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磊
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各类信息存储设备不断革新。它们的体积越来越小、传输方式越来越灵活,而能记录的内容却越来越多、写入与提取越来越便捷,甚至存储主体与传输过程都遁为无形——即“云存储”。而在这一切背后,人类自身的记忆功能似乎有所“贬值”,而随着存储科技不断变革,是否终有一天,容量、精确度等均不占优势的人类记忆会丧失原有核心地位?
万物皆有记忆。人类可能对十几年前的青葱岁月挥之不去;候鸟和鱼可以年年跨越数万里完成迁移和繁殖;就连没有智慧大脑结构的植物,也可以通过自己的方式记忆更好的土壤、阳光的方向,以及自己经历过的岁月。
记忆无处不在、且不断发展:早期原始人类不得不借助自然界的各种记忆体来确定确切的时间以及良好的生存环境,直到文字和纸张的发明,使得人类可以用比较自由廉价的方式记录自己的记忆,从而诞生了历史。而如今,信息技术的发展使“记忆”发展为一大产业,即存储。存储的设备经历了从有形到无形的发展过程,其传输方式也由最初的“有线”,发展为无线高速传输。
硬盘到云:现代记忆能力变迁
自远古时代起,人类就对己所不及的能力充满敬重、乃至崇拜。中国人将学富五车的学究奉为贤士,无非源于其博览群书的记忆、分析事理的能力;凯尔特人有个神秘的群体被称为德鲁伊,据说他们有神秘的自然魔法能力,而这种天赋异禀源自他们自小就需要背诵上千首的凯尔特史诗,对于尚属于蒙昧时代的凯尔特人来说,这些人的记忆几乎是整个民族的文化传承。
现代计算机记忆体的诞生于1956年9月,IBM的一个工程小组向世界展示了第一台磁盘存储系统IBM 350 RAMAC,这套系统的总容量只有5MB,共使用了50个直径为24英寸的磁盘。
用现在的眼光看,这台设备连一张高清图片都放不进去,体积也十分庞大,但它却首开现代计算机记忆先河。彼时,该系统因为可以记录“大量”的字符数据,被广泛应用于飞机预约、自动银行、医学诊断以及太空发射领域等。
自此之后,人类计算机存储记忆体开始了大跃进式的发展,1991年,RM磁头问世,大大提升了磁盘容量,人类进入GB时代;1999年,ATA硬盘问世,容量高达10.2GB;2000年,这个数字又被刷新至75GB;2007年,屡屡在存储领域有所建树的IBM将固态硬盘SanDisk SSD部属于其产品刀片服务器上,从而为记忆体发展提供了新的选择。
目前,随着由于先天结构原因速度远远超过机械硬盘的固态硬盘发展,人类已经跨入了TB时代,各种高品质的多媒体资源已经可以以十分低廉、甚至零成本地存贮在千家万户的个人电脑之内了。
然而,最革命性的创新不仅来自于纯技术层面,更来自于概念以及资源的整合,那就是“云”。网络计算早有先行者实践,然而云概念被完整提炼出来,则来自于Google等企业的发展战略,并在其多款产品中得到了履行和实践。
相对于庞大而浩渺的云计算概念而言,云存储可谓最容易实践的产品,所以一经披露便迅速激发了全世界科技产业界的创意神经,一款又一款具备革新性的云存储产品迅速进入人们的视野。
云存储实践:结构与体验的探究
云存储有二大核心理念——进一步的整合分散的存储设备,让他们连为一体,以及降低资源存储的重复率,提高存储效率降低存储成本。实现云存储需要两个前提:一片足够巨大的云,以及足够快速的接入速度。
接入速度的提升来自于宽带带宽的升级和无线通讯技术的发展。随着硬件技术发展和商业竞争的推动,这个领域的崛起速度十分惊人,而巨大云的建立则需要考验云产品设计者一番功夫。
众所周知,虽然云计算一直标榜自己具有管理成本的优势,然而维护云系统的成本很高,所谓的成本优势需要不断扩大用户群体才能实现,然而这也带来了另一个问题,不断扩张的用户数量也极大地挑战了存储云的负载能力和性能稳定。所以越来越多的云存储提供商开始抛出越来越大胆甚至标新立异的云存储体系规划。
作为比较老牌的云计算提供商,亚马逊虽然从来没有确切公布过自己的云服务器规模,但业内人士估算,Amazon EC2共有7100个服务器机架,如果每机架有64个刀片服务器,那么总数量将高达惊人的454400台。
