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画山水的个人见解

2012-04-29 00:59:42饶胜
景德镇陶瓷 2012年5期
关键词:瓷画印章中国画

饶胜

瓷上绘画分为釉上与釉下两种,新近的釉中说法实际应归类于釉下。

陶瓷是中国画七种载体之一,而事实上,陶瓷也已成为西画的重要载体。然毋论瓷上所绘是中国画还是西画,其本质区别仅仅是相对于宣纸、绢和油画布的材质,绘画相关要素丝毫不变。

中国画与西方绘画原本是存在着很大区别的,例如中国画注重神似不注重形似,强调观察总结不强调现场临摹,运用散点透视法不用焦点透视法,重视意境不重视场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进步,文化交流活动频繁,中西并蓄已成必然,现代的中国画已明显地吸收了一些绘画的明暗光影配置、人体解剖准确性等技巧。同样,也有很多画家将国画的意境运用到了西方绘画的创作之中。

作为一名中国山水釉上瓷画工作者,笔者试想从所知的一些中国画知识来谈谈对瓷画山水的个人见解。用眼用心是创作之源

无论是按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还是北宋《宣和画谱》、南宋邓椿《画继》的划分,山水都是中国画的独立门类。

山水画是以春、夏、秋、冬中的山、水、石、树、房、屋、楼台、舟车、桥梁、风、雨、阴、晴,雪、日、云、雾等自然山川景色为主体的绘画,俗称风景画、风光画或彩墨画,是专门的艺术学科,历史悠久。

千载寂寥,披图可鉴。中国画的观察认识、形象塑造及表现手法,缘自中华民族传统的哲学观和审美观,即对客观事物的观察认识是以大观小、小中见大。因此,在我们的山水绘画中,既有强调视觉效果,用精神去体验画中游的全景式“大山水”,也有片山小景成画的小巧、细腻、精致的“特写山水”。

针对“大山水”和“特写山水”,我们从两宋山水画的发展轨迹中可以理出这样一个规律:“大山水”的作者以北方人士居多,“特写山水”的作者以南方特别是高居庙堂的雅士居多。这个规律的形成是有因的,其中主要的原因,应该是前者注重外师造化即写生,而后者讲究心灵精神体验。

尽管中国画在造型上讲究不拘于表面的形似,只追求“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和“不似之似”。但个人认为,在“东西兼蓄”从倡导到践行并已形成共识的当下,所有从事绘画艺术的人,都必须要以“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为金科玉律,多深入生活,亲近大自然,并且用眼、用心去体验。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有生活根基,有思想境界的好作品。

勤学苦练是提高之基

中国画可以跨过空间时间,作者可遵循艺术创作法则,依照主观感将风晴雨雪、四时朝暮、南北景物甚至不同时空的物象,重新布置,在透视上也不拘于焦点透视,而是采用多点或散点透视法,似乎没有规律可言,但却非常讲求疏可走马、密不透风,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图经营,特别是与诗书印的完美结合。

丰子恺认为:

“东洋艺术重主观,西洋艺术重客观。东洋艺术为诗的,西洋艺术为剧的。”诗与画的结合境况最多,有画完之后题写诗文跋语来表达作者对社会、人生及艺术的认识,深化主题的,也有画完之后根据画面内容或当时心情即兴吟作而成的,还有效唐王右丞(维)援诗入画,然后趣由笔生,法随意转的。在一幅画中,诗句可以说是灵魂,是画龙点睛、生色的精髓。但无论是哪一种配诗的境况,都需要作画者有渊博的国学知识,精通诗文韵律。

我们一直以来都有书画同源之说,更有观点认为伏羲画卦、苍颉造字,是为书画之先河。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在绘画界有善书者必善画,不善书者必不善画之说,其中的主要依据就是善书者善于中鋒、侧锋、逆锋的运用和结构的把握。此外,画作上配以书法题款和诗义跋语,是中国画与西方绘画的最大不同之处。如果一幅画画得很好,而最终书法极欠水准,亦影响画面至大。很多书法不精的画家,大多不敢题字,仅具签署,这种做法被认为是功底欠缺,所以要想在绘画领域里表现优秀,苦练书法是一道必须攻克的难关。

在古代留下的很多名作中,我们常常可以在画面上看见的印章有这样一些:画家的印玺、题字者私章、闲章、收藏印章、欣赏印章、鉴证印章等。而各种印章的雕工、印文内容、印章位置,都在评介之列。瓷上绘画中,真正意义的印章运用极少,多以朱红料画印,而这一做法,也要求我们要多研究印鉴方面的知识,熟悉印鉴中运用较多的篆文、金文等中国文字的字体形式。

猜你喜欢
瓷画印章中国画
我终于有了自己的印章
我们有印章咯
大灰狼画报(2022年4期)2022-06-05 07:13:16
中国画
华夏文化(2021年3期)2021-11-04 04:46:34
当代瓷画作品选登
陶瓷学报(2020年5期)2020-11-09 09:22:46
中国画之美表现在哪些方面?
艺术品鉴(2020年1期)2020-01-19 06:01:08
《远方》中国画
吐鲁番(2019年3期)2020-01-01 07:42:04
自制橡皮印章
童话世界(2017年14期)2017-06-05 09:13:49
瓷画猫系列作品
景德镇陶瓷(2017年2期)2017-05-26 17:19:01
《岁有长又长》(中国画)
海燕(2017年2期)2017-03-18 05:34:09
花开富贵 瓷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