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冬岩 董力燕
传统的翻译理论认为译者在翻译中扮演的是仆人、隐形人的角色,之所以有人会把“仆人”视为译者所担当的传统角色,首先是因为这一角色的定位是历史形成的,且己经成为一种普遍的观念,深深地扎根于人们的头脑之中。其次,对于译者本人而言,由于传统的观念总是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自觉不自觉地在翻译工作中,将自己定位于“仆人”的位置。作为“仆人”的译者他必须得伺候好两个主人——原文作者与目的语读者,这就要求译者在翻译中成为一个“隐性人”。作为“隐性人”,译者在翻译时就得不留痕迹地再现原著的精神风貌,这是一种理想主义的主张。这种主张要求译者放弃自己的个性,放弃自己的语言风格,从而躲在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角落。这种要求译者成为“隐性人”的观点在今天还有着广阔的市场。
无论是“仆人”还是“隐性人”,作为译者传统的身份在当代受到了来自实践与理论两方面的挑战。从翻译实践方面看,对原作的亦步亦趋,并不完全能保证译者履行好忠实的仆人的职责,语言与文化的实际差异构成了译者忠实的局限。从理论方面看,现代解释学认为,文本的意义是开放的,译者是带着融合时代观念、民族观念、文化观念及自我个性特征的“前理解”面对原作的,因而译者所理解的文本的意义己经与原作者对文本意义的理解有所不同。如果说这是一种偏见,那么这也是一种合法的偏见。这种带有历史性的“前理解”和“偏见”,才是译者理解原文的视域基点。
主体性研究是一个“多少带有哲学和思辨意味的选题,必须借助一个足够成熟且自身极富渗透力的理论体系”。解释学是对“意义”和理解行为的研究,探究理解和解释现象的本质和特征以及得以发生的条件和普遍规律。它强调理解的历史性、有限性,正因为理解行为具有不可或缺的“前理解”,它所产生的意义便不会是纯客观的,而是带有主体“成见”的新的意义,理解过程绝不会最终完成,而是始终开放的、有所期待、有所创新。理解活动是一个“视域融合”的过程:理解绝不是理解者完全放弃自我,而是从自我出发,与文本的视域融合,从而不断扩展和丰富自己原有的视域,并最终形成一种过去与现在、传统与当下、文本与自我相互交流与补充的新的意识整体。译者是翻译活动的主体,是原语与译语、原语文化与译语文化的中介。而主体性则是指主体的本质特性。“具体地说,主体性是指主体在对象性活动中本质力量的外化,能动地改造客体、影响客体、控制客体,使客体为主体服务的特性。”主观能动性是主体性最重要的特征。译者主体性表现为译者的主观能动性,即译者作为翻译主体,必须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一方面译者在进行翻译之前,要充分调动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对原文进行认真解读;另一方面当译者进人翻译阶段后,又要把自己作为原文的解释者,充分发挥自己的文学鉴赏力和分析能力,分析原文作品的思想内涵,在从原语到译语的转换过程中,必须再现原作的风格、思想主题。最后,译者还要争取保持译作与原作的平衡。可以说译者的主体性就是指译者在接受原作并在充分尊重原作的前提下,为了完成译语的文化要求和读者要求而表现出的主观能动性。其基本特征是译者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名胜古迹作为一种无声的语言,需要译者的理解和解释之后的国际传达,即翻译,才能为世界人民所知。而翻译中的文化障碍是不容忽视的,这同时也造就了译者的主体性回归。因为语言本身是带有一定社会文化特征的。在翻译名胜古迹旅游文本时,译者不但要以正确的形式尽量传达出准确的语义,还应了解名胜古迹和接受者背后的文化,正是这种语言与文化的不可分割性,使得我们唯有重视语言间的文化差异,深刻理解各自的社会背景和文化内涵,才能跨越语言鸿沟,准确地表达出原文所承载的思想与涵义。因此,名胜古迹的翻译活动本身就涉及一个对文化进行理解并解释的问题,涉及两种文化的对比研究和互动关系,而译者面临的第一个困难就是对名胜古迹归属文化的理解。同时要不断地进行原语和目的语两种文化的比较,通过比较寻找与原文相当的“对等词”,因为真正的对等应该是在各自文化里的含义、作用、范围、情感色彩、影响等等都相当。
译者的辛勤劳动使得一国文化遗产为全世界人民所用,他们做出的文化比较更加细致、深入。译者处理的是个别词,但是面对的则是两大片文化。因此,可以说,名胜古迹翻译作品能否使不同国家或民族相互沟通,不仅取决于译者对原作语言本身的理解和解释,而且取决于他对原作语言所负载的文化因素及其意蕴的理解和解释。
在名胜古迹旅游文本汉英翻译过程中,译者是带着自己的“前理解”进入文本世界的,当译者把原作引入一种新的语言与文化环境时,原文文本所赖以生存的条件与环境发生了变化,原作不可避免的发生了变形。这种变形一方面缘于翻译的局限(因为两种语言存在着某种不同程度的差异),另一方面则源自译者自身的“前理解”与名胜古迹原文本的创作者达到某种“视域融合”。这种新的文本既不同于原文,又不同于译者所理解的文本,而是原作者与译者所理解文本之间的“视域融合”。由于文本意义的不确定性且向未来开放,传统的“忠实”与“等效”的翻译原则就受到根本性的冲击,与这种翻译原则相联系的译者的传统身份——“仆人”、“隐形人”,在这种新的理论语境下将失去其存在的合法性。
根据解释学原则,人们面对文本所达到的理解只能是文本与主体之间的融合,每一译者面对同一文本所获的最终意义是不同的,它只能是不同译者面对同一文本时所达成的一种新的“视域融合”,而文本作者的原义在不同理解者的解释中演变为一系列他者,因而,译者根本无法复制文本作者的原义。我们如果把名胜古迹原文视域看作是一个主体的话,那么翻译过程就是原文视域和译者视域两个主体的沟通,这既意味着跨文化交流的启动,又意味着把这种交流纳入到人的精神活动中去,体现出明显的“主体间性”(即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而这种沟通又是以译者的活动为主导的,翻译行为首先是译者的操纵行为,没有译者就没有翻译活动,自然也就没有译文的出现。
译者决定了译本的质量。在名胜古迹翻译过程中,译者首先要对原作进行解读和解释,之后,译者完成译本。显然,这个过程是主观的,因为译者的主体意识参与其中。对同一个文本,不同译者会有不同的解释,这是由译者本人的经验、情感、艺术成就、价值观、思维方式以及生活环境等差异造成的。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发挥其主体性,选择恰当的策略和语言表达来传达原文的信息和神韵。
翻译工作者肩负着传播中华文化的光荣使命。随着名胜古迹翻译研究的不断深入,译者的主体地位将日益凸显,无论从文化角度还是从翻译过程来看,解释学视野都为译者主体地位的回归提供了充分的哲学基础。
注:本文系2011年度保定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201103050)和2011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201103037)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薛冬岩,河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董力燕,河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