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慧盛
摘要: 随着高职教育国际化进程的推进,如何提高外籍教师聘用效益成为了不少高职院校思考的课题之一。本文主要通过分析目前高职院校外教资源聘用效益低下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 外籍教师聘用效益高职教育
进入二十一世纪,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趋势日益强劲,全国不少高职院校提出国际化办学发展的新思路。“国际化要求教师、学生出访、交流,但重要的是在校园内进行的国际交流”。(2004年中国教育绿皮书)鉴于我国多数高职院校的办学现状,全面实现师生出国交流无疑有一定困难,因此,校园内的国际交流就显得尤为重要。优秀的外教资源是我国高职院校引智的重要成果。聘请优秀的外教资源不仅能提高高职院校外语和部分专业的教学水平,还是高职院校实现国际化办学路径中的重要因子。因此,关于如何提高外教资源的聘用效益,充分发挥其在高职院校国际化路径中的重要作用就成了一个不容忽视的课题。
一、高职院校外教资源的聘用效益普遍低下
(一)聘任渠道单一,优秀外教资源较少。
目前我国多数高职院校聘任了数目不少的外教,聘任时长一般为1—2年。学校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人力,但外教在学校教学、建设中发挥的作用却极其有限,有些甚至不能达到教学的基本要求。究其原因,其中一个重要根源是多数高职院校招聘渠道单一,聘任的外籍教师除了国籍优势外,还缺乏基本的教学和科研能力,无法融入高校的教学环境。许多高职院校聘请外籍教师时只注重满足教学部门的数量要求,对引进外教的素质、能力和水平缺乏必需的考察。
(二)外教管理不够规范。
高职院校与外教签订的多为短期合同,学校的教务和人事部对外籍教师的激励及约束力都不大。学校外事办按照系部要求完成外籍教师招聘后,系部负责把课程表、教材等相关事宜传达给外教。在接下来的教学工作中,若是外教并无重大过错或意外事故,则不少院校基本忽视了进一步的管理、监督和评估,听之任之,导致外教教学等工作缺乏亮点和效益。
(三)外教资源辐射作用不强,双教缺少深层合作。
高职院校近些年开始思考高职教育国际化等课题,学校专职教师除了自身教学工作外还承担了科研、学生社团、社会服务等工作。然而,学校高薪聘请的外籍教师似乎并未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外籍教师较少参加科研、学生指导、教研室等工作。由此产生的结果是:一方面,外教的潜力没有得到充分挖掘,他们普遍感到没有完全融入学校氛围,与中方师生终有隔阂。另一方面,学校在国际化建设中需要营造的校园文化、优质教材、先进的课堂教学及评估体系等项目上缺少必要的元语言文化支撑,且中外教深层次合作的缺乏导致中外教师资源利用的不平衡及纯正英语文化资源的严重浪费。
二、提高外教资源聘用效益的思考
(一)拓宽聘任渠道,把好聘请关。
拓宽聘任渠道,把好聘请关是提高外教聘用效益的前提。高水平的外教应该是有丰富教学经验和高层次语言教学研究能力的外籍教师。许多高职院校开始外教招聘工作为时不久。经验的缺乏和渠道的单一致使这些院校只能简单地满足招聘的数量,而无法真正聘任到优秀的外教为其教学等工作服务。以往国外对中国外教招聘和使用的评论便是:“If it walks,and talks English,it is OK.”(只要是个会讲英语的人都行。)随着高职院校国际化发展的需要,这样的外教资源显然已无法满足学校的要求。因此,高职院校各相关部门应通力合作,努力拓宽聘任渠道,积极寻求高素质的外籍教师资源。
以下渠道均可作为高职院校招聘外教的途径:(1)国家外专局人才库;(2)教委对外交流协会;(3)学校所在地政府间协议;(4)校际关系;(5)参加国际学术会议;(6)出国进修、访问人员及其导师推荐;(7)有关国际学术团体、群众团体和服务组织中介;(8)个人自荐与私人推荐;(9)委托以往聘请过的专家推荐;(10)兄弟院校相互协作、推荐、转请转聘等。
其中,目前许多高职院校采用较多的途径为通过中介公司。该途径虽然便利却存在较大弊端:学校不但要付给中介公司高额的中介费,而且学校无从了解外教本人。高职院校若是期望聘请到较为满意的外教,必须能够与外教有过接触,如通过写信、打电话、视频、面试等方式对他们有初步的了解。这就需要国际交流处分管外教管理工作人员积极耐心地从网上查询资料,通过私人海外关系,或者通过参加国外的招聘会等方式聘任外教。此外,鉴于我国目前高职院校一般缺少与国外办学机构的广泛联系,吸引高素质外籍教师有一定困难,因此学校相关部门应该注意优秀外教资源的积累,建立优秀外教资源库。
(二)注重外教管理,完善评估体系。
1.加强岗前培训
