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榆县发展农村文化的成功经验

2012-04-29 00:44:03孟繁华
群文天地 2012年6期
关键词:农村文化旅游文化民间文化

孟繁华

摘要: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也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对此,吉林省通榆县因地制宜,突出地方特色,大力发展农村文化,极大地提升了城市的软实力,推动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关键词:农村文化;旅游文化;民间文化;娱乐文化

通榆县位于科尔沁草原深处,是一个远近闻名的文化之乡。近年来,在和谐社会建设中,这个县十分注重文化建设,通过弘扬传统文化和建设现代文化,形成了具有吉林西部特色的和谐文化。

一、旅游文化渐兴渐起

通榆县旅游资源丰厚,境内的向海保护区已成为AAAA级旅游区,“美在原始,贵在天然”的风光,使人流连忘返。在追求“原生态”已成为时尚的今天,通榆吸引了国内外游客的眼球。近年来,到通榆县旅游观光的人日益增多。通榆人抓住这一契机,大力兴办旅游产业。前些年,吉林电视台制作的电视风光片《家在向海》曾在国际上获得大奖,并多次在中央电视台、吉林电视台等主流媒体播出,大大地提升了通榆及向海的知名度。目前,他们已连续举办5届以“中国向海”为品牌的生态旅游节。与此同时,系列文化旅游如“包拉温都杏花节”、“兴隆山蒙古黄榆节”、“郁洋淀民俗文化节”随之兴起。在做强旅游业这个大餐中,他们注重旅游文化建设,使到通榆旅游观光的人除了可以欣赏到“沙丘榆林、湖泊水域、蒲草苇荡、羊草草原”等独特湿地的自然景观,丹顶鹤、蒙古黄榆等数百种动植物,还可以欣赏到极具西部蒙古族特色的旅游文化。今年的旅游文化节又有了新的发展,中国向海特色餐大赛、环向海湖汽车越野赛、商贸洽谈会、生态旅游书画摄影采风、生态旅游论坛等,极大地吸引了省内外、国内外相关人士。围绕向海的风光摄影作品也多次在国内外展出,彰显了向海的美丽风光。今年,他们还邀请著名剧作家冯延飞到通榆向海创作了系列电视剧《永远的田野》,预计明年可在向海开机,这又将向世人展示向海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地方文化。

二、民间文化又见奇葩

通榆县民间文化底蕴丰厚,其中,通榆的年画闻名省内外。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审美情趣发生了变化。为了适应这种变化,2003年底,通榆县成立了民间文艺家协会,旨在吸纳和汇聚民间工艺人才,创作研发各种民间工艺产品。著名年画家、摄影家谷学忠,在创作收藏年画的同时,又创作了《百鹤风流》摄影集,让人们享受了光与影带来的惬意和遐思,无不叹为观止。民间艺术家李国祥创作的巧色石雕已走出了吉林,进入全国展会,展示了吉林人的心灵手巧与独具匠心。费景轩、杨丽娜创作的国家专利油笔花鸟画,开了油笔创作的先河,细腻到了极致的工笔,让人爱不释手。当年12岁就闻名全国的剪纸艺术家王岩已带出了一批剪纸队伍,剪纸作品多次被带出国门,飘洋过海。2004年,通榆县民间文艺家协会举办了“民间工艺精品展”,2005年又举办了“民间工艺商品展”。今年通榆县民间文艺家协会又承办了白城文艺家协会与白城市博物馆主办的《天工》报。县作家协会还创办了《风车》杂志,在县内产生了良好的影响。面对新的形势,通榆县民间艺术创作已经实现了新的继承和发展,向世人展示出了新的风貌。

三、娱乐文化丰富多彩

市场经济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使人们在承受生活压力的同时,渴望感受一种解脱出来的轻松和愉悦。为满足人们的这一需求,2003年,通榆县剧团排演了话剧《春寒惊雷》,并在县内演出的同时,进行了全国巡演,拉开了通榆专业剧团走向市场的序幕。这个县剧团演员李玉莲参演的《喜莲》,获全国农村题材小戏、小品调演银奖。有东北三省四大名丑之一之称的演员朱伟,多次参加演出电视剧,常年活跃在通榆以及省内外的艺术舞台上。这个县每年还数次邀请其他娱乐团体到通榆演出,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今年“十一”以来,县剧团每晚都举办“二人转剧场”,吸引了百姓的脚步,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好消遣。通榆鹤翔体育馆占地4200平方米,这里常年汇聚着来此健身的群众,自发形成了篮球俱乐部、乒乓球俱乐部,一些体育爱好者经常在这里切磋技艺。鹤乡广场上更是聚集了晨练的队伍,向人们展示优美的舞姿。这个县2001年组建了“夕阳红”老年合唱团,他们演出的节目第二年就在吉林电视台的“人间晚情”中专题播出。

四、影视文化悄然兴起

电视剧《永远的田野》于11月29日在中央电视台一套黄金时间播出。《永远的田野》作为“田野三部曲”的最后一部,以向海自然保护区为实景拍摄基地,主题更为深邃。电视剧从保护生态的角度出发,讲述了人与自然、人与生态、人与土地“大和谐”的主题。整部电视剧历时3年才最终打磨完成。剧中的农民开始有了环保理念,也知道了如何善待动物、善待大自然。最近,中央电视台又在向海开拍了新的电视剧《我的土地我的家》,此举进一步的提高了小县城通榆的知名度。

五、“墨宝园”书法主题园林文化一枝独秀

2010年7月,通榆县投资建设“墨宝园”文化园林工程。“墨宝园”是一座集国内外当代书法名家书法作品碑刻艺术和园林建筑艺术为一体,集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于一身的书法主题园林,是充分展现通榆地域文化、生态旅游文化特色的文化园林。“墨宝园”由“中国向海”四字组成,建成后鸟瞰“墨宝园”即为一枚篆刻大地印章,且每一字为相对独立的艺术字园区。

党的十七大报告和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指出,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对于一个城市来说,同样也需要拥有强大的文化软实力,才能建立自己的城市文化品牌。通榆县的文化建设毫无疑问为县城的文化建设与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在未来的几年当中,文化一定会给小县城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作者单位:中共吉林省通榆县委党校)

猜你喜欢
农村文化旅游文化民间文化
“一带一路”背景下沿线的民间文化档案保护
中文信息(2022年8期)2022-12-26 18:43:41
乳源再获命名“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源流(2021年11期)2021-03-25 10:32:07
吉林民间文化作家采风活动掠影
参花(上)(2017年9期)2017-09-16 05:04:12
巧借“翻转课堂”提升教学实效
我国旅游景区档案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川北大木偶旅游文化资源开发分析
戏剧之家(2016年21期)2016-11-23 22:25:06
加快农村文化发展 助力新农村建设
人间(2016年24期)2016-11-23 18:34:34
大连智慧旅游平台UI浪漫设计研究
艺术科技(2016年9期)2016-11-18 15:07:22
浅谈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构建新农村和谐社会之路径
戏剧之家(2016年15期)2016-08-15 20:27:01
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及对策
戏剧之家(2016年10期)2016-06-18 13:4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