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园春》对河南戏曲的影响

2012-04-29 15:00:34程瑞雪
群文天地 2012年6期
关键词:戏迷剧种河南

摘要:具有中国古老文明的中原戏曲文化艺术是中原民族文化的优秀代表,在世界上享有极高的声誉,戏曲引导着人们的价值观念,完成了几千年古老文明的传承。二十世纪末,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河南地方戏曲没能赶上时代进步的步伐而逐步走向衰落。《梨园春》的出现给河南的戏曲的繁荣和发展带来了新的希望。十多年来《梨园春》顺应历史潮流,适应了广大观众的审美趣味和欣赏水平,使河南地方戏曲赢得了观众,逐步摆脱危机。

中国古老的戏曲艺术与广大老百姓的生活连为一体,是中国人民尤其是中原人民最普遍的精神娱乐方式。自八十年代以来,中国人民逐渐接受了现代文化的洗礼,传统戏曲这种具有强烈艺术特色的单一精神娱乐方式远远不能满足人民大众的娱乐需求。1994年,河南电视台勇于面对挑战,开办了面向普通观众的民俗化大众性电视戏曲栏目,1999年又增加了“戏迷擂台赛”板块,这一举措立即引起了广大戏迷的积极响应。《梨园春》从河南的三大地方剧种豫剧、曲剧、越调开赛,从河南的少数剧种到全国其他省份剧种;参赛者从河南渐渐延伸到全国甚至海外;从三四岁孩童到八十岁老人。十几年来,《梨园春》坚持以独特的节目创意、走平民化道路的宗旨和现代化管理手段,做到了传统戏曲社会效益、文化效益和经济效益供应的创举。

戏曲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舞台性、完整性、规范性、写意性、综合性几种鲜明的风格和特点。二十世纪末,大众文化生活内容及方式所发生的重大变对戏曲的传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国人娱乐的戏曲成了戏曲工作着和老年人无奈的自娱自乐。戏曲剧目的创作导向背离了广大观众的欣赏需求;戏曲演出市场萧条也是戏剧团体生存难以为继;观众层次的老化更使戏曲失去了观众的生力军;国营戏曲团体生存境况窘迫导致戏曲人才严重流;少数剧种的濒临灭绝更使河南地方戏曲的剧种急剧减少。

1994年10月开播的《梨园春》戏曲栏目的雏形有些稚嫩,形式比较单一,收视率也不高。自1999年栏目创新性改版之后,无论从播放时间上还是节目的内容上都争取到了尽可能多的观众。受其他娱乐节目的启发,栏目制作者推出了“戏迷擂台赛”这一环节,即可引起了观众的巨大反响,大大提高了《梨园春》栏目的受欢迎程度。自2000年以来,《梨园春》栏目创下了高收视率的骄人成绩,成为河南卫视收视率最高、观众最喜爱的栏目。《梨园春》栏目主要有欣赏类节目、参与类节目和其他内容构成,随着栏目的不断创新,节目内容时有小幅变动,这都体现了其求新、求美的栏目制作宗旨。

《梨园春》栏目以传统戏曲为内容依托,运用电视手段制作节目,又把大众传媒手段发挥到极致,走上了发展辉煌的道路。《梨园春》不仅立足河南,还走向全国、走向海外,连续举办了一系列重大活动。在《梨园春》的带动下,河南省内的十多家电视台也相继开办了类似的电视戏曲栏目,形成戏曲在河南遍地开花的繁荣景象。《梨园春》在戏曲传播上的贡献也是它连获殊荣。同时“梨园春现象”也引起了理论界和学术界的极大关注。

《梨园春》栏目历经十几年不衰,堪称为中国电视文化的一个神话和奇迹。走平民化道路的宗旨奠基了栏目的成功;栏目的创意有河南戏曲底蕴的大力支持;栏目成功运用了电视语言重塑传统戏曲的制作手法;新颖的节目制作手段更是《梨园春》栏目制胜的法宝。随着媒体对人们文化生活影响的日益深入,使得媒体本来作为一种社会效益的同时带来了更大的经济效益。《梨园春》栏目的企业化运作方式实现了文化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共赢,《梨园春》栏目的品牌知名度保证了它生存的经济基础,做到了艺术与商业的和谐共进。

《梨园春》栏目的成功也给河南地方戏曲的繁荣与发展带来了机会。地方戏曲有着扎实的群众基础,《梨园春》栏目才能吸引省内各地的戏曲爱好者争相参与。戏曲的大众通俗性和娱乐性得以恢复,原来隐性的戏曲观众群得到了集体的显露。河南人要实现戏曲的再次繁荣与发展,就必须要求戏曲从业人员提升自己的表演水平,改变职业观念,认识到戏曲的生命力在基层、在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特别是农村观众中。河南地方戏曲的创作也应该遵循地方戏曲的大众娱乐性,多创作一些老百姓喜欢看、愿意唱的好作品。新时期戏曲团体也应该认真借鉴《梨园春》的其他剧团一现代模式来运作、管理传统戏曲的成功经验,寻求适合市场经济的经营模式和生存方式。

博大精深的中原文化赋予《梨园春》栏目无限生命力,给予它取之不尽的文化宝藏。《梨园春》栏目对河南地方戏曲产生的影响是深远而长久的,它使原来隐藏在民间的戏迷们在短时间得到显现,培养了大量的少年和幼年戏迷,激活了河南的演出市场,使河南的戏剧团体和地方剧种迎来了发展振兴的新时机。我期待着河南戏曲能从《梨园春》的成功中找到自己繁荣和发展的道路,使我们民族民间传统艺术继续大方光彩。

参考文献:

[1]路应昆.戏曲艺术论[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

[2]余秋雨.戏曲观众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3]童政.“梨园春”栏目导演阐述[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0(11).

[4]李素霞.浅说梨园春[J].东方艺术,2001(03).

[5]范成达.对地方剧团生存现状的思考[J].中国戏剧,2006(04).

[6]刘敏言.《梨园春》品牌戏曲栏目的成功因素分析[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4(12).

(作者简介:程瑞雪(1979.4-),女,河南淮滨人,硕士研究生,讲师,河南大学艺术学院,研究方向:声乐。)

猜你喜欢
戏迷剧种河南
我家的戏迷外公
小主人报(2022年11期)2022-08-23 05:27:48
“秧歌”的戏剧化与“剧种”定型
戏曲研究(2021年4期)2021-06-05 07:10:00
《中国戏曲剧种剧种全集》(西藏卷)首出成果
出彩河南
青年歌声(2019年7期)2019-07-26 08:34:58
小戏迷登台
河南:过大年,逛庙会
金桥(2018年3期)2018-12-06 09:05:34
丁洋澜??《小戏迷》
河南:走进就业的春天
人大建设(2017年11期)2017-04-20 08:22:39
放歌河南
人大建设(2017年5期)2017-04-18 12:57:43
乱谭小剧种
中华戏曲(2017年2期)2017-02-16 06:5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