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现课程理念 巧设作业类型

2012-04-29 00:44史之才曹瑞建
地理教育 2012年6期
关键词:作业分析能力

史之才 曹瑞建

河北省实施新课程已三年,随着课改的推进,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思想和教学方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设置和评价学生的作业才能体现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才能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学习、探索和实践?这一直是困扰教学工作者的问题。本文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看法与尝试。

1.口述型作业——培养语言表述能力

此类作业的设置既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但时间安排不能太长,可选在刚上课的3~5分钟让学生进行交流,内容为最近一周国内外媒体中有关地理方面的文章和信息或自己的生活体验。人人参与、形式自由,特别是鼓励学生讲出自己身边的地理事物、地理新闻或者是课堂地理知识在现实中的应用,培养学生以地理的观念和思维关心社会、关注生活,应用地理知识解释有关现象和问题的能力,牢固树立“生活地理”的学习观念。

例如,在学习区域地理时,可安排如下口述型作业。

时间安排:每节课刚上课的3~5分钟

内容选择:世界或中国的某个区域,该区域可以是教师规定,也可以是学生自己选择,每天一个区域。

准备工作:学生收集该区域的相关资料并进行知识整合,整理出提纲。

口述过程:学生对照地图册把该区域的位置和范围、自然地理环境特征、人文地理环境特征口述给全班同学。

通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学生利用地理术语表述地理事物的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同时也牢固掌握了区域地理的分析方法。

2.分析型作业——培养学以致用能力

分析型作业的设置旨在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同时让学生体会到所学地理知识对生活是非常有用的。设计作业时,此类题型的素材主要来自“社会热点新闻”和“乡土地理”。社会热点新闻分析与正在发生、发展的国内外新闻相联系,对课程、学生、教师各方面都会产生重要的积极影响。平时教学应把当下的时政热点引入课堂,让学生展开分析。

例如,以2011年3月日本的大地震为材料,让学生分析地震多发原因、带来的危害、如何防御等。以2011年冬季欧洲的暴雪为材料,让学生分析全球变暖如何增加极端天气发生的频率。以2011年12月的月全食为材料,让学生探讨月食发生的时间、原因和影响。

通过热点新闻分析,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的地理知识与原理,正确认识地理现象,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热点新闻分析的重点在于分析,而搜集热点新闻要做到主题集中,给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思维材料。设计思考题既要依据教学目标,又要贯彻创造性思维的要求,引导学生认清地理现象的本质并分析其来龙去脉。

乡土地理的材料具有时空上的近距离性,同时也是学生最熟悉的地理环境,能引起学生的心灵震撼和情感共鸣,以其作为作业设计的素材,其效果事半功倍。如在学习“城市热岛效应”时,可给学生展示石家庄市区和郊区的温度数值,通过数据让学生分析“热岛效应”产生的原因及其对城市功能分区布局的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非常高涨,积极参与分析与讨论,课堂教学很高效。

3.研究型作业——培养合作探究能力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开展合作探究,各班都成立了地理学习小组。地理研究性作业必须建立在社会调查的基础上。调查题目由师生共同研讨确定,调查分析结果由地理小组所有成员合作完成,调查结束后写出调查报告。

研究性作业具有主动探究的特点,要求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此类型的作业可以解决学生关注的一些社会问题或热点问题,其答案不是简单从课本中寻找,而是通过学生调查分析、独立思考后获得。如学生曾做过“在农村地区如何实现低碳环保”小课题,利用假期时间走访到户,详细记录生活用能情况、使用交通工具情况、农业生产现状等,从而发现问题,找出实施低碳环保的可行途径。学生还做过“从石家庄的三年大变样看城市化发展”小课题,学生通过调查石家庄交通线路的变化、城市功能分区的规划等方面,了解城市化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解决措施。通过这些研究型课题的开展,学生真正主动地深入了社会,走出书本和课堂,最大限度地收集资料并认真分析和归纳,把获取的资料融为自己的知识能力体系,不断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

例如,讲授完“交通运输与聚落”内容后,让学生做如下调查:把全班学生分成4个小组,分别调查石家庄东、南、西、北4个方向交通线路和站点的布局情况,结合石家庄的人口分布、主要功能分区、城市未来发展等资料,为该城市设计更为合理的交通线路和站点布局。学生通过实地调查,更加清楚地理解交通运输对聚落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4.开放型作业——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应多设计高质量的答案不惟一的作业,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以全面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和创新思维。

例如,讲解“德国鲁尔区”时,可把中国的东北老工业基地和鲁尔区进行对比,然后给学生设置如下题目:我国东北地区有很多资源枯竭型城市,有人提出“这些城市转型的根本途径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你是否同意,请说出理由?问题一出,学生就积极地讨论起来,有的同学同意这个观点,有的同学马上提出反对意见,答案各异,呈现许多创新点,很好地达到了教学目的。

这类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密切的话题,可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发表各自的观点,培养他们一分为二辩证地看待地理问题的能力。

5.实践型作业——培养动手实践能力

地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教师应鼓励学生学以致用,增加一些动手实践的活动。如让学生制作简单的地理教具、模型,包括地球仪模型、褶皱断层模型、中国政区拼图等;还可以让学生制作地理手抄报等。这类型作业在提高动手操作能力的同时,也有效地巩固所学知识。如学习“地球运动”时,可让学生自制教具展示昼夜长短的变化。学生回家收集废旧材料制作简易教具,通过自主实践,巧解难点,培养动手动脑的实践能力。再如,学习“正午太阳高度角”时,可让学生利用中午时间到操场上进行测量,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例如,为了让学生珍爱地球,善待环境,在世界水日和世界环境日的时候,可让学生以相关的主题绘制手抄报,学生会很认真地收集材料,还手绘了许多思想深刻的插图和漫画,优秀作品在教学楼走廊进行了张贴展览,有效地进行了环保思想的宣传教育,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积极性。

6.总结型作业——培养归纳概括能力

地理知识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体系性。一节或一章内容结束后,教师指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小结,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间的联系,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总结方式不限,形式多样,可以是本节的知识体系,也可以是学习技巧和学习心得。

在最初阶段,教师可以把知识设计成填空式或框图式,让学生在学案上直接填写。随着总结能力的提升,可给学生更多的自由空间,让他们自由发挥。如在学习“地壳物质循环”时,笔者让学生自己绘制地壳物质循环的过程图,学生的潜能再次被释放,有的绘制三角形框架图,有的绘制嵌套式框架图,有的还运用了彩笔绘制,学生的理解力和想象力超乎意料。笔者把部分作业在教室进行展览,起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书面作业是最传统的作业形式,它包括课后习题、课堂测验、基础知识小测、阶段性测试等,要求学生把所学知识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这类作业可以是空白图、表格等填图或填表作业,巩固学生课堂学习效果。如学习“中国地形”时,让学生填中国山脉图;学习“气温和降水”时,让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石家庄市气温和降水数据绘制图;学习“中国农业”时,让学生在空白图上填出我国主要农作物分布情况等。

总之,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应采取灵活多变的作业形式对学生进行培养和评价。中学地理作业的创新设计既充分调动学生做地理作业的积极性,又可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让地理作业“活”起来,不仅是形式“活”起来,更重要的是让每个学生的思维与情感活起来。

猜你喜欢
作业分析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隐蔽失效适航要求符合性验证分析
快来写作业
电力系统不平衡分析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发展趋势分析
作业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