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全体市民 打造城乡一体

2012-04-29 00:44:03戴德林张银龙
群文天地 2012年6期
关键词:市镇昆山城乡

戴德林 张银龙

2010年10月4日,联合国在上海举行世界人居日庆典活动,昆山市荣获“联合国人居奖”,成为该年度受联合国表彰的全球6个获奖者之一,也是中国唯一的获奖城市。昆山人锐意创新,赋予230万新老昆山人享受城市基本服务的权利,切合了2010世界人居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一主题,从而获得了这一全球人居领域最高荣誉。

与昆山城区仅一河之隔的周市镇,围绕转型升级这一中心工作,主动将乡镇的文化事业融入到城乡统筹发展格局中,着力突出文化事业的服务功能——服务市民,服务基层,服务当前的经济发展,努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综合配套改革,打造世界一流的“宜居城市”;为抒写“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一主题,添上了浓重的一笔。

一、协调社会转型

“文化转型”是一个整体性的概念,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的总体性变革。"文化转型"是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人们思想的解放,价值观念及其评价体系的更新。

周市镇地域上紧靠全国闻名的昆山经济开发区,是昆山中心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有独特的区域优势。全镇面积81.5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万,流动人口近20万。其经济基础雄厚,支柱产业发达,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连续多年位居昆山市前列。乡镇文化事业建设的“转型升级”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是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周市人清醒地认识到:必须加快文化建设事业的转型升级,才能跟上经济发展的步伐,才能满足全体市民日益高涨的文化需求。“转型升级”后的乡镇文化事业建设才能和全市的经济协调发展。

二、融入城乡统筹

城乡统筹发展是昆山市新时期的重要特征。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节点上的周市,紧跟市府的步伐,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一方面主动承接中心市区辐射,加快与中心市区的衔接;另一方面努力使文化建设事业向农村倾斜,为基层提供各类公共文化服务。

周市镇大胆谋划,勇于创新,先行先试。充分发挥工业化、城市化和经济国际化程度高的优势,着力推进在城乡发展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资源配置、公共服务、就业社保、生态建设、社会管理等方面的一体化发展。通过全面规划、论证,全力打造集行政、文化教育、休闲娱乐和商贸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昆山北部城市副中心,以实现文化建设事业城乡一体化发展“城乡社区携手共进”的宏伟蓝图。

三、推进转型升级

文化建设事业的转型升级是社会经济发展转型升级的必然规律。周市镇及时把握这一规律,从基层文化建设事业的基本要素和新市民对自身文化转型升级的需求考虑,从文化为民、文化惠民的角度出发,加快文化设施建设、管理方式、活动内容等方面的转型升级,通过文化建设事业的转型升级,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一)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转型升级

转型升级首先体现在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设计规划和建设标准。周市镇按照市府“市镇村三级文化设施建设”列入实事工程的原则,文体设施建设的力度空前加大。即将投入使用的文体中心,总投资1.88亿,占地面积46880平方米,建筑面积32000平方米,是一个集展览馆、篮球馆、游泳馆、图书馆、多功能演播厅、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设施,中心可以承载日益红火的群众文化体育活动的需求,不但能够解决周市镇文化活动的场地设施,而且还能够缓解昆山市区的文化设施紧张的问题。该镇建设中文体设施还有昆山市体育生态公园和市北农民公园等,周市镇依照城乡一体化的总体要求,把乡镇文体设施建设纳入城乡统筹范围,考虑为全体群众追求最大利益,主动承担大城市建设更多的责任。基本形成布局合理、发展均衡、服务优良、覆盖全镇、照应全市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体系。其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布局、规模、标准都已经远远超出了一个乡镇的需求。

(二)职能职责、管理方式的转型转型

乡镇文体站是基层文化单位,承担着指导组织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职能。面对群体更集中,文化的渴求更强烈,文化的多样性更明显,文化站的责任更重,工作量更大。努力让新老昆山市民处于一个高效生产、优质生活的和谐文化氛围中。文化体育活动无论内容还是形式,大多来源于城乡居民丰富的生产和生活实践,策划组织文化活动更要注重兼收并蓄,注重原有地域性的民俗民间文艺活动的传承发展,并且也重视现代的城市文明元素在活动中的呈现,通过丰富的文化体育活动,打造新一代有文化的市民。

管理上,无论是城市社区还是农村社区,集聚的新市民都将逐渐接受社区管理模式。对街道、村、社区建设文化中心给予一定的补助,造福于民,受惠于民。前年出台的《周市镇文化奖励政策实施意见》,其奖励的范围、标准、对象等也都体现了转型升级的要求以加强群众文艺队伍的扶持,加快体育人才的发掘培养,充分调动我镇文化体育工作者的积极性。

周市人相信,只要坚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着眼于长远,着眼于未来,着眼于科学发展。提高效能效率建设,加强队伍建设,在高质量完成今年文化事业建设目标的同时,积极制定谋划文化事业的“十二五”规划,努力打造文化事业的城乡一体化,使文化事业发展切实为全市经济发展助力。加大创先争优的力度,我们乡镇文化事业一定能够实现转型升级。

(作者单位:江苏省昆山市周市文体站)

猜你喜欢
市镇昆山城乡
黄问琴与昆山腔传承考
戏曲研究(2023年1期)2023-06-27 06:57:14
《昆山记》版本初探
戏曲研究(2023年1期)2023-06-27 06:55:30
黄旙绰与昆山腔考
戏曲研究(2022年2期)2022-10-24 01:54:42
论江南运河与沿岸市镇发展之关系
酉阳县涂市镇水稻绿色高质高效栽培技术
移风易俗的路径探索——基于涴市镇红光村乡村振兴促进会的分析
活力(2019年17期)2019-11-26 00:41:04
城乡涌动创业潮
红土地(2018年12期)2018-04-29 09:16:34
江南“鱼米之乡”——昆山
小主人报(2016年3期)2016-02-28 20:47:08
宋代草市镇研究中的定性与定量
城乡一体化要两个下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