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赶海人 齐岸青

2012-04-29 00:44曾平
今日中国·中文版 2012年5期
关键词:河南文化产业文化

曾平

落座,烧水,洗杯,泡茶。齐岸青动作娴熟。茶香溢满郑东新区河南文化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办公室一角,频频的电话使我们开始断断续续的交谈。

30多年前,我们同为文学青年,一起写小说、先后供职省文联,后来我去了北京,齐岸青留在郑州。偶尔的电话,大致知道彼此的存在且不陌生。

七八年前的一天,齐岸青到北京,打电话说晚上请我们去保利剧院看演出。当紫红的帷幕徐徐拉起,舞剧《风中少林》风靡全场观众。这时,我才知道他是《风中少林》的操盘手,当时的头衔是郑州市文化局长。

“想做好,先把齐岸青打倒”

出过书,经过商,当过官。学、商、官,能把古今社会人人称羡的三大主流职业全部经历的人不多,能在同一个行业中跨越这三重境界的人更不多,齐岸青是其中之一。

20多岁成为河南省文联专业作家;30岁下海,参与组建并掌舵中原国际文化公司;40多岁出任郑州市文化局局长。现在他是河南省委、省政府着力打造的文化产业航母——河南文化产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万变不离其宗,虽然身份跨越学、商、官,但一直未离文化行业。

媒介上称赞他的人往往历数他的功绩:上世纪80年代,第一个推出买卖电视剧集的商业模式从而颠覆国内传统的交换制;第一次商业化地将河南的根雕、石画、牡丹花推到香港展览;把自己经商的盈利几乎都扔在文化交流上,使得他的公司是中国第一间民营涉外演出经纪机构。出任郑州市文化局局长后,向全社会公众开放郑州市所属的所有公益性文化场馆,开创全国首例;推动郑州入围八大古都之列,跻入世界都市联盟;实施打造的舞剧《风中少林》,将艺术、武术商业化运作完美结合,实施执行了客属恳亲、传统艺术节、黄帝故里拜祖大典等一系列大型活动,组织执行了嵩山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的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圈内人笑言:“想做好,先把齐岸青打倒。”事实是,梳理河南文化产业的发展历程,特别是在河南的文化产业潜力刚刚开掘的起步阶段,齐岸青是个绕不过的名字。

商也好,官也好,夸也罢,骂也罢,齐岸青在他强大的内心中有着对自己的定位。

“我还是一个书生。”望着窗外泛绿的春色,他不止一次地说。

在他眼中,书生与学者不同。学者比较严谨,而书生就是自己的心性,是潇洒的,无论好坏,是敢于显露自己的一些嗜好的,他强调的是真性情。

“我最终还是要回到书桌上。”这是他的目标。

为了这个目标,他时刻提醒自己保留内心的清澈,保留自己的思想空间。无论多少次搬家,图书馆一样的个人藏书永远跟随,那是一种心理暗示和提醒。

他依然说话轻柔,不紧不慢,徐徐道来,像久居书斋的谦谦君子。与业内流传甚广的那些叱咤商界的风云故事中的形象不同,与想象中的有着那么复杂经历的形象不同。

最了解自己的人可能就是自己。他的概括很精准,他身上透露的义气、意气、锐气、文气和自我,感性与理性的矛盾,以及强大的内心世界等复杂性格,也许只有他自己才能形容。

“即使犯错也要做点儿事”

齐岸青谈论得较多的是“文”,而市场对他肯定较多的是“商”——他在文化产业发展前沿的一个个突破、他对文化产业发展的市场化理念的引导,及对河南文化产业发展的推动,广受赞誉。

1987年,受当时作家到其他行业兼职氛围的影响,齐岸青到中原国际集团文化公司兼职副总经理。当时的中原国际集团刚刚成立,是河南省成立的一家综合型的涉外文化企业。

在这里,齐岸青第一次大展拳脚。他从英国引进的57集电视剧《CI5行动》,是中国电视台首次实行买卖影片的商业化运作,打破了电视台之间传统的交换制;他第一个商业化地把内地的根雕、石画等艺术带到香港展览。当他把“文化”与“公司”联系起来注册时,大部分人不能理解“文化公司”是做什么的,连文化部的人都觉得名字奇怪——文化怎么能成为公司?当他带着书画、根雕等艺术品去香港办艺术展览时,文化部还是第一次审批商业性展览,拿着文化部的批文出关时,海关人员说这是第一次见到文化部的批文。