而Space Monkey作为新兴云计算厂家则没有那么的财大气粗,其并没有选择建立巨大的服务器网络和已占据天时的老牌厂家一决雌雄,而是采用了很有创意的“亲民”方式——将1TB的硬盘摆在你家,而其实际的硬盘容量为2TB——另一半容量用于存储其它用户的“公共”数据。
“云就在你身边”,Space Monkey提供了最贴切的服务理念。同时,已有多家云服务提供商开始计划建立“真正的存储云”——释放数据存储交换卫星——通过无线通讯方式,让人类云存储真正飘荡于宇宙。
这些或是亲民或是科幻的存储方案虽然各有奇招各有特色,但其结果都是一样的——希望提供更加便利、廉价、容量巨大的新兴存储方式,让存储不再繁复,更多的融入到人类的日常生活中。
云存储产品选择:货比三家
理论以及实验室实践的风起云涌激动人心,但不落实于产品,就不能让更多人体会到“科技以人为本”的理念及便利。所以,诸多IT大鳄开始不断地丰富云存储产品,来填补这块尚属于“蓝海”的热土。各家各有所长,而管中窥豹,可见一斑。
苹果云的到来可谓“轻轻的我来了”,凭借完善的终端体系和封闭紧密的产品结构,苹果云存储iCloud的到来便显示出了超凡的软着陆。最低仅需支付20美元的包年费,就可以享受10G的存储空间,尚属公道。
最为可贵的是整个苹果体系对于这种服务的接入是异常便捷的,无须浏览器、无须繁复的登入登出,一次设定使用终生,并且可以让不同平台的苹果设备同时接入使用。出于产品战略的思考,苹果云的兼容性不佳,或者说完全不兼容非苹果终端,但作为一种自身产品体系的衍生,苹果又一次告诉了我们什么叫因时而动因地制宜。
DropBox则是比较资深的文件同步存储服务了,没有苹果的整体产品战略束缚,DropBox可以广泛应用于包括Windows, linux以及iMac等等操作系统。除了客户端应用,还可以直接通过浏览器完成云文件同步工作。价格方面,DropBox也具有比较优势,2G的永久免费空间吸引了大批仅仅需要轻数据同步的用户使用,此外99.99美元的50G包年费也是极受青睐。由于市场目标和战略的不同,DropBox虽然缺少终端的依托但是仍然可以利用其灵活的部署以及技术优势在各个大鳄之间份得一杯羹。
亚马逊的云空间更来自其自身发展需要的副产品。繁复的电商交易需要消耗大量的存储空间,于是亚马逊便建立了自己的云体系,并同时放出了云存储个人业务。然而这样的效应却是惊人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商业利润。
亚马逊的云服务不仅仅是一种存储体系,更可以作为网络服务的依托平台,让用户自行建立自己的云服务并在空间中维护运营。大量的第三方开发商开始将亚马逊云服务作为自己的服务器使用,其领域已经拓展到电商、网络游戏、社交等等,连苹果也将一部分的云业务委托亚马逊完成。
记忆“贬值”?存储大跃进的人文反思
随着各种各样大容量存储系统包围人们的生活,人类本身的记忆系统变得像是个体自身的一个缓冲区或一块人体内存——仅仅放置我们最常用的东西,而将大量的其他数据放置在各种存储产品之内。似乎我们不再需要背诵大段文辞或者记忆大量资料,这些全部可以交给存储系统解决,我们只在需要的时候去获取他们。
有人会问,是否这样的人类会退化?久不使用的“人脑硬盘”会不会逐渐丧失记忆能力?是否我们再也听不到引经据典词藻华丽的临场辩才、而只能去观看一篇篇静态的学术文章?是否人类世界会永久性地丧失诞生类似中华圣贤以及凯尔特德鲁伊的浪漫文化邂逅?
记忆的“贬值”显然不能完全去批判,正如工业革命让工匠的传统手艺“贬值”一样,某种进步显然会带来一定程度与原有价值观的冲突,这样的伤痕显然需要我们去正视和补足。
也许有一天,人类会发明一种可以直接接入人脑的云服务系统,那么生物学意义上的记忆是否真的会变得一文不值?而彼时,人类大脑中的记忆是否也会像现在的云端文件一般遭受信息安全的质疑?
人类一直希望通过科技来主宰一切,但科技的爆炸效应又时常让人不知所措。好在,当前的存储——无论是有形的磁带硬盘、还是无线的云存储,都仍在人们可以驾驭的范畴。只是人们在不断使用云端存储技术去获得生活便利的同时,切勿忽视我们最古老、最可靠的存储体系——大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