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乐阳
内部审计是指由单位专设的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在本部门、本单位负责人的领导下,依据国家有关法规和本部门、本单位的规章制度,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方法,相对独立地对本部门、本单位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进行审计监督的行为,它是我国审计监督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企事业单位所处的环境日趋复杂,所面临的风险也日益增多,作为单位重要的监督部门,内部审计完全是内在的需要,实施内部审计是为保证企业经营活动的合规、合法性,促进其健全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管理,规避风险,提高经济效益。
地质勘查单位,一般都设有队本部及下属经济实体,针对这种企业模式,就内部审计谈谈个人的一些审计思路。
一、坚持日常审计工作
突击式审计有助于发现问题,但只是针对突发事件的特殊方法,不能作为常规方法。只有坚持日常审计不间断并形成制度,才能确保企业长效发展。
日常审计除每年的例行审计外,审计人员还应坚持每月对队本部及下属经济实体的日常收支及明细账进行审核,对于队本部审计重点是检查财政法规的遵守情况和财政资金的使用情况,对于下属经济实体主要是对其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成本费用、利润各项目真实性、公允性以及会计处理方法的一致性进行审查鉴证,通过审计可以及时发现各种不符合国家法规政策的行为,各种违反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财务核算,审计人员针对审计发现的难点问题和普遍问题,书面向本单位主要领导人报告,以提请会计人员改正和关注,有的放矢地提出建议、解决问题,全面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二、选择性的对重大项目进行审计
随着地勘单位体制改革的深化与发展,在做强做大主体产业的同时产业领域不断的延伸,不仅承接国内大型施工项目、房建项目、路桥项目和市政项目,同时还扩展了海外产业,承接了国家优惠优贷项目、国家援建项目、政府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等。随着产业的扩展,行业竞争的加剧,内部的管理和运行不确定因素越来越多,各种潜在的风险也越来越多,对重大项目事前、事中、事后的审计就非常必要。
在对重大项目进行审计时重点审计以下几点:
1.了解项目基本情况,取得有关工程项目的立项批文、预算总额和建设批准文件,以及施工承包合同、现场监理施工进度报告等业务资料。
2.对于收入和支付的工程款,应抽查其是否按合同、协议、工程进度或监理进度报告分期收入和支付,付款授权批准手续是否齐备,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3.抽查采购和领用的工程物资是否手续齐全,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4.对于借款费用资本化,应结合长短期借款、应付债券或长期应付款的审计,检查对借款费用(因借款而发生的利息、折价或溢价的摊销和辅助费用,以及因外币借款而发生的汇兑差额)。
5.结合对工程施工成本及管理费用等的审计,检查工程管理费资本化的金额是否合理,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6.审查和验证固定资产当期增减变动情况,检查固定资产增加和减少时的计价是否正确,是否及时并按会计制度进行了账务处理,提取的固定资产折旧是否符合有关规定,是否合理预计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和净残值。
在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首先要树立促进被审单位发展的理念,要善于从积极的角度去发现、思考和解决问题。审计人员要主动与被审计单位沟通,充分听取被审计单位意见,详细通报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审计结论力求客观、公正,努力营造和谐的审计气氛。
如在某项目的审计中,审计人员发现该项目部的存货严重账实不符后,并没有急于出具审计报告,而是主动与被审项目部沟通。审计人员一方面充分听取被审项目部施工、管理人员的意见,一方面认真考察存货的采购、检验、入库和领用等施工流程。通过对筛选、输送和损耗等施工环节的实地观摩,审计人员找到了生产领用计量不准是存货账实不符的主要原因。由于审计报告事实清楚、意见客观公正,被审项目部很快与审计人员达成了共识,并且此次审计后被审项目部很快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妥善办法。
国外项目的拓展对审计人员是个严峻的挑战,这就要求审计人员要与时俱进,紧跟企业发展步伐,不断更新审计理念,提高自身素质,国外项目的审计因不能深入所属项目进行调查、询证、实地资产监盘等工作,只能依据项目部提供的资料进行就地审计。国外各分公司的账薄等会计资料均不在国内本部,有些经济事项不能得到进一步核实,在审计过程中只能结合国内公司的实际情况,实施包括抽查会计记录、查阅内部控制制度等必要的审计程序。
三、年度目标经济责任审计
目标经济责任审计,就是对经济责任人完成其承担的承包目标、租赁目标、任期目标等目标责任情况进行的审计。这类审计主要是根据经济责任人与上级主管部门、发包(或出租)单位或者本级政府部门所签订的承包、租赁合同或目标责任进行审计。审计内容在合同中有明确规定,审计目标、范围明确,重点突出。
通过对年度目标经济责任完成情况的审计,可以对经济责任人年度工作业绩作出评价,能够达到客观、公正地确认其经济业绩,为兑现年终效益奖提供依据,为正确评价和使用干部提供依据,同时有利于干部更好地履行职责,防止短期行为。
四、责任人离任审计
离任审计是通过对离任单位财务收支及其经济活动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评价法定代表人任职期间履行其职责及衡量工作业绩的一种经济监督活动。离任审计的根本目的在于正确评价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职责情况,为组织人事部门考核和选拔使用干部提供依据,也是实施对权力制约和监督的一项重要措施。离任审计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审计时机,凡拟提拔或拟调往重要领导岗位的,应坚持“先审后离”,增强干部的责任感,也使其能够积极配合审计部门的工作,审出了问题,也能及时下结论和处理,避免给职工造成“走过场”的感觉,也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干部使用的重大失误,提高组织威信。离岗、离职、退休或免职又不再安排新的领导岗位的,因其社会影响不大,为了使干部所在的原单位能尽快地开展正常工作,视情况可以采取“先离后审”。搞好离任审计应首先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1.正确处理好新老法定代表人之间的关系。对单位法定代表人进行离任审计,审计人员面临的一方是即将离任者,另一方是即将接任者。作为原法定代表,希望审计部门对自己在任期内的工作有一个好的评价。而新的法定代表人出于对自己今后工作的考虑,可能双方出发点不同,在一些问题上往往会产生不同的意见和分歧。如对某实体离任审计时,截止离任日账面结余36万元,实际,银行存款及现金结余才1万多元,账面及实际相差30多万元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会计没有及时向会计核算中心报账形成。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审计人员既要做到客观公正,同时也要做耐心的解释工作,使离任者走个清楚,接任者接个明白。
2.正确处理好审计与被审计的责任。近年来,随着公共财政政策的逐步完善,财政监督力度的明显加强,经济活动中违法违纪行为更为隐蔽,造假的技巧更加高明,会计资料失真严重,审计人员稍有疏忽,就无法揭示被审计单位财务收支不实和资产、负债、损益虚假的情况,造成审计判断错误,严重影响到审计结论的客观公正性,形成了审计风险。如,对某实体离任审计中,发现以招待费为名变项列入福利费8万多元,发现租金收入不入账,形成“小金库”6万多元。针对上面情况,我们采取了在审计实施前,要求被审计单位会计就所提供的会计资料作出“承诺”,让他们承担资料真实性、完整性的会计责任;在审计实施阶段,主要通过财务及相关资料发现和查证问题,而有些违法违纪问题不一定就在会计资料中明显反映,我们就进行深入调查核对,确保把问题查清查透。
(作者单位:江西省煤田地质局普查综合大队)