这个时候,他就肯定了文化的商品属性,明确提出了“创汇文化”的概念。

俗话说:“早起的鸟儿有食吃。”一个个创新之举,使中原国际文化公司迅速升位,一时风头正健。

2003年,当齐岸青以总经理的身份离开中原国际文化公司时,该公司基本掌控了河南市场上90%以上的涉外文化项目与70%的国内文化项目。

齐岸青对自己的总结是“无知者无畏”。其实不然。

此时,文化产业探索者齐岸青引起了郑州市政府的关注,被委任为郑州市文化局局长。他“无畏”的作风似乎并没有多少收敛。

对他来说,文化局局长的职位对他在文化产业的探索是一个更大的平台,第一个动作就是将文化产业的理念引入公益文化之中。

2004年五一节前,经郑州市政府批准,文化局决定:郑州市所属公益性文化场馆全部免费向社会公众开放,又一次成为全国首例。

其后,成立郑州历史上第一家歌舞剧院——郑州市歌舞剧院。歌舞剧院的成绩之一便是舞剧《风中少林》,推出以后,在内地30多个城市以及台北、香港等地连演百场不衰,演出收入近2000万元,并远赴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巡回演出数月,被西方主流媒体喻为“中国打入西方主流社会的第一部舞剧”。

“即使犯错也要做点儿事。”如今的他回忆起当年的举措仍然毫不犹豫。那是他多年的坚守,“无论经商还是做官都在内心保持着一块纯粹的地方,以备回到书桌上的那一天。”他说。

从商,他以信誉为天条,敢于探索。虽然因为某些超前行为,曾多次被通报,但他坚持“即使犯错也要做点儿事”。

从政,他时刻提醒自己要保持自己的个性,不能把自己框定在单一的色彩、固定的模式下去思考。他提醒自己保持的一个底线就是自我思考——做点儿事。

现在,他的理念终于找到了更大的平台,身为河南省文化产业投资责任有限公司董事长,他把对艺术和文化的热情全部释放到产业开发上。太极、嵩山、中原民居、朱仙镇木版年画、淮阳泥泥狗等等。

齐岸青说起那些传统艺术,语言突然丰富起来,激情四射。他讲城市的文化的规划、旅游、动漫产业的开发……

那是河南省文化产业的载体,是齐岸青的梦想。

文人的感性与商人的理性

他保留着文人的情怀,又深谙商业的真谛,强迫自己以商业的规则做事。他的追求使他有着不同的经历,经历也在改变着他的性情。多次的转型在他身上留下了印记。

至今,他最为得意的不是其他作品,而是合作过的人都说“跟齐岸青做生意,用不着签合同”。他认为那是对自己最高的评价。同时,他又清醒地知道:“你在企业,就不能做事时把个人的个性放得很大,你的本质是追求利润。”

这与当年的书生意气不同。当年,齐岸青第一次将从英国引进的电视剧商业化运作的时候,某省台曾拉攏其他电视台结盟封杀他。但是由于《CI5行动》运作得极其成功,后来其他电视台纷纷反水购买该片,从来不买片的那家省级电视台也不得不出高价购买。齐岸青却决定不再卖给他,给多少钱也不卖。多年之后,当他早已习惯不以自己的性情而是公司的利益来选择做事的方法、方式,回顾这段故事时说:“太情绪化了,现在肯定不会了。”

如今的他不会为了一时的意气而忽略商业利益,不再以个人的好恶来看待问题。如今他那如小图书馆一样的藏书也不再随他搬来搬去。但是,性情很难改变。在商人的身份下,在追求利润的过程中,内心的天性使他无法忽略某些因素。两种身份的夹击使他充满矛盾。

他有着文人的感性与商人的理性。说话时而严谨,深思良久而沉默不语,时而率性直爽,言语诙谐、激烈。

他把职业上的频繁变动——平均每4年换一次工作的行为归结于个人的躁动感。“想体验更多的事情,所以做了很多选择。”这是他与有着“空想主义”色彩的文人的不同——他敢于实践。“喜欢有点想法,并设法把想法变成现实,并且老觉得别人没自己做得好,非得亲力而为不可。”他说。他自嘲是自负等所有的缺点让他一路走下来。

