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亚新
吕根觅 内蒙古万通集团董事长。他致富不忘家乡,投资为留守老人和孩子建起敬老院和幼儿园,去年他又出资2000万元对其进行改造。十多年里,他带领的内蒙古万通集团资助过多少失学儿童,救助过多少困难群众,扶持过多少弱势群体,难以统计。
对于吕根觅而言,1995年是他人生中最重要的转折点。那一年,28岁的吕根觅本是内蒙古达拉特旗最年轻的正科级干部,但他却毅然选择了停薪留职。
下海之后,吕根觅干起了煤炭运销。2000年,煤炭市场疲软后,他转而成立路桥公司。经过多年发展,如今的万通路桥集团公司已成为一家集路桥施工、房地产、农牧业、公路收费、水资源开发等为一体的集团化企业,总资产达12亿元。
孝老爱幼建起免费敬老院幼儿园
吕根觅的老家在离县城30公里的吉格斯太镇梁家圪堵村。2003年除夕那天,吕根觅回村给父母上完坟后,看见了站在一旁的村民二铁匠。60来岁的二铁匠是个驼背残疾人,临老娶了个智障的年轻妻子,接连生了4个孩子。当时二铁匠手里拎着一只桶。吕根觅明白,二铁匠是想等他走了之后,好把坟上的祭品提回家过个年。于是吕根觅掏出300元钱递给他:“你用这钱过年吧,祭品就别动了。”
到了2004年除夕吕根觅上坟时,等在坟头的除了二铁匠,又多了村里的一个孤老汉和一个失明的老太太,吕根觅又给每人300元。而2005年除夕,等在坟头的是五个老人,新来的两个是外村赶来的孤寡老人。给他们每人发完300元钱后,吕根觅心里感慨万千:“我的父母已经去世了,我现在给他们烧再多纸钱,献再多水果糕点,他们用不上也吃不上。而这些孤寡老人连温饱都成问题,为什么我不孝敬活着的,要孝敬去世的呢?”吕根觅拨通了乡党委书记(当时尚未撤乡设镇)的电话:“你统计一下咱乡一共有多少‘五保老人。”10多天后,统计数字出来了,全乡一共有116名孤寡老人。吕根觅决定要为这些老人盖一所敬老院,免费把他们接进去安享晚年。
2005年春节后,敬老院开始动工。吕根觅到工地上察看时,又发现了一个问题:“工地上小孩特别多,在砖头钢筋中间跑来跳去,喊都喊不住。”这些孩子都是学龄前留守儿童,年迈的爷爷奶奶带着几个孙子,想管也是有心无力。吕根觅为此又修改了他的计划:在敬老院南边再盖一所幼儿园,让全乡的适龄儿童免费入托!
2005年下半年,敬老院和幼儿园相继投入使用,分别接纳了116位农村“五保”老人和105名适龄儿童。吕根觅为此投入了800万元,并承担了此后每年60万元的员工工资等运营费用。
十年回报社会和家乡8300万元
到了2010年,吕根觅觉得使用了5年的敬老院和幼儿园设施已经落伍,于是再次出资2000万元重建了敬老院和幼儿园。新建的敬老院是座青灰色的二层小楼,共有70多个房间,配套有食堂、洗浴中心、活动室、医疗室等,还有10多亩地和两栋蔬菜大棚。随意推开一扇门,房间有点像宾馆的标间,里面放着统一购置的床、衣柜、茶几、凳子,带有独立卫生间。
70岁的王二柱已经在这里住了5年,他一辈子没有成家,年轻时在外打工,老了回家辗转借住在邻居废弃的旧房内。“做一次饭吃几顿,没人帮忙连庄稼都收不回去,病了也没个人端茶递水。”对于晚年,他曾经这样打算,“等身体不行,我就绑根绳子上吊,一死百了。”在敬老院,吕根觅给老人们每人每年300元,发四套衣服,体检一次,饭有厨师做,衣服有人洗。王二柱说:“真得感谢吕根觅啊,我做梦都没有想到我还能住进这么白亮亮的房子,现在的日子好的不得了,我感觉就像飞在半天上。”旁边一个来敬老院串门、有子女的老人略带羡慕地说:“吕根觅对这些非亲非故的老人比亲儿子还孝顺,亲儿子也顶不了这么大的用。”
敬老院南侧那栋彩色的楼房是新建的幼儿园。梁家圪堵村村支书刘和不无自豪地说:“这可是鄂尔多斯市的标准化示范幼儿园,比县城里的幼儿园设施还好。”
村子北边是一片即将竣工的别墅和14栋住宅楼,那是吕根觅出资2000万元与村里走出去的另一位企业家联手为梁家圪堵村建的新村,这452套房子将免费分给村民居住。刘和算了一笔账,“除了建敬老院、幼儿园和新农村,这些年来吕根觅还出资给村里修路,建集贸市场,盖超市、戏曲舞台等,前后投入近6000万元。他一个企业家拿出这么多钱来不求回报,没有任何怨言,我真的很佩服他。”
除了回报家乡,吕根觅也不忘回报社会。10年来,吕根觅累计出资2300余万元用于救灾、赞助、捐资助学等社会公益事业。记者问吕根觅这样做是图什么?他说:“拿出这些钱并不影响我企业的运转,但投入到社会上和家乡,却可以干一大堆事,每当看到那些孤寡老人安详的笑容和留守儿童的天真活泼,我觉得心里很踏实很满足,做了好事能够让别人受益,自己真的很快乐!”
2.5亿进军农牧业不求经济效益
2009年是吕根觅事业的又一个转折点,这一年万通集团向农牧业进军。2009年2月,鄂尔多斯市主管农业的副市长白玉岭找到吕根觅,希望他可以和市、旗两级政府合作,创办一个现代化农牧业科技示范园,以引领带动当地农牧民转变观念,调整产业结构,尽快走上致富之路。
因为白玉岭对他曾有知遇之恩,所以吕根觅痛快地答应了。可后来一调研,吕根觅发现投入几千万元根本拿不下来,便有点想打退堂鼓。到了5月,当白玉岭第三次谈起此事时,问了吕根觅一个问题:“你知道个体户和企业家的区别是什么?”吕根觅一时答不上来。白玉岭开导他:“区别就在于个体户是为自己挣钱,而企业家要勇于承担社会责任。你就一个女儿,挣那么多钱有什么用?现在让你投个两三亿元会降低你的生活标准吗?农牧业是良心和道德行业,你是农民的儿子,发展现代农牧业需要有责任感的企业家。”吕根觅当即拍板:“干!”
如今的鄂尔多斯万通现代农牧业科技示范园,是内蒙古最大的农牧业科技示范园。园区占地1万亩,共划分为种植园区、养殖园区、沼气堆肥示范区、设施农业区、农机园区、科研培训生活区6个功能区,集科研、示范展示、技术推广培训、科普等功能于一体。
示范园总投入4.7亿元,其中吕根觅投资2.5亿元,与之相比,每年几百万元的收益可谓微乎其微。但吕根觅说:“这个不能光算经济效益,从建园的那天起,我就没有想过靠这个挣钱。我们园区已经办了75期培训班,培训了6600人次的农技工作者和农牧民种养大户,推广了滴灌、喷灌、植保、防疫、循环农业等新技术和澳大利亚羊、竹柳、薰衣草、树莓等新品种,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引领、带动作用,这是多大的社会效益啊!”
(稿件来源:中国农业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