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世斌
序一
“新中国从这里走来”,“这里”指的是哪?西柏坡。每年数次去西柏坡,每每想起西柏坡,一种由衷的崇敬便从心底涌出。漂洋过海,当听到有的外国人也说这句话时,更感到西柏坡的伟大和坚实;这个当年的小小山村,竟然承载过如此重的一个泱泱大国的命运;事过境迁,半个多世纪过去了,连外国人也没有忘记,足见它的历史定位越来越重,越来越清晰。才华横溢的朋友康旭发同志,平山县人,对家乡,犹如对家乡的西柏坡,一腔自豪,一往情深,当他将一部《红都西柏坡写真》交我作序时,我便敏感到这书的份量肯定不轻。
作者范文杰先生,生于西柏坡那里,学于西柏坡那里,工作于西柏坡那里,及至退休,可说是大半生没有离开过西柏坡周围,他的这部写真,可说是典型的西柏坡人研究西柏坡的力作,自然有其独特的视野、独特的开掘、独特的体会、建树和权威。辟如《红都建房纪实》篇,连建筑工人来自哪里、用的是什么木料、土坯、石头、石灰等,又是怎样将一个一个小院建起来的,一一详细说来,读后确实令人耳目一新;西柏坡搬迁,众人皆知,但什么时间拆除?什么时间复原?新、旧址相比,究竟有哪些不同?不是亲历过的西柏坡人怎能说清?作者自1959年至今潜心跟踪调查40余载,专著了搬迁与建设篇,出自他笔下的文字,不能不说是填补了一个空白。《星罗棋布的中央机关》、《中央组织部在南庄》、《华北人民政府在东冶》、《马列学院在李家口》等等诸篇,把人们一下子拉到了50多年前,让人们看到了更多的关于西柏坡的历史真实。纵观全稿,立意深刻、取材新颖、考究有据、结论扎实,是一部难得的具有档案和史料价值的可读性颇强的佳作。如作者在《华北人民政府在东冶》中写,华北人民政府制定了许多条例法规,做了大量工作,但由于时间短暂,许多职能尚未能来得及充分发挥,甚至连牌子也没有挂,就因新中国的成立而撤销,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从西柏坡走出了新中国,从华北人民政府里走出了个中央人民政府,对这样的分析,谁能说是书生之意气呢?窗外正下雪。盼望有更多的研究西柏坡与共和国联系的作品问世,也兆示着范文杰先生的创作来年更丰。
(2006年12月31日午于河北省档案局)
序二
作为档案工作者,最大的欣慰之一,就是见到以档案和档案史料为依据编撰出版的各种读物。这种读物,其“资政”的意义自不必多言,其“惠民”的作用,也越来越得到公众的认同。经过深入挖掘、整理,并融合忆述而精心编著的《清苑·1955·赴苏援建》一书,就堪称是这样的一本“档案文化特色”甚鲜的好书。
本书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在共和国建国不久的1955年(中苏协定签订于1954年底)。按照中苏两国协议,我国要派遣上百万的农村青壮年去支援苏联的共产主义建设,无疑,这当是两国交往中一个壮举。档案和资料显示,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这个协定没有预期实施,但清苑县作为试点,派遣到苏联的青壮年达千名之多,并在那里工作和生活了8年之久,却是铁的事实。这千名英姿青年,不仅为祖国争了光,而且,把“清苑人”的形象,像档案一样,永久地留在了异国他地。这是清苑的光荣,清苑的骄傲,也是清苑深厚爱国血脉与文化底蕴的展示。这事,无论如何是不能忘记的。
从书中,我们还可以看到,为“赴苏援建”,周恩来总理、邓小平副总理、陈云副总理以及习仲勋秘书长等,他们是如何运筹帷幄,倾注大量精力的。至于书中所载,中国工人回国时,苏联有些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不得不放假,万人空巷,到车站为中国朋友送行,以及异国的婚姻等,更使今天的我们,仿佛重新看到了中苏之间那段特殊的难忘历史。
中国人民爱和平,中国人民重友谊,中国人民守信义,中国人民更懂得改革开放,与时俱进。愿这本书的问世,能给人们带来这样的启迪。
权为序。
(2011年5月11日,写于河北省档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