于低年级党员,教育重点应该放在如何凝聚同学、促进学习上,对于高年级党员,教育重点应该放在服务同学成长和个人素质发展上。二是要创新教育方法。要由课堂封闭式教育向动态开放式(参观、考察、调研、互联网、视频等)教学的转变;由灌输式教学向互动式教育、讨论交流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情景模式教学的转变。实现由传授理论、更新知识向运用新知识、理论的转化,由“一锅煮”向“分批、分类、分层次”的转变。三是要创新教育载体。在坚持“三会一课”等传统教育的基础上,要针对大学生党员群体年轻、有活力、乐于接受新鲜事物的特点,创新开展网络支部生活,依托校园网平台,开办网上“书记信箱”,利用E-Mail、QQ、BBS等手段,鼓励党支部成员在网上开展组织生活,建立网络党员活动室、红色微博,推动教师、党员、学生之间进行平等的思想交流,打造互动学习网络。
3.保障主体地位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角度讲,党员主体地位是相对于整个党的事业的客体而言的,在党的事业发展中,党员是具有自觉性、创造性和能动性的行为主体,是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实践者。一些党员之所以发挥不了先锋模范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同党组织尊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不够,党员主题意识淡薄有关。尤其是学生党员,其权利很容易由于自身的学生身份与地位受老师的忽视。
一是要建立充分关怀大学生党员个体的关爱帮助体系。及时帮助和排除大学生党员生活上的困难,关心和保障其身心健康,积极开展党员政治生日纪念活动,变约束型管理为凝聚型管理。二是要建立充分调动大学生党员积极性的政治参与体系,大力推动在高年级学生党员较多的班级建立党支部,真正实现学生党员做学生党建工作,积极鼓励党员参与学校、院系、班级事务管理,变被动型参与为主动型参与。三是要建立充分发挥大学生党员奉献作用的志愿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大学生党员服务自身和广大同学成长的志愿者工作网络,结合学生特点,持续开展系列主题性的大学生党员志愿者服务活动,切实培育和增强学生党员在组织中的主人翁精神和作用,变潜在意识为实际行动。
4.完善监督机制
实施有效的监督和考评是促进大学生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重要手段。
一是实施学生党员挂牌监督制度。例如,在课堂佩带党徽接受学风方面的监督,在公开场合中“挂牌”接受日常行为的监督,在党员宿舍、床位“挂牌”接受生活上的监督等等。二是实施群众监督平台制度。例如,成立由非党员学生组成的群众监督评估小组,对学生党支部、学生党员进行评议评分,并提出批评及意见;定期召开情况通报会,向非党员学生介绍党支部工作开展和学生党员的表现;设置意见箱和投诉电话,虚心听取非党员学生对学生党支部、学生党员的意见和建议,让广大同学指出学生党员在思想、工作、学习、生活等方面的不良现象。三是实施学生党员量化考评体系。在考评内容上,明确学生党员在学习成绩、工作业绩、思想作风、组织生活、奉献精神、先锋模范作用、组织纪律观念、群众基础、理论素质等方面表现情况的具体标准。在考评方式上,可采取日常量化考核与集中测评的方式,注意把个人自评与他人互评,党内外群众评议和组织评定的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在考评结果反馈上,可以组织开展谈心活动,召开党小组会和支委会,展开思想互助,本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以便不断地改进工作方法、提高自己的能力、规范自身的行为。
5.搭建服务平台
就是为大学生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搭建服务自身和同学发展的工作平台,让大学生党员在服务的实践中受教育、做贡献、长才干。
一是推荐大学生党员担任学校、院(系)、班级的学生会、班委会、团支部、学生社团等社会工作,既帮助他们增强为集体服务的意识和能力,培养他们集体主义精神和奉献精神,又提高他们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鞭策他们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二是在重大活动、事件中培养和评价大学生党员的先进性。如在2003年抗击非典、2009年防控甲流的斗争中,有的高校党组织有意识地把大学生党员放到一线工作岗位上去考察,考验他们的党性,检验和发挥他们的先锋模范作用,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三是在社会实践中培养和评价大学生党员的先进性。引导大学生党员把学到的理论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培养、检验和评价他们的党性观念、道德修养、奉献意识、爱国意识和责任意识;使他们能够更多地了解国情,增强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好地理解党的宗旨和党员义务,更主动、更直接地理解和把握我们党的先进性,更好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Z].2004-08-26.
[2] 梁作甲.如何充分发挥高校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J].求实,2006(1):220-221.
[3] 欧洪湛.构建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长效机制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3):21-23.
[4] 毛 晔,钱淑兰.谈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J].学生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1):25-26.
[5] 范人伟.高校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的问题分析[J].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2010(2):16-17.
[责任编辑:庞 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