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扬明
[摘 要]在一定的经济条件下,供给对需求具有刺激效应,因此,改善供给是扩大内需是一种途径选择。当前,为了扩大内需,政府应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基础性上,加大支持中小企业力度,增加消费补贴,有保有压调整供给结构。
[关键词]扩大内需;居民消费;居民收入
[中图分类号]F01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2)06 — 0064 — 02
消费、投资和净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大需求。在当前经济形势下,我国产品出口虽然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渐行渐远而有所回升,但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不稳定性因素增多。从国内投资来看,政府投资的扩张,对经济的拉动起了重要作用,但政府投资占比过高,挤占了私人投资领域,并且由于投资领域多数集中在基础设施行业,范围狭窄,并不能有效带动就业,拉动消费。内需尤其是消费需求不振一直是中国经济的一个短板,政府虽已出台了多项政策措施刺激消费需求,但效果不大。从统计数据看,我国居民最终消费率1978年为62.1%,从1982年开始下降,1994年和1995年降至57%左右,此后稍有增长,但增长极为缓慢。从2002年开始,最终消费率再次大幅走低,2009年降至历史最低48%。〔1〕可见,扩大消费需求在短期内还难以实现。内需的扩大有许多路径可供选择,本文拟从需求的反面——供给角度入手,探析扩大内需的供给路径。
一、供给对需求的刺激效应分析
在一定的经济条件下,供给对需求具有刺激效应。供给学派的经典理论——萨伊定律认为,由于市场机制的自动调节,一种产品的供给会造成对另一种产品的需求,即“供给会自动创造出对它自身的需求”,市场不会出现过剩,可以自动出清,如此,整个社会将会达到充分就业。然而,现实中的需求是有限的,市场也不会自动解决所有的生产过剩,充分就业状态也是理想状态,这些在上世纪三十年代的资本主义大危机已经得到了验证。但就中国当前的经济形势来看,萨伊定律可以发挥它的部分作用。我国国内市场庞大,相对于国内市场的需求,国内企业的供给远未充分发掘。我们可以凭借大国优势,努力开拓国内市场,通过增加消费需求,拉动内需的增长,从而建立起带动经济增长的长效机制。
目前,国内就业形势依然不乐观,劳动者报酬多年处于下降态势,而资本回报的比例却在不断增长。统计资料显示,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1978年为49.8%,从1996—2007年,劳动报酬份额从53.4%下降到39.74%,减少了13.66个百分点,相应地,资本收入份额则相应地从34.03%上升到46.10%增长了12.07个百分点。据中华全国总工会于2007年进行第六次全国职工队伍状况调查数据,26.7%的普通工人过去5年中未增加过工资,而生活成本却不断攀升,所以,居民的实际财富在不断减少。因此可以说居民收入低是消费能力低的最直接原因。提高居民收入已经提了很多年,但在市场经济中,单靠政策主张,没有市场结构的改变和利益驱使,收入增长难以实现。低收入的消费者,消费倾向高却没有消费能力。这一点可以从近年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政策效果中呈略见一斑。由此可见,如果政府给予居民更多消费补贴,对内需给予更多支持,将有利于国内市场的挖掘。
二、增加国内供给对扩大内需作用的合理性分析
(一)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我国内需不足,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是市场化改革不够,市场参与主体未充分发挥基础性作用。政府投资占GDP比重过大,其带动就业和提高居民收入的作用不大,效率不高,同时,政府投资对于民间投资有挤出效应,因此,应采取合适的措施,让民间资本找到更多的投资空间,扩大市场供给份额,通过价格杠杆作用,提高资源和利益的分配效率。
??? 我国国内市场容量巨大,居民潜在消费需求巨大,扩大内需的基础条件得天独厚。但由于市场机制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导致民间投资不足,需求开拓不足,这与西方国家曾有过的有效需求不足、经济大萧条的背景不同。因此,如能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充分有效利用各种生产要素,发挥好供给对需求的刺激作用,供需两旺的理想均衡状态一定能达到。
市场价格取决于供需双方,增加国内市场供给,导致价格下降,国民的实际财富会因此而隐性增加。生产规模的扩大,生产供给的增加,必然带来就业和收入的增加,消费的扩大,如此往复循环,经济便可以持续健康稳定地增长。
(二)鼓励中小企业投资对扩大内需的作用
需求包括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又分为政府主导的投资和企业投资。在经济不景气时,投资需求的作用显得更为突出。投资拉动经济的机理在于:通过投资创造生产资本如设备、厂房等的需求,生产活动增加,必然增加就业和劳动者收入,新增加的收入一部分用来增加消费,如此循环,拉动经济增长。然而,不同的投资对扩大内需的效果是不同的,当前形势下,我国政府的投资,多集中于基础设施领域,或者一些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产业,如钢铁、汽车、新能源等。然而,在一些已出现产能过剩的行业,每单位的资本投入吸收的就业量,远低于资本投入增长比例。这部分新增就业的收入,由于通胀的存在,消费倾向并不因此投资项目的增加而改善多少,弥补不了资本的投入产出收益差,因此,此类投资对消费的刺激作用微乎其微。
