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少卿
◆海宁污染事件对晶科的最大触动是,以往太过激进,现在的晶科宁愿慢一拍。
◆与减速相对应的是,2012年晶科在品牌推广和提升客户体验方面加快了速度。
2011年,对于晶科能源来说格外地寒冷。
这一年,欧美国家缩减光伏补贴,国际市场需求急剧下滑,再加上“双反”调查,过去几年高歌猛进的中国光伏行业顿时陷入困境。正处于上升期的晶科能源,2010年净利润同比下滑73.8%,而发生在海宁的污染事件又让晶科雪上加霜。事发当日,晶科的股价应声下跌28%。
2006年成立的晶科能源,2007年的硅片产能达到80MW。2008年,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其硅片产能仍然扩大到了220MW。次年,晶科又以近3亿元的大手笔收购了浙江海宁的光伏企业——浙江太阳谷能源应用科技有限公司。收购完成之后,晶科在其原有75MW的产能基础上,又扩建了300MW的产能。
2010年,晶科能源在纽交所上市。同年,晶科的产能达到600MW,同比增长296.96%,整体规模已经可以跻身国内光伏企业的前5位。也许是因为发展太过顺利,创始人李仙德曾经声称:“新能源产业不存在产能过剩的问题。”在他看来,前进的步伐还可以迈得更快。
然而,所谓“月满则亏”。在快速发展的同时,晶科内部的管理体系却没有跟上发展步伐。收购浙江太阳谷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时,晶科在生产设备方面投入了近3000万元更新换代,却没有添置相应的废料处理设备。多年以来,在废料处理方面晶科完全依靠外包公司,甚至没有安排专门的人员对废料处理进行监管。在外包公司出现问题时,晶科一时间连如何堆放废料都解决不了。
海宁污染事件之后,品科把原来由部门总监负责的EHS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与职业健康管理体系),改为由公司副总直接挂帅。在每一个产生三废的工序里,都加多—个监控部门。就连以往不加干涉的供应商环节,晶科也开始设置专门的部门去进行检查,查看它们设备运转和环境达标情况。
“海宁事件对我们的最大触动是,以往太过激进,现在我们宁愿慢一拍。”2012年,在公司会议上,李仙德不止一次地提到晶科需要“慢下来”。晶科明确提出,2012年的发展速度将维持在10%以内。
实际上,2012年刚开年,光伏市场出现了略微复苏的迹象。2月上旬,欧洲光伏产业协会(EPIA)的数据显示,2011年全球光伏发电安装量突破了27.7GW,同比2010年增长了67%,高于业界此前普遍看低的22GW的总量。
但在晶科看来,这是否意味着光伏行业的真正回暖还很难说。“今年第一季度,大部分企业都处于满产状态。但其实很多企业是赶在欧洲一些国家光伏新政还没有出台之前抢订单。这样的情况毕竟不是一种商业化的常态,我们必须要找到自己的发展节奏。”晶科能源品牌总监钱晶说。
在钱晶看来,2011年光伏行业的危机,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国内光伏企业忽视市场需求超速发展,导致库存过多。一旦市场下滑,为了清理库存就会开始无序竞争,最终导致整个行业迅速下滑。
2012年,晶科把更多的资金和精力投入到品牌推广。从2011年底开始,晶科连续与德甲与西甲的豪门球队勒沃库森、瓦伦西亚签订了赞助协议,成为其主赞助商,试图以此深化自己在欧洲市场的品牌效应。
同时,晶科开始实行自己的“全球化布局,本土化营销”战略。2011年底,晶科在瑞士设立的分支机构正式运营。2012年2月,其在澳大利亚昆士兰又设立子公司,作为当地销售、客服、物流中心。晶科这样做是为了帮助合作伙伴降低库存压力。以往,只要有产能根本不愁买家。现在,晶科希望更多地关注市场真正的需求。
“与减速相对应的是,我们今年要在品牌推广和提升客户体验方面加速,把那些以往该做而没有做好的事情尽快做起来。”钱晶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