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学家泛指研究儒家经书成就可观的学人,这些学人研究的主要目标,在于汲取经书思想的精华,因应活用,期能有益于国计民生。经学的范畴虽然以儒家重要经典四书五经为主轴,在历代学人相续耕耘拓展下,到了清代,治经的方法日臻严密,旁征博引往往涉及其他相关学门,诸如史学、语言文字学、金石地理等,彼此相辅相成,形成一个扎实的研究体系。清代经学家沉潜其中,说解、考证经文,贯通义理,阐扬、批判兼而有之,让人体认到学者热衷于经世济民的精神。
清代经学家研经有成,同时以翰墨见长者不乏其人,台北故宫从馆藏部分选列十六位,已然可见传统书法焕发出新的光辉。清人上承宋元明书学传统,根基深厚不待赘言,又适逢古文物陆续出土,有幸见前人所未见,允为书学真实可贵的素材。本着研究经学实事求是的一贯态度,经学家诠解篆古文字形音义,考知隶变的由来,运笔作书遂见学有本源,革除前人臆造褊狭的弊病。如此学养与书艺相互润泽,经学家或许无意引领书坛,却产生十足的动力,开启清代篆隶书法新局面。
从审美的角度来看,经学家书艺取向儒家崇尚中和,笔端不激不厉,无意于情感过度奔驰和释放,学养积中,而后英华自现。诚如《孟子·尽心篇》所言“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清代经学家书法没有炫目的个性表现,作品内涵却令人探索不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