中小企业是市场中最活跃的微观主体,对经济增长和增加就业的贡献显著。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截止2008年底,我国中小企业数量占全部企业数量的99%,创造的产值占国民经济比重的60%,为社会提供了80%的城镇就业岗位。促进中小企业投资,一方面能增加就业和居民收入,从而增加消费;另一方面,中小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供给,能够使居民消费物价指数免于过快上涨,可以改善消费预期。因此,按照市场经济原则,改善投资结构,培育经济长期持续发展的市场力量,应是我国经济工作重心所在。
三、发挥供给对扩大内需作用的对策
扩大有效供给不应任由企业盲目生产,而应该顺应市场需求,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定向增加和扩大有效供给。为此,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一)合理看待增加国内供给初期可能出现的反向效果
在内需不振情势下,扩大国内市场供给,在初期可能会出现生产过剩、商品积压等问题,但这个时候应合理看待商品的“滞销”,不能因为出现暂时困难而否定扩大国内供给的正确性,而应该针对出现的问题,做好政策扶持工作。因为这时的商品积压不是生产的绝对过剩,而是相对过剩,是相对于国内居民消费能力的过剩。此时,政府给予政策支持,完全可以将这种过剩消化掉的。事实也证明,近几年出台的几项扩大农村市场消费的政策,效果明显,也让我们看到了国内消费市场的巨大潜力。
(二)增加消费补贴是对扩大供给最直接的支持
我国长期坚持出口导向战略,对出口实行退税和补贴政策,这使得我国的产品在国外有相当的价格比较优势。这也是为什么同样的产品,在国外的价格要比国内低的重要原因。物美价廉商品当然为各国消费者所欢迎,同样的思路可以应用于国内市场,将更多的补贴、税收优惠转向国内消费市场,让企业和劳动者自产自销,形成一个国内庞大的产品生产消费循环体。上文已经提到的家电摩汽车下乡等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已经很好地证明了政府支持消费的积极作用。
现行的一些消费下乡政策,仅在某些行业有效扩大了需求,下一步,应当进一步扩大行业补贴面。针对国内需求升级而消费能力不强的现状,政府应该加大支持力度,扩大补贴品种,提高补贴力度,同时简便补贴办法。这样的政策不仅仅要“下乡”,还可以针对城镇居民推出相关政策,扩大城市消费。
(三)加大支持民营中小企业力度
扩大国内市场供给,开发国内市场,着力点应在支持民营中小企业的发展,引导其调整生产结构,促使其扩大生产,在生产领域给予更多的政策支持,帮助它们创造更大的市场空间。
从国内的市场环境来看,中小企业面临着融资难、税收和投资歧视等问题,因此,要在制度上为中小企业创造宽松的环境,为此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我国企业融资的80%来自银行信贷,但信贷总量的80%贷给大企业,有80%的中小企业从未贷过款。我国2009年一季度信贷增量为4.8万亿,但中小企业获得的融资不足5%。也就是说,如果中小企业向银行去贷款,只有20%的中小企业有可能得到资金。在金融机构的授信额度中,中小企业得到的授信额度不到国有大中型企业的零头。〔2〕目前,中小企业在国家银行的贷款比重只占36.10%。〔3〕这与其对经济的贡献极不相称。因此,应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完善金融市场,可以通过专门设立中小企业融资和贷款担保机构,疏通中小企业融资渠道。
第二,减轻中小企业税收负担。税收政策是调整经济的重要手段,税收政策的合理调整可以显著减轻企业负担。所以,应该创新税收制度,通过给予企业更多税收优惠等措施,鼓励中小企业投资。
第三,改善公平问题和政府服务。中小企业自身实力弱,对政策和市场信息分析能力不足。当前,仍存在政府指导缺位,政府各部门对中小企业的行政服务不同程度的歧视等现象。在市场竞争中,与国有大型企业相比明显处于劣势,获得政策支持和公共服务、政策、资源等远少于国企。许多发达国家,有专门针对中小企业的服务指导与咨询部门,为中小企业提供相关政策咨询、担保和援助等,如美国的小企业管理局,日本的技术顾问制度等,值得我们借鉴。
(四)有保有压调整供给结构
产品供给结构不合理也是造成内需不足的原因之一。在生产和消费两个领域,当前,我国既存在产能过剩也存在产能不足,如冰箱、彩电、洗衣机等家电产品,水泥、钢材等建筑材料都在绝对规模上严重过剩,[4]大大超过市场需求,而许多国内居民生活和生产急需的产品,国内生产满足不了,只得依靠进口,这样势必抬高生产成本和销售价格。因此,政府政策应充分发挥引导作用,促进供给结构的调整。针对进口原料,调减原料进口税,降低企业生产成本,以此作为过渡手段,支持企业生产;根据国内市场需求的变化,通过咨询、政策支持等措施,帮助企业顺应市场需求,扩大生产供给。对于市场绝对饱和的产品,应控制其盲目生产带来的绝对过剩,促使企业调整产品结构,促进产品升级换代。
综上可知,鼓励国内供给,并不是简单的增加产量、扩大规模,实际上涉及到许多方面,比如要完善市场机制;促进企业生产结构调整;深化改革税制等。因此,要从短期和长期两方面加以鼓励支持和引导。从短期来看,要制定相关政策,支持振兴中小企业投资生产,帮助其开拓国内消费市场;从长期来看,要完善市场机制,构建国内市场、企业投资、增加就业、需求增加的良性循环发展的长效机制。
〔参 考 文 献〕
〔1〕 王吉恒,李敏,孟菲. 论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因素〔J〕.开放导报,2012,(04).
〔2〕马光远.40%的中小企业已倒闭,谁来救助剩下的60%〔N〕.南方日报,2009-06-15.
〔3〕 何德旭.提高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规模和比重.〔EB/OL〕.www.sme.gov.cn/web/310092122445 .htm.2011-7-8 .
〔4〕田应奎.扩大内需必须实行综合治理〔J〕.求是,2000,(08).
〔责任编辑:冯延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