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剑
作为最主要的养老保险形式,养老金的运作一直备受关注。其实,国外并不缺乏养老金入市的成熟运作模式,美国401K计划即可作为参考的典范,此外,英国、新加坡及中国香港等的养老金入市经验均值得借鉴。
美国401K计划
备受关注的401K计划实际上是美国雇主养老金计划中的一个分支。美国将养老金体系划分成三个部分,分别是全国统筹的社会养老保险计划、雇主发起设立的私人养老金(401K计划、DB计划等)、家庭个人开设的个人退休账户等。
截至2010年底,401K计划账户资产余额达到3.1万亿美元,约占美国当年GDP的21%,该账户中的资金一般交由第三方进行管理,可设多种投资组合方式,即所谓的“一账户多组合”,不过选择投资组合的决定权在于雇员,这是401K计划不同于中国社保基金的重要区别之一。美国的中产阶级有足够的主动权,可根据自身的风险偏好自由决定是否入市抑或是选择具体的投资品种。
在具体的资产配置方面,401K计划主要投资基金品种,如股票型基金、货币基金、平衡型或偏债型基金。以2009年的数据为例,当年基金类品种的配置比例高达91%,而股票配置比例则仅为9%。不过总体而言,401K计划入市较为积极,不排除美国股市长期走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401K计划的可能性。
尽管次贷危机之后,401K计划一度投资失利,最高亏损接近2万亿美元,导致半数以上的持有人将资金大规模转移至非股票领域,但是,这并不能说明养老金入市是不明智之举。事实上,分析表明,401K计划近年来的亏损多半是监管放松所致。
新加坡中央公积金制度
新加坡养老金投资计划类似于美国,但持有人的自主权却不及美国,不过在风险控制方面,新加坡略胜一筹。
新加坡推行所谓的中央公积金制度,是一种多账户体系,包括“普通账户”、“特殊账户”和“医疗储蓄账户”等,分别拥有特定的用途。对于公积金存款,新加坡政府会规定存款利率,而为了促成公积金资产保值增值,新加坡公积金管理局引入了各种投资计划,如公积金持有人(会员)可动用80%的公积金存款或普通账户中的余额投资于股票、基金、黄金、政府债券、储蓄人寿保险等品种。新加坡规定,参加投资计划的会员,可以独立选择投资工具实现投资增值,但必须自担风险,公积金管理局不保证无风险收益。
此外,中央公积金亦可投资新加坡巴士有限公司、非住宅产业计划及填补购股计划等。总体而言,由于监管较为严格,新加坡中央公积金主要投资政府债券以及工业、住宅和基础设施建设等安全边际较高但收益率较低的品种,因此多年以来,新加坡中央公积金的增值幅度较小,但也避免了类似美国401K账户大幅缩水的命运。
香港强积金
香港自2000年12月正式推行了强制性公积金政策,即“强积金”,与美国401K计划类似,香港雇员在参加强积金计划之后,可自由选择强积金的细分品种,雇主无权决定。一般而言,强积金计划的细分品种包括混合资产基金、股票基金、债券基金、保证基金及保本基金、货币市场基金及其他基金等系列基金资产,涵盖不同风险级别的基金。而每只基金均有独立的投资策略,可直接用来投资股票、债券及保险单等。
在监管方面,强积金受到的限制要多于美国401K计划,香港政府一般严格限制使用衍生工具和进行现金、证券借贷,强积金一般也不能进行高杠杆投资,且标的债券需要达到法规要求的信贷评级。另外,每只基金所持的港元投资项目至少占该基金市值的30%,以及只可将指定百分比的现金存放于单一银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