但在行动上,他有着实践者的严谨和理性。他早在1988年就强调细节决定成败。“探索者一定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知道自己没有任何的退路,知道上天没有给一次失败的机会。”他形容多年来自己做事的心态。

他生性温和,做事要求却极为严苛。很少对自己满意,也极少表扬他人。公司上下,工作上大家会从内心惧怕他,离开工作环境,大多数人可以拿他开心。

他不喜欢热闹,甚至恐惧抛头露面的场合,却为了商业上的营销,追求做事的高调。在刚刚接任郑州市文化局局长时,他曾扬言要做中国最优秀的文化局长。

他说:“低调做人,高调做事。”

他有着细腻的内心和文学化的性情。他的半自传体小说《文革时代的人生苦旅:父亲纪事》感情细腻,文笔优美。

他向往简单的生活。他对我说,现在我特别特别渴望的就是能够退下来,喝个小酒,沏杯清茶,写点东西,毕竟丢得太久了,可就是丢不下手头的活儿。

他的声音越来越低,我知道现实的工作与心中的梦想一直是他的矛盾。文人的心性与商业的追求,把他揉成一个矛盾的个体。

河南文化一定要走出去

在河南文化产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的平台上,齐岸青清晰地知道,文化产业具有极强的特质,具有无限的生命力。之所以优于其他产业的发展,就在于其产业形态的定性与界限是模糊的,它具有极大的渗透性、穿透力和亲和力来影响其他行业发展。

然而,文化资源不同于其他传统资源,因此不能把自己的所谓文化资源当宝贝藏着、掖着,煤炭、石油藏久了值钱,文化如果不推出去就一文不值。不能按照传统产业的所谓招商引资概念来看待文化产业,不能故步自封,要大气地走出去。

身为湖北人的齐岸青,自幼在河南长大,深谙河南省情。源远流长的黄河,哺育了中华民族,河南作为文化大省,虽然具有丰富的文化资源,但客观地说,文化产业发展其实还处在初级阶段,还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他认为,目前中原经济区战略的提出,洞开一条大道,中原经济区看起来是个区域经济的概念,但其实是极大地突破了地域文化的局限性,第一次把河南带出了地区的狭义,重新寻回了中原文化的创造力和再生空间。

所以,齐岸青有了对文化特性的把握,就会产生文化自信,就会有产业的创造。

2010年,在筹划河南旅游宣传片时,齐岸青创作了一句广告语:“记忆中原,老家河南。”用老家这个日常生活的俗语,让河南的根文化、姓氏血缘变成可以触摸到的亲情和大众化的传播,广告受到广泛好评。但齐岸青没有止于此,把“老家”注册了上百项商标专利,开发了“老家小路”、“老家客栈”、“老家茶坊”、“老家酒”等10多种业态和上百种延伸产品,成为公司的品牌,收到良好经济效益。这也证明只要给中原文化注入鲜活的、新生的因素,就会激活沉睡的资源,形成充沛的、文化的个性。

齐岸青认为文化“走出去”有两层含义:一是在外建平台、找出口,将文化元素转化成形象或文化产品推介出去,在全国以至世界形成渗透及影响。

河南文化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与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共同创办的《中国电视动画》月刊,与中央电视台新影制作中心合作创办的CCTV—新科动漫频道,就使河南的动漫产品及公司创建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有了国家级的播出通道及媒介平台,其影响力、放大效应不言而喻。公司在北京成立北京星工厂传媒技术有限公司,从事专业的影视剧创作、拍摄及发行工作。选择有市场效应的河南题材进行影视剧定制,他策划的中原迁徙史的13集大型纪录片《大迁徙》,拍摄历时两年,现已进入后期制作阶段,近期也计划在央视纪录频道播出。他还在创作30集的电视剧《太极道》即将投入拍摄。

二是走出去、推广开还要能引进来、聚起来。中原文化深厚但引爆力弱,缺的是资本和人才这两个引爆点。有了名声、形象在外的抓手、源头和平台,就可以把人才、资本、技术聚集来,形成更深、更广、当量更强的“核聚变”。

一抹阳光从窗外撒了进来,我们谈兴正浓。此时的齐岸青如同30多年前的文学青年,一腔热血和激情。然而,又像一位精明的赶海人,需洞察风起云涌,潮起潮落……

猜你喜欢
河南文化产业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出彩河南
河南:过大年,逛庙会
谁远谁近?
河南:走进就业的春天
放歌河南
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