为加强外教管理,提高聘用效益,岗前培训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在外籍教师来华之前,工作人员可以通过电子邮件、信件、电话等向他们介绍学校的基本情况。来校后,外事办等部门应安排相关人员对他们进行岗前培训,让他们熟悉我国的国情、民情、文化传统和法律常识,则学校历史、现状和发展前景等。若是已有几年的外教招聘经验,则学校不妨考虑安排外教和其他师生一起制定上述岗前培训内容一本通(英文版),方便后续系统、有效地使用。
2.明确签署合同
任教一学期以上的外籍教师必须与学校签订合同,明确聘用双方的责、权、利。合同的订立必须使用国家外专局《外国文教专家聘用合同管理暂行办法》所规定的标准合同。除了国家外专局的标准合同外,应该结合本校的具体情况制定合同附件。合同要考虑周密,条文的表述要尽可能明确,要强调合同条文的解释权属于学校。在合同附件中,要注意强调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外教的宗教信仰自由问题;外教的工作职责问题;外教的待遇问题;外教的奖惩问题等。
3.配备合作教师
外籍教师到校后,学校要给他们配备一对一合作教师。具体工作为指导外教制订学期教学计划,包括教材的选择、教学内容、课时安排等。了解外教的教学质量,不定期听课并做出教学质量评估。期末帮助外教一起制定试卷、考查方式等。合作教师的主要职责为:服务、学习、桥梁。除了帮助外教适应教学环境外,平时还需要尽可能地为外教解决工作、生活上的一些问题。鉴于合作教师的工作量较大,学校应给予一定的补贴。
4.完善评估体系
通过系部与外事办等部门的合作,定期对外籍教师进行目标管理和教学评估,使效益通过指标加以量化。教学评估是外教管理的重要内容,是衡量聘用效益的关键环节。评估的主要内容为:检查外教备课笔记,了解教学进度;组织专家听课,召开学生座谈会,了解其课前准备、教学态度、教学能力、教学效果和学生的满意程度;召开教师座谈会,了解其参加教研活动和协作配合的情况等。教学评估的结论作为奖优罚劣的依据,教学效果好、学生满意度高的,应当给予精神和物质的奖励;对存在的问题,一般给予提醒,严重的予以批评,限期改正。教学评估的结论可作为外教去留的依据。
5.增加人性沟通
外籍教师一般孤身一人来到中国,人生地不熟的环境、困难的语言沟通及差异较大的生活方式都会让他们倍感疲惫。作为他们的工作单位,学校相关工作人员应该充分理解他们、尊重他们。除了为外教提供必要的生活用品外,学校还可以考虑从生活上关心他们。例如:安排外教参加圣诞节的活动;给他们发去生日祝福,提供一份小礼物;邀请他们参加学校的大型活动等。“外事无小事”。学校的人文关怀能让外籍教师尽快融入环境,更好地为学校建设服务。
(三)探索双教合作,拓展外教的跨文化渗透功能。
高职院校聘请外籍教师需要花费较大的人力和财力。然而,不少院校对外教的聘用效益颇为失望:多数外籍教师只是承担了英语专业或其他相关专业的英语口语课程,中外教师之间的合作极为缺乏。探索双教合作、充分拓展外教的跨文化渗透功能是实现外教在高职院校国际化建设中发挥作用的重要途径。
外籍教师除了承担口语类等课程教学外,学校还可安排他们参加一些其他的校园建设项目,充分实现外教的跨文化渗透功能。如:外语培训班。外籍教师可为学校的出国预留人员和青年教师提供语言培训;教研交流会。部分外籍教师除了自身的语言优势外,还具有较强的教学能力、一定的专业国际化视野。因此,学校可通过充分了解外籍教师的专业研究方向,每月开一次中外教师教研交流会;提升学生国际化能力。学校可以充分利用外教资源,创造良好的课外国际文化。实施方式主要为通过学院的社团、大赛、橱窗栏、校广播电台等组织外教和学生做语言和文化上的交流等;中外教师共同授课。尝试口语类等课程的双教合作授课、共同研讨教材、共同命题等;建设外教资源库,探索国际远程教育的可行性等。
三、结语
高职院校聘请外教是自身发展中一项长期的重要工作,也是高职教育国际化进程中不容忽视的问题。学校应该从管理入手,建立一支稳定的外教队伍,完善各种机制,充分地发挥外教资源优势,提高外教聘任的效益,从而促进高职院校国际化建设的进程。
参考文献:
[1]殷丽娜.对高校外籍教师管理工作的一些思考[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
[2]林浩.加强外教管理提高聘用效益[J].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学报,2005,(3).
[3]龙海平,阮艺华.关于高职院校外教聘请过程中若干问题的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2009,(11).
本文为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国际化发展专项课题部分研究成果(2011GZ06“浅谈外籍教师在高校国际化路径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