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科馆员服务模式的改进与创新

2012-04-29 07:17:18徐红
群文天地 2012年6期
关键词:学科馆员服务模式改进

摘要:学科馆员服务模式的产生源自于用户需求的变化,在现代社会快速发展变化的信息条件下,我国学科馆员应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充分掌握新的专业理论、专业知识及新的专业技能,努力在各个方面不断改进和创新服务模式,达到学科馆员的科学和谐发展及为用户提供高水平、高质量的服务的目标。本文就学科馆员服务模式的改进与创新进行简单的分析探讨。

关键词:学科馆员;服务模式;改进;创新

学科馆员(Subject Librarian)最早出现于二十世纪70年代,是不仅精通图书情报专业知识,还熟悉甚至精通某一学科或某几门学科专业知识,能为相应学科工作者提供高层次信息服务,一般具有较强的文献信息检索、组织能力和学科专业文献收集整理、分析研究能力,并具有良好的思想素质、职业道德和爱岗敬业精神的图书馆员。有效的联络交流是开展学科馆员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其最终目的是和用户建立一种信任机制,并保持一种长期稳定的协作关系。学科馆员服务模式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进步,需要进行一定的改进与创新,以适应当下社会的信息发展形势与特点。

一、学科馆员服务模式的改进与创新

(一)开展先进的导航化服务

学科馆员具有专业的引导作用,应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以网络为平台,以电子图书馆为资源,以为用户提供最高效、最便捷的服务为目标,建立起诸如知识分类体系导航、资源类型导航等资源信息导航网站。学科馆员需充分掌握利用图书情报专业知识和相关学科专业知识及大量相关学科最前沿的信息,为用户提供最优的导航化服务,对用户进行专业的指导培训,使用户准确而快捷地得到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

(二)建立整合化服务,提高合作化服务质量

学科馆员应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对各类信息资源进行判断,及时准确的筛选有价值的信息,并加以优化整合,进而开发出新的知识点及相关关联,通过有效的提取、鉴别、筛选、拓展、挖掘,将大量的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制作成为专题文献。随着现代信息资源的快速扩张,不断增长的大量不同学科用户对信息的需求越来越广泛,要求也越来越高。学科馆员必须走合作化的道路,切实完善合作化咨询服务。学科馆员可以建立学科馆员平台的沟通渠道,通过互相协作,互通有无,取长补短,真正实现服务共享、资源共享、互利双赢的目的。也可以给用户推荐最好的学科馆员或是让用户选择最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学科馆员,以便于优化服务质量。

(三)加强学科联络交流,建立良好用户关系

开展学科馆员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有效的联络交流,最终目的是和用户建立起信任关系且保持长期稳定的协作关系。学科馆员自身的沟通联络能力在与用户交流合作时非常重要,学科馆员要不断加强自身沟通联络技能的培养,以便于更好的与用户沟通联络,提高服务质量。学科馆员应有意识地培养与用户的交流沟通能力,通过各种渠道发现、了解、分析用户的具体需求,建立详细的用户需求档案,通过正式和非正式的交流方式,真正的融入到用户中,取得用户的高度信任,与用户建立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

(四)开展个性化服务

随着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进步,用户对信息的要求越来越高,文献信息服务应该呈现出前沿性、多元化、个性化的趋势。学科馆员的服务应突出个性化,根据用户对信息需求的不同特性,及时制定出相应对的服务对策,建立起个性化服务模式,进行针对性的用户服务。学科馆员可以利用网络的平台,为用户建立“网上图书馆”, 根据用户的需求,帮助用户建立个性化的信息资源网页,为用户提供具有针对性的相关信息服务,切实、认真提高服务质量,使用户享受到真正的深层次、专业、精品、最新的优质个性化服务。学科馆员在与用户长期的合作中,要详细了解用户的各种需求,弄清楚每个用户的各种需求特点和方式,根据所了解的用户特征,建立用户个人档案,并及时制定出切实可行、高效便捷的个性化服务策略。

二、学科馆员服务模式改进创新的意义

学科馆员服务模式的改进与创新,有助于推动现代社会高速发展进步的信息化服务工作;有利于扩大图书馆影响,提升图书馆的公众地位;有利于提高大量资源的利用率,进一步进行服务工作。学科馆员服务模式的改进与创新,必须根据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才能使学科馆员服务工作正确、合理的快速发展。学科馆员服务模式是图书馆服务创新的必然产物,根本目的是在科学、合理的体系的制约下,为用户提供专业化的深层次最新信息需求,提高用户所需信息的自我获取能力,实现优质的信息服务,扩大图书馆的影响,从根本上提高图书馆的公众地位。

三、结语

学科馆员是由专题服务人员不断迸化发展起来的学科文献信息专家,是学科信息资源的传播者、导航者、组织者,是长期创新服务的必然结果。在现代社会飞速发展进步的网络信息时代,面对现代各种不同的大量信息资源,学科馆员要立足现状,不断改进与创新服务模式,完善服务体系,提高服务质量,跟随新时期社会时代的步伐,不断的实现自身的科学发展进步。

参考文献:

[1]唐艳.新时期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服务模式对比分析[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6).

[2]陈永平.论学科馆员协同互动服务模式的构建[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8(6).

[3]李宝群.论学科馆员服务模式的拓展和创新[J].甘肃科技纵横,2010(4).

(作者简介:徐红 (1958.5-),女,湖北武汉人,图书馆员,本科,武汉图书馆,研究方向:图书馆与读者工作。)

猜你喜欢
学科馆员服务模式改进
基于学习路径图的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培训体系探究
人力资源管理视角下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的专业化发展
基于云计算的数字图书馆建设与服务模式研究
文化馆总分馆制服务模式的实施探索
高校图书馆嵌入式学科服务探析
科技视界(2016年18期)2016-11-03 23:46:35
基于用户馆文献传递服务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基于物联网的健康管理服务模式
论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不足与完善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6:57:20
高校安全隐患与安全设施改进研究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5:02:12
“慕课”教学的“八年之痒”
大学教育(2016年9期)2016-10-09 